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的优化方案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的优化方案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以地处黔地的摩崖石刻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所获材料为依据,区域历史文化为研究进路,以揭示摩崖石刻的图像内涵为研究目标。

一、研究思路

有关贵州摩崖石刻的研究,大多数学者多集中于岩画的探讨,对于其他石刻形态的研究涉及较少。结合现有成果来看,有关贵州摩崖石刻宏观的整体性研究略显不足。本研究以地处黔地的摩崖石刻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所获材料为依据,区域历史文化为研究进路,以揭示摩崖石刻的图像内涵为研究目标。通过实地调查,建立第一手资料,对贵州摩崖石刻的类型和分布情况作一个全景式现状扫描;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分类分析,通过对造像、题刻、碑刻、岩画进行个案式的解读和图像辨析,揭示贵州摩崖石刻的时代语境,并探寻背后蕴藏的图像特征、文化内涵等内容,希望借助相关问题的探讨,推动贵州摩崖石刻研究的深入。

二、研究内容

关于贵州摩崖石刻的图像学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背景、现状、思路、内容、方法、相关概念的阐释、研究范畴等进行论述和交代;第二,贵州摩崖石刻概述:这一章节里面主要对贵州地区摩崖石刻进行一个简要的叙述,依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对摩崖石刻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全面地认识研究对象,进而对摩崖石刻的分布情况作一介绍,为下文的研究作好铺垫;第三,习水望仙台石窟造像:该部分主要分为望仙台石窟基本情况、望仙台石窟造像图像分析、三尊佛身份略考以及望仙台石窟的设计意涵四个部分,在对望仙台石窟造像有一个宏观认识的基础上,针对其中佛像的身份问题展开分析,探讨造像背后蕴含的区域文化特点及时代特点;第四,赤水地区石窟摩崖造像:这一部分包含两会水寺石窟造像、葫市摩崖造像与石鹅咀摩崖造像,由于这三处造像同属赤水地区,将其并于一处而论,希望从中了解到赤水地区早期人口的流动、文化的互动及造像技艺特征;第五,石崖之书——题刻与碑刻:这一部分主要从题刻的内容与意涵、碑刻的内容与意涵进行论述,并进一步阐述其具有的价值;第六,崖壁丹青——岩画:这一部分主要从岩画图像分析、相关问题探讨、岩画的艺术特征及发现与保护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在借助新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研究方法

在掌握大量相关资料后,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陈述如下:

1.文献研究法

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尤其注意收集并利用贵州地方史志、人物传记等资料,并对资料分类、整理以及进行客观正确的述评,为整个研究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和理论基础。此外,借助文献资料,通过图文互证以便全面的理解研究对象,使论证更具说服力。(www.daowen.com)

2.图像学

本课题采用图像学为主要方法,解读贵州摩崖石刻的内容及特征,进而揭示贵州摩崖石刻背后的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力图以最近的距离窥视历史原境。

3.比较分析法

由于贵州摩崖石刻的历史成因涉及范围较广,尤其是造像部分,在风格样式上也受到了其他区域文化的影响。诸如两会水寺石窟造像的风格特征与四川、重庆等地的造像风格存在着某种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题材、内容、风格的研究过程中应要与其他地区的造像艺术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从而为厘清摩崖石刻在黔地的发展理路奠定研究基础。

4.田野考察法

课题不但对贵州地区的摩崖石刻进行田野考察,同时也对周边省份的造像进行了考察。通过图片信息采集、实物测量、数据统计等工作,以求最大可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保证研究材料的可靠,为深入研究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5.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贵州摩崖石刻的图像学研究是多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利用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学术梳理。也要从考古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化史学等多角度、多方面综合论证,进而为揭示贵州摩崖石刻所具有的历史内涵提供理论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