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李代桃僵:宫廷里的亲子替代计划

李代桃僵:宫廷里的亲子替代计划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主生下一男婴,屠岸贾亲自带人入宫搜查,公主将婴儿藏在裤内,躲过了搜查。屠岸贾估计婴儿已偷送出宫,立即悬赏缉拿。程婴的妻子此时刚生下一男婴,他决定用亲子替代赵氏孤儿。屠岸贾迅速带兵追到首阳山,在公孙杵臼居住的茅屋,搜出一个用锦被包裹的男婴。赵氏孤儿恢复本姓,被赐名为赵武。三巴桥是进藏的第一个要隘。于是他提出了“李代桃僵”之计。

李代桃僵:宫廷里的亲子替代计划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按语

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决,即在长短之相较;而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如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测也。

注释

①势:势态,局势。损:减少,损失。②阴:这里指某些细微的、局部的事物。阳:这里指整体意义的、全局性的事物。益:补充,增加。“损阴以益阳”用在军事谋略上,就是要敢于以某种损失为代价来换取最终的胜利。此时的指挥者应当机立断,做出某些局部或暂时的牺牲,去争取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这就是我国古代阴阳学说中的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道理。

译文

如果形势所逼,必须做出一定的牺牲,那就应该当机立断,放弃局部的利益去换取整体的利益。

按语译文

敌我双方的情况,各自都存在着优势和劣势。在战争中,很难取得全面的胜利。而双方的胜败,就在于双方力量中的长处与短处、优势与劣势的较量;在长处与短处、优势和劣势的较量中,也存在着劣势战胜优势的巧妙方法。比如田忌赛马,就用自己的下等马对对方的上等马,用自己的上等马对对方的中等马,用自己的中等马对对方的下等马之类的巧妙方法取得了胜利,这就是军事家独具的谋策,并不是用常理可以推断的。

典故探源

李代桃僵,语出《乐府诗集·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本意是指兄弟要像桃李共患难一样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此计用在军事上,指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谋略。很像象棋比赛中“舍车保帅”的战术。

历史实例

1.赵氏孤儿

春秋时期,晋景公继位后重用奸臣屠岸贾,屠岸贾罗织罪名陷害权倾一时的赵氏一家,把赵家全家老小杀得一个不留。幸好赵朔之妻庄姬公主已被秘密送进宫中。屠岸贾闻讯必欲赶尽杀绝,要晋景公杀掉公主。景公念在姑侄情分,不肯杀公主。公主已身怀有孕,屠岸贾见景公不杀她,就定下斩草除根之计,准备杀掉婴儿。公主生下一男婴,屠岸贾亲自带人入宫搜查,公主将婴儿藏在裤内,躲过了搜查。屠岸贾估计婴儿已偷送出宫,立即悬赏缉拿。

赵家忠实门客公孙杵臼与程婴商量救孤之计:如能将一婴儿与赵氏孤儿对换,我带这一婴儿逃到首阳山,你便去告密,让屠贼搜到这个假赵氏遗孤,方才会停止搜捕,赵氏嫡脉才能保全。程婴的妻子此时刚生下一男婴,他决定用亲子替代赵氏孤儿。他以大义说服妻子,忍着悲痛让公孙杵臼把儿子带走。程婴依计向屠岸贾告密。屠岸贾迅速带兵追到首阳山,在公孙杵臼居住的茅屋,搜出一个用锦被包裹的男婴。于是屠岸贾摔死了婴儿。他认为已经斩草除很,放松了警戒。在忠臣韩厥的帮助下,一个心腹假扮医生,入宫给公主看病,用药箱偷偷把婴儿带出宫外,程婴已经听说自己的儿子被屠岸贾摔死,强忍悲痛,带着孤儿逃往外地。过了十五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在韩厥的帮助下,兵戈讨贼,杀了屠岸贾,报了大仇。

程婴见赵氏大仇已报,陈冤已雪,不肯独享富贵,拔剑自刎,他与公孙杵臼合葬一墓,后人称“二义冢”。赵氏孤儿恢复本姓,被赐名为赵武。(www.daowen.com)

