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趁乱夺取财富:袁谭与袁尚之间的兄弟之争

趁乱夺取财富:袁谭与袁尚之间的兄弟之争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语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袁绍死后,幼子袁尚继位,因此招致了长兄袁谭的怨恨,兄弟之间时常兵戈相向。袁谭抵抗不住,火速向自己的兄弟袁尚求助。曹操立即采纳了这一计谋。双方大动干戈,相互残杀。曹操从善如流,采纳了荀攸趁火打劫之计,发兵至黎阳,先与袁谭联手,进攻袁尚。

趁乱夺取财富:袁谭与袁尚之间的兄弟之争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按语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捣之,大获全胜(《国语·越语下》)。

注释

①敌之害大:敌人遭遇的危厄很大。害:困难,危机。②就:依照。势:时机。③刚决柔也:语出《易经·夬(guài)卦》。夬卦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决:冲决、冲开、去掉。夬卦是乾下兑上。乾为天,是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所以此卦的本义是力争上游、刚健不屈。所谓“刚决柔”,就是下乾这个阳刚之卦在冲决上兑这个阴柔的卦。此计是以“刚”喻己,以“柔”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出兵征服弱小者。④黄池:古地名。在今河南封丘西南。济水和黄沟交汇处。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与晋定公、鲁哀公等会盟于此,史称“黄池之会”。

译文

当敌人遇到严峻的困难、危机时,就趁机出兵夺取胜利,这就是“以刚克柔”的方法。

按语译文

敌人遭遇内乱,就趁机占领其土地;敌人遭受外患,就趁机掠夺其民财;敌人内忧外患,就趁机占领其国家。例如:越王勾践趁吴国国内遭遇大旱灾,连螃蟹和稻谷的种子都没有的困境下,想趁机进攻吴国,后来终于等到吴王夫差北上到黄池与诸侯会盟的时候,国内空虚,因而大举进攻吴国,不费吹灰之力,大获全胜(《国语·越语下》)。

典故探源

此计来源于《孙子兵法·计篇》。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乘人之危捞一把,这可是不道德的行为。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趁此机会进兵出击,制伏对手。《孙子兵法·计篇》云:“乱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说:“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历史实例

1.清兵入关(www.daowen.com)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十四子,皇太极的弟弟。皇太极去世时,顺治帝年幼,只有七岁,朝廷的权力都集中在摄政王多尔衮身上。多尔衮对中原早就有攻占之意,想在自己手上建功立业,以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遗愿。他时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明朝的一举一动。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崇祯皇帝宵衣旰食,想振兴大明。可是,他猜疑成性,贤臣良将根本不能在朝廷立足,他一连更换了十几个宰相,又杀了名将袁崇焕,他的周围都是些奸邪小人,明朝崩溃大局已定。

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占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可惜农民进京之后,立足未稳,首领们就腐化堕落。明朝名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也被起义军将领掳去。吴三桂本是势利小人,惯于见风使舵。他看到明朝大势已去,李自成自立为大顺皇帝,本想投奔李自成巩固自己的实力。而李自成胜利之后,滋长了骄傲情绪,没把吴三桂看在眼里,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的父亲,掳了他的爱妾。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终于投靠清廷,以借清兵势力消灭李自成。多尔衮闻讯,欣喜若狂,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实现多年的愿望了。这时中原内部战火纷飞,李自成江山未定,于是多尔衮迅速联合吴三桂的部队,进入山海关,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打到京城。山海关战役以后,李自成慌忙退出北京,撤到山陕一带休整力量,以图再举。多尔衮乘胜占领了北京。

2.华雄偷袭孙坚

公元189年,董卓废少帝,改立刘协为汉献帝,自任相国,总揽朝纲于一身。袁术袁绍从渤海起兵,征讨董卓,关东各郡州相继而起。董卓的大将华雄与吕布谋士李肃共守汜水关,抵御联军的进攻。

盟军的先锋孙坚骁勇无比,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打败华雄后,率军直逼汜水关下,一面向袁绍报捷,一面到袁术处催粮,准备攻关。

有人给袁术进谗言说:“孙坚是江东的一只猛虎,如果他攻破了洛阳,杀了董卓,如同除狼得虎,莫如不发给他粮草,以减孙坚的气势。”袁术听罢,便不给孙坚粮草。

正准备攻关的孙坚,见粮草迟迟不到,军中因缺少粮食供应,不时出现骚乱。守关的华雄、李肃得到消息后,商议说:“我们可趁孙坚军中发生内乱之机去反攻他。这是打败孙坚的大好时机,千万不可错过。”于是下令,当夜二更造饭,让军士们饱餐一顿,李肃率军袭击孙坚后寨,华雄袭击前寨。

孙坚正为军中无粮而气恼,听说华雄前来袭寨,忙披挂上马,率军迎敌。这时又听说后寨也受到了袭击。孙坚的部队本来就因缺少粮食军心浮动,此刻见情势危急,军兵四散而逃的极多,孙坚见势不妙,突围而走。孙坚的属下祖茂提醒他说,你的头盔太明显了,敌人一眼就能认出来。于是,孙坚把头盔换下。祖茂把孙坚的头盔挂在树枝上,远远看去,就好像孙坚本人就在那里,华雄的追兵都直奔头盔方向而去,孙坚才得以逃脱。

3.曹操灭二袁

官渡之战后,袁绍忧郁而死。袁绍死后,幼子袁尚继位,因此招致了长兄袁谭的怨恨,兄弟之间时常兵戈相向。此时,曹操率领的军队连战连胜,斗志旺盛,便想趁袁绍死后群龙无首之机,率领大军前去讨伐,一举消灭袁氏集团。曹操首先将进攻的矛头指向占据黎阳的袁绍长子袁谭。袁谭抵抗不住,火速向自己的兄弟袁尚求助。袁氏兄弟见曹操来势凶猛,同仇敌忾,合力死守冀州城。曹操久攻不下,焦急异常。这时,谋士郭嘉献计:“袁绍死后,立他的小儿子为继承人,而未立他的大儿子,这种废长立幼的做法,必然导致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这种争夺之所以还没有开始,是因为我们的进攻使他们无暇顾及。如果我们这时撤兵转而攻打势力较弱的荆州,征讨刘表,那么,袁氏兄弟争夺权势的情况就会发生。一旦他们之间的争夺开始,我们再趁其混乱出兵,就可以一举获胜。”曹操立即采纳了这一计谋。果然,曹操的大军刚一撤走,袁谭便和袁尚争夺起继承权来。双方大动干戈,相互残杀。袁谭兵败,向曹操求援。曹操本来准备坐山观虎斗,不予理睬。但谋士荀攸力劝他改变主意:“如今正值天下多事之秋,而刘表据有江汉之间的战略要地,竟无四处扩张实力之意,可见其人胸无大志,不足为虑。倒是袁氏兄弟甲兵十万,占地千里,如果其和睦相处,要算计他们不是易事。如今袁氏兄弟交恶,势不两立,倘若一方取胜,兵力统于一人,等到那时,再欲征讨便困难重重了。所以,我们应趁其内乱之机而取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望主公三思。”曹操从善如流,采纳了荀攸趁火打劫之计,发兵至黎阳,先与袁谭联手,进攻袁尚。次年八月,终于铲除了袁尚集团。不久,曹操围邺城,袁谭叛变。公元205年,曹操兴兵攻打南皮,袁谭奋力抵抗,最终败于曹操急攻之下,身首异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