一、相关概念的阐释
本书研究的主题是“贵州摩崖石刻的图像学研究”,故而中心词主要界定为:“摩崖”“石刻”“图像学”,以下将围绕其核心内容作一阐释。
1.摩崖
摩崖,亦作“摩厓”,山崖。多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诗文、佛像等。关于摩崖,古籍著述、前贤学者多有阐述。《宣和书谱·正书一》:“遂良(褚遂良)喜作正书,其摩崖碑在西洛龙门。”清代冯云鹏《金石索·石索五》:“北齊王子椿徂来山摩崖,在泰安縣徂来山映佛巌。”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我陆续曾收得汉石画像一箧,初拟全印,不问完或残,使其如图目,分类为:一、摩厓;二、阙,门;三、石室,堂;四、残杂。”[1]马衡在《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国金石学概要》中则解释为“摩崖者,刻于崖壁者也,故曰天然之石。”[2]徐自强、吴梦麟《古代石刻通论》则认为:“所谓摩崖,是指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记事的石刻,所以,有人又称之为‘天然之石’,为刻石的一种。”[3]通过以上文献可知,摩崖是一种将图画或文字镌刻在天然岩石或崖壁上的艺术形式。
2.石刻
所谓石刻,一般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或石壁。亦有镌雕石制品之称[4]。关于石刻,不少文献中有颇丰的记录,《史记·秦始皇本纪》曾记:“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宋代黄庭坚《书磨崖碑后》:“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皿·读书台》:“济南近有人耕田间,掘得‘读书台’三字石刻。”除古籍文献记录之外,中国古代石刻遗存也非常丰厚,多数省区都有石刻遗迹,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雕刻技法多样。作为信息记录的一种特殊方式,石刻对揭示社会历史信息、书法特点及其图像艺术等内容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综上所述,摩崖石刻作为记载相关事迹的一种文化载体,多指人为地在崖壁上进行的造像、刻字、绘画等相关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的是群体性创作,这类摩崖石刻表现的内容较丰富,形式也多样;也有部分摩崖石刻属于个人创作,多用于表达创作者自己的情怀。(www.daowen.com)
3.图像学
为了对贵州摩崖石刻进行系统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运用图像学的理论来进行阐释。自20世纪初,瓦尔堡在罗马国际艺术史大会首次提出图像学的概念,此后图像学开始进入研究的新时期。它以内容分析为出发点,主要侧重于对艺术作品内容和主题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地解读,探寻的是艺术作品的内在意义。本课题研究所采用的图像学方法,遵循了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观点,即运用与研究对象相关联的学科探究作品的内在意义。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提出了一种艺术创造的模式,这种模式令人想起从抽象的神性王国到具体的物质世界”[5]。欧文·潘诺夫斯基有关图像学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对作品三个层次的解释:第一,前图像志描述阶段。主要依据研究者的实际经验,包括对象、事件进行正确的了解,这一层次主要是用来对作品主题进行分析,即主题的内容是什么。第二,图像志分析阶段。依据原典知识对研究对象的主题、题材进行分析。第三,图像学解释阶段。即深层次的图像志分析,依据综合直觉对作品进行阐释,主要对主题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解析,以挖掘出创作主题所包括的人文及历史因素。
从上述理论中可知:图像学主要从创作主题的角度来阐释其内在的文化内涵。结合到本课题的研究,笔者认为图像学不仅为研究摩崖石刻的题材内容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更为研究区域物质文化提供了视域。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核心以揭示摩崖石刻背后的图像内涵为宗旨,综合考虑石刻的内容、题记、风格等因素,对摩崖石刻进行探索与研究。
二、研究范畴
由于贵州摩崖石刻数量多分布广,时间上又跨度大,大抵从史前一直延续到明清,内容上涉及广泛,包括题诗、建桥、书法等信息。因此,想要在短时间内对贵州所有的摩崖石刻作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较为困难。但为了保证研究的有效性与真实性,文中选取的摩崖石刻包括造像、题刻、碑刻和岩画四个方面,并以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研究。具体探讨的内容涉及图像的细读、图像的功能、图像反映的社会历史、交通、军事等。本课题在细读原始图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术史,采用图像学为主要方法,对摩崖石刻做整体上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式的个案解读,借此抛砖引玉,推动贵州古代物质文化研究的深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