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笑里藏刀:揭示敌人暗藏杀机的外在表露

笑里藏刀:揭示敌人暗藏杀机的外在表露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堠骑报至,诸将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所以,凡是敌人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都是暗藏杀机的外在表露。这也是勾践成功地应用了“笑里藏刀”之计的结果。所以当时的人都称他是“笑里藏刀”的人。历史实例1.李林甫笑里藏刀李适之为唐太宗长子李承乾子孙。会谈气氛十分融洽,两人重叙昔日友情,表达双方交好的诚意。公孙鞅设计打败了魏军,并俘虏了魏将公子行。

笑里藏刀:揭示敌人暗藏杀机的外在表露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按语

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宋曹玮知渭州,号令明肃,西夏人惮之。一日,玮方对客弈棋,会有叛卒数千,亡奔夏境。堠骑报至,诸将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徐谓骑曰:“吾命也,汝勿显言。”西夏人闻之,以为袭己,尽杀之。此临机应变之用也。若勾践之事夫差,则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注释

①信:使动用法,即使敌人相信。安:使动用法,即使敌人安定,不生疑心。②阴:暗地里。图:图谋。③勿:不要。④刚:刚毅。柔:柔顺。此句语出《易经·兑卦》:“兑,说(yuè)也。刚中而柔外。”意思是说,“兑”是喜悦的意思。要内中刚毅,而外表显得很柔和。

译文

表面上示敌以诚信以稳住敌人,暗地里我方则秘密策划消灭敌人的办法;做好充分准备以后才能行动,不要使敌人发生意外的变化。这就是表面上柔和而内中却刚毅的道理。

按语译文

孙子兵法》上说:“敌人的态度表现得谦卑,而军队却在暗中加紧准备,这是敌人要向我方发起进攻的征候……没有具体条约文字而请求媾和的,一定是另有阴谋。”所以,凡是敌人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都是暗藏杀机的外在表露。宋朝的曹玮镇守渭州,纪律严明,西夏人为此都很害怕他。有一天,曹玮正在与客人下棋,突然有几千名士兵叛变,逃奔到西夏的境内去了。当边防的侦察员迅速来报告时,曹玮下面的将领都大惊失色,而曹玮却依旧谈笑自如,好像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他不慌不忙地对侦察人员说:“这都是按照我的命令去行事,你们千万不要声张。”西夏人听说后,以为这些叛军是宋营派来刺探军情的奸细,于是便把他们全杀掉了。这就是“随机应变”计谋的运用。就像越王勾践要报复吴国一样,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百恭百顺地伺候夫差,竟然能使夫差长期安逸而失去戒备。这也是勾践成功地应用了“笑里藏刀”之计的结果。

典故探源

此语选自《新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凡忤意者皆中伤之,时号义府‘笑中刀’。”意思是:李义府表面上温柔恭让,与人交往,总是面带笑容,给人一种善良、纯真、诚恳的感觉,其实他的心里却十分刻薄、奸诈和狠毒。凡不合他意的人,都要用诡计陷害中伤。所以当时的人都称他是“笑里藏刀”的人。

历史实例

1.李林甫笑里藏刀

李适之为唐太宗长子李承乾子孙。公元742年,任左相,李林甫任右相。由于正直严谨,李适之一向与李林甫不和。(www.daowen.com)

有一天,两人闲谈中,李林甫劝李适之说:“华山出产金矿,谁都知道,如果开工采掘,实为国家增加无穷财富,你何不奏闻皇上?”李适之是老实人,亦认为有理可行,果然上折奏知唐明皇。

唐明皇召见李林甫问:“适之所奏华山有金矿可采,你知道吗?”

李林甫饰词相答:“小臣近常为陛下的疾病担忧,深知华山金矿的那一方位,实为陛下本命,地下隐伏着王者之气,如果采掘,不利于陛下龙体,臣正以此为忧,故不敢将此事奏闻。”

唐明皇听此,认为李林甫才是最体贴的忠义之臣,李适之存心整蛊,从此对李适之逐渐疏远,终于免除官职,由李林甫一人当政。

李林甫当权,第一步就是排除异己,引用一班亲戚贪佞之人,对那些正直之士,务必除之而后快。

有一位名重一时的绛郡太守严挺之,唐明皇对他十分敬重,要加以大用。李林甫看在眼里,怕此人重用后会影响自己的权位,乃想办法把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找来,说他和令兄如何之相好,怎样之深交,并且当面许诺一定要保奏他做个员外郎,以示关切和对好友严挺之的敬意。然后再透露说:“皇上对令兄非常敬重,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把令兄内调回京,方能及时水到渠成。”

严损之已被迷魂汤灌得晕晕乎乎,便问有什么办法。李林甫故意想半天才说:“不如这样,你写封信给令兄,叫他写一封呈文来,说患有风湿病,希望能到长安来就医,我自会代他设法。”

严挺之接到弟弟家书后,信以为真,还认为李林甫对自己另眼相看,便如所属,写了一封“乞调回京就医”呈文。

李林甫拿到这通奏折,即跑去参见唐明皇,说:“严挺之年事已高,又患风湿重症,行坐甚为不便,不如给他一个闲官,调到气候好的地方去调养,也正好见圣上对下臣的体贴。”

唐玄宗毫不犹豫地批准了李林甫的建议,给了严挺之“员外詹事”这样一个闲职。

2.公孙鞅轻取吴城

公元前340年,公孙鞅劝秦孝公说:“秦国魏国,好像一个人患有心腹疾病,不是我亡你,就是你亡我。现在秦国强盛,可趁机攻打魏国。魏国如被打败,必定东迁,秦国便可顺势占有黄河崤山的险要地势,向东控制各诸侯,完成千秋霸业。”孝公于是命公孙鞅带兵攻打魏国。公孙鞅大军直抵魏国吴城城下。这吴城原是魏国名将吴起苦心经营之地,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正面进攻恐难奏效。公孙鞅苦苦思索攻城之计。他探到魏国守将是与自己曾经有过交往的公子行,心中大喜。他马上修书一封,主动与公子行套近乎,说道,虽然我们俩现在各为其主,但考虑到我们过去的交情,还是两国罢兵,订立和约为好。念旧之情,溢于言表。他还建议约定时间会谈议和大事。信送出后,公孙鞅还摆出主动撤兵的姿态,命令秦军前锋立即撤回。公子行看罢来信,又见秦军退兵,非常高兴,马上回信约定会谈日期。公孙鞅见公子行已钻入了圈套,暗地在会谈之地设下埋伏。会谈那天,公子行带了三百名随从到达约定地点,见公孙鞅带的随从更少,而且全部没带兵器,更加相信对方的诚意。会谈气氛十分融洽,两人重叙昔日友情,表达双方交好的诚意。公孙鞅还摆宴款待公子行。公子行兴冲冲入席,还未坐定,忽听一声号令,伏兵从四面包围过来,公子行和三百随从反应不及,全部被擒。公孙鞅利用被俘的随从,骗开吴城城门,占领吴城。

公孙鞅设计打败了魏军,并俘虏了魏将公子行。魏国国内空虚,被迫把河西地区拱手让给了秦国,把国都由安邑迁到了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公孙鞅得胜班师回朝,秦孝公把商、於等十五邑封给他,号称“商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