2.岳钟琪平叛

公元1720年,因准噶尔部入扰西藏,清将岳钟琪奉命随定西将军噶尔弼入藏。他率领四千人马先到察木多,通过密探得知,此地各部落都已经叛乱,准噶尔叛军已派重兵驻扎三巴桥。

三巴桥是进藏的第一个要隘。叛军一旦毁了桥,清军入关就比登天还难。

在清军大队人马尚在千里之外时,岳钟琪只有几千人马在此。死拼硬打是不行的。于是他提出了“李代桃僵”之计。

岳钟琪亲自在军营中挑选了三十名精兵,练习藏语,身穿藏服,扮成藏兵。一切准备停当,他亲自率兵,快马加鞭地向准噶尔使者的驻地洛隆宗(今西藏昌都洛隆)疾驰而去。由于装扮得逼真,这支奇兵顺利通过了叛军的哨卡,潜入了准噶尔使者的住处,一举将叛军使者擒获。

岳钟琪历数准噶尔首领的叛国罪行,下令将使者斩首,并派人把叛将使者的人头送到叛将那里。警告他们,如果投降,既往不咎;如果顽抗,也是同等下场。那叛将头目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以为神兵自天而降,纷纷表示愿意归顺。

西藏叛乱平定后,岳钟琪师还四川,授左都督,赐孔雀翎。

3.完子保国

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成子杀齐国国君齐简公,立简公弟骛为平公,自任相国,扩大封地,自此田氏专国政。

越国借口说田成子篡权诸侯,出兵攻打齐国。田成子一看慌了手脚,急忙召集幕僚商量对策。有的说:“越国来犯,实属欺人太甚,我国虽兵力不如越国强大,但可以动员全国军民,共同迎敌。”有的说:“时下国内人心浮动,许多臣民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到相国的恩惠。如果倾城出动,恐怕难得民心,难以服众。”有的建议:“相国何不效仿他国,割让几个城池给越国,或可免动干戈。”争来争去,田成子都觉得不是破敌良策。他心里捉摸:倾城出动迎敌,不仅耗费国力太大,而且仅靠一批善战勇士带领老百姓去打仗,不一定能获胜,现在自己地位又不太稳定,闹不好还会出现反戈一击的局面。割让城池也非上策,自己刚刚掌权,就舍城丢池,将来难以建立威望,后患无穷。

正当他苦思冥想时,他的哥哥完子向他献计说:“我请求相国准许我率领一批贤良之臣出城迎敌,迎敌一定要真打,打一定要战败,不仅战败而且一定要全部战死。如此,可退越兵,保全国家。”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田成子不解地问:“出城交战似可准许,只是交战一定要败,败还一定要死,这我就不明白了,请问何故如此呢?”完子从容回答:“相国现在占据齐国,老百姓不了解你的治国本领,没有看到你的政绩,有的私下里议论纷纷,说你是窃国之盗,不一定愿意为你打仗。现在越国来犯,而贤良之中又有不少骁勇善战之臣,认为我们蒙受了耻辱,急于出兵迎战。在我看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齐国已经很令人忧虑了。”

“王兄所言极是,可为什么非得你去主动战死才能保全国家呢?难道没有别的办法吗?”田成子面对仁爱而又勇敢的哥哥仍苦思不得其解。完子说:“越国出兵无非是要在诸侯面前抖抖威风,捞个正义的名声,况且,以他现在的实力完全吞并我们还不可能。我带领一批贤良之士出兵迎敌,战而败,败而死,这叫以身殉道,越国一看杀死了相国的兄长,‘教训’我国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而随我战死的那些人也为国尽了忠心,没有战死的也不敢再回到齐国来,这样一来,国内的人心也就稳定了,所以,据我看来,这是唯一的救国之计了。”

田成子边听边流泪,只好听从兄长的建议,哭着为他送别。果然,完子以身殉道,救了齐国。

田成子凭借牺牲完子,保住了自己的地位,换得了国内的安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