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sì)②,革车千乘(shèng)③,带甲④十万,千里馈(kuì)粮⑤,则内外⑥之费,宾客之用⑦,胶漆之材⑧,车甲之奉⑨,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⑩矣。
注释
①本篇主要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着重论述了“持久作战”会给国家带来危害的观点,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的军事思想。为减轻作战的负担,孙武进一步提出“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主张,认为战争中应尽量减少远程运输,节约作战开支。②驰车:快速轻便的战车。驷:古代四马拉一辆的车叫“驷”,这里做量词。③革车:指运粮秣、军械、装具等辎重的兵车。乘:辆。④带甲:用甲胄武装起来的士卒,这里泛指军队。⑤馈:馈送、供应。馈粮,指运输粮食。⑥内外:这里指前方后方。⑦宾客之用:指与各诸侯国使节往来的费用。⑧胶漆之材:胶漆,指制作、保养弓矢器械的物资,这里泛指维修作战器械所需的各种物资。⑨车甲:车辆、盔甲。奉:保养。这句指武器装具的保养补充。⑩举:出兵作战。
译文
孙子说:凡兴兵作战,需要出动轻车千辆,重车千乘,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还要千里迢迢运送粮食。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外交使节往来的开支,器材物资的供应,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
其用战①也胜,久则钝兵挫锐②,攻城则力屈③,久暴(pù)师则国用④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dān)货⑤,则诸侯乘其弊⑥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⑦。夫兵久而国利⑧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注释
①用战:用兵作战。②钝兵:钝了刃的刀。挫锐:挫了尖的矛。这里比喻军队疲惫,锐气挫伤。③力屈:屈,竭尽,这里指力量耗尽,战斗力衰竭。④久暴师:军队长期在外作战。暴:通“曝”。国用:国家的开支。⑤殚货:耗尽物力财力,经济枯竭。⑥弊:疲惫。⑦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用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没有见过求巧而久拖的。拙:笨拙。巧:巧妙。李蛰注:“宁速毋久,宁拙毋巧;但能速胜,虽拙可也。”(《孙子参同》卷二)⑧兵久:作战时间长。国利:对国家有利。
译文
用这样庞大的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则军队必然疲惫,挫失锐气。攻城就会耗尽力量,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战斗力耗尽,国内物资枯竭,其他诸侯必定趁火打劫。这样,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不能挽回危局了。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没有见过求巧而久拖的。战争长期拖延而有利于国家的事,从来没有过。所以,不能完全了解用兵危害的将领,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①,粮不三载②;取用于国③,因粮于敌④,故军食可足也。
注释
①籍:户籍;古代按户籍征兵,这里指征集兵员。②载:运输。③取用于国:指武器装备等从国内取用。④因:依靠。
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三征集兵员,不用多次从国内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①,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②,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③。力屈、财殚,中原④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pí)马⑤,甲胄(zhòu)矢弩⑥,戟(jǐ)楯(dùn)蔽橹⑦,丘牛大车⑧,十去其六。
注释
①师:军队。远输:远道运输。②贵卖:物价飞涨。③丘役:指赋税徭役。丘:古代地方行政单位,一般按丘征发人力、畜力、物力等赋役。据《周礼》,在古代九家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④中原:这里指国内。⑤破车罢马:战车破损,战马疲惫。罢:通“疲”。⑥甲胄矢弩:泛指装备战具。甲:护身的铠甲。胄:头盔。弩:用机括发箭的弓。⑦戟楣蔽橹:泛指各种攻防兵器。戟:将戈、矛合成一体的一种古兵器。楣:同“盾”。橹:用作屏蔽的大盾牌。⑧丘牛:指从“丘”征集来的牛,大牛。大车:辎重车辆。
译文
国家因用兵而导致贫困,是由于军队远途运输,远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靠近驻军的地方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当地百姓物资枯竭,国家就会急于征集赋税和劳役。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空虚,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战车破损,战马疲惫,甲胄、弓箭、矛戟、盾牌、拉辎重的牛车等,也损耗掉十分之六。
故智将务①食于敌,食敌一钟②,当吾二十钟;萁(qí)秆一石(dàn)③,当吾二十石④。
注释
①务:必须。②钟:容量单位,每钟六十四斗。春秋时期齐国量器分升、豆、区、釜、钟。③萁秆:泛指喂牛马的草料。萁:通“萁”,豆秸。秆:禾茎。④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汉书·律历志》:“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译文
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运来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草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运来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①也;取敌之利者,货②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③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④,车杂⑤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注释
①怒:指激起士兵对敌人的愤怒。②货:财货。这里指用财货来奖赏士兵的意思。③已:同“以”。④更:更换。旌旗:旗帜。⑤杂:混合,掺杂。
译文
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必须激起士兵对敌人的愤怒;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以缴获的财物做奖赏。所以,在车战中,抢夺敌军战车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人。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去上面的旗帜,编入我方车队之中。对俘虏来的士卒要给予善待。这就是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越发强大的原因。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①,国家安危之主②也。(www.daowen.com)
注释
①生民:泛指民众。司命:古星名,此处借喻为命运的掌握者。②主:主宰。
译文
所以,用兵作战贵在速胜,不宜久拖。
深知用兵之法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历史实例
1.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地处江汉之间的楚国日益强盛,它控制了西南和东面的许多小国和部落。在楚文王时期,楚国开始北上向黄河流域扩张,攻占了申(今河南南阳北)、息(今河南息县西南)、邓(今河南漯河市东南)等地,并使蔡国屈服。楚成王时期,齐国崛起,齐桓公称霸中原,楚国难以再向北扩张。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霸业衰落,这时楚国乘势向黄河流域扩张,控制了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小国。公元前638年,楚军在泓水之战中打败了宋襄公,开始向中原发展,期望成就霸业。
正当楚国图谋称霸中原之时,在今天山西西南的晋国也逐渐强盛起来。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晋文公即位后,实施一些改革措施和外交活动,逐步具备了争夺中原霸主的强劲实力。
早在晋文公即位那年,周襄王弟叔带勾结狄人攻击周襄王,夺取王位,晋文公及时抓住了这个尊王的好机会,平定了周室的内乱,护送周襄王回到洛邑。周襄王以晋文公勤王有功,便赐以阳樊、温(今河南温县西)、原(今河南济源西北)等地。晋文公遂命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经营这一对争霸中原有战略意义的地区。由于晋文公抓住了“尊王”这块招牌,在诸侯中的地位大为提高。晋国势力迅速发展,引起了楚国的不安。楚国急于想阻止晋国进一步向南发展,而晋国要想夺取中原霸权,就非同楚国较量不可。因此,晋、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公元前634年,鲁国因和莒、卫两国结盟,几次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请求援助。而宋国因在泓水之战中被楚国击败,宋襄公受伤而死,不甘心对楚国屈服,看到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实力日增,也转而投靠晋国。楚国为了保持其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借以制止晋国的向南发展。晋国也正好利用这一机会,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这样,晋、楚两国的军事交锋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领楚、郑、陈、蔡等多国军队进攻宋国,围困宋都商丘;宋国的司马公孙固到晋国告急求援。于是晋文公和群臣商量是否出兵及如何救宋。大夫先轸力劝晋文公出兵救宋,他认为,救宋既能够“取威定霸”,又报答了以前晋文公流亡到宋国时,宋君赠送车马的恩惠。但是宋国不靠近晋国,劳师远征救宋,必须经过楚国的盟国曹、卫;而且楚军实力强大,正面交锋恐怕也难以取胜。晋国的狐偃针对这一情况,建议晋文公先攻曹、卫两国,那时楚国必定移兵相救,那样宋之围便可解除。晋文公采纳了这一建议。尽管如此,晋国感到真正的敌人是楚,要对付如此强大的敌人,必须进行较充分的准备。晋国按照大国的标准,扩充了军队,任命了一批比较优秀的贵族官吏出任军队的将领。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晋文公于公元前632年1月,将军队集结到晋国和卫国的边境上,借口当年曹共公侮辱过他,要求假道卫国进攻曹国,遭到卫国拒绝。晋文公迅速把军队调回,绕道从黄河渡口渡河,出其不意地直捣卫境,先后攻占了五鹿及卫都楚丘,占领了整个卫国。晋军接着又向曹国发起了攻击,3月间,攻克了曹国都城陶丘(今山东定陶),俘虏了曹国国君曹共公。
晋军攻占了曹、卫两国,但楚军却依然用全力围攻宋都商丘,宋国又派门尹般向晋告急求救。晋文公开始感到左右为难了。不出兵救宋吧,宋国国力不支,一定会降楚绝晋;出兵吧,自己兵力单薄,没有必胜的把握,何况直接与楚发生冲突,会背忘恩负义之名(晋文公当初流亡路过楚国时,楚成王招待他非常周到,不仅留他住了几个月,最后还派人护送他到秦国)。这时,先轸分析了楚与秦、齐两国的矛盾,建议让宋国表面上同晋国疏远,然后由宋国出面,送一份厚礼给齐、秦两国,由他们去请求楚国撤兵,晋国则把曹共公扣押起来,把曹、卫的土地赠送给宋国一部分。楚国同曹、卫本是结盟的,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必定会拒绝齐、秦的劝解。这样楚国就将触怒齐、秦,他们就会站在晋国一边,出兵与楚作战。晋文公对此计十分赞赏,于是马上施行。楚国果然中计,拒绝了齐、秦的调停。而齐、秦见楚国不听劝解,大为恼怒,便出兵助晋。齐、秦的加盟,使晋、楚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楚成王看到齐、秦与晋联合,形势不利,就令楚军从前线撤退到楚地申,以防秦军出武关袭击它的后方。同时命令戍守谷邑的大夫申叔迅速撤离齐国,命令尹子玉将楚军主力撤出宋国。子玉对楚成王回避晋军很不满意,他对成王说:“你过去对晋侯那么好,他明明知道曹、卫是楚的盟国,与楚的关系密切,而故意去攻打它,这是看不起你。”楚成王说:“晋侯在外流亡了十九年,遇到很多困难,而最后终于能够回国取得君位,他尝尽艰难,充分了解民情,这是上天给他的机会,我们是打不赢他的。”但是子玉却骄傲自负,听不进楚成王的劝告,仍要求楚王允许他与晋军决战,并请求增加兵力。楚成王勉强同意了他的请求,但只派了少量的兵力去支援他。于是,子玉以元帅身份向陈、蔡、许、郑四路诸侯发出命令,相约共同起兵。他的儿子也带着六百家兵相随。子玉自率中军,以陈、蔡二路兵将为右军,许、郑二路兵将为左军,风驰电掣,直向晋军扑去。
子玉逼近晋军后,为了寻求决战的借口,派使者宛春故意向晋军提出了一个“休战”的条件:晋军必须撤出曹、卫,让曹、卫复国,楚军则解除对宋都的围困,从宋国撤军。晋军中军元帅先轸提出一个将计就计的对策,以曹、卫与楚国绝交为前提,私下答应让曹、卫复国;同时,扣押楚国的使者,以激怒子玉来战。晋文公采纳了他的计策。子玉得知曹、卫叛己,使者又被扣,便恼羞成怒,倚仗着楚国的兵力优势,贸然带兵扑向晋军,以求决战。
晋文公见楚军来势凶猛,就命令晋军后退,以避开锋芒。有些将领不理解文公的意图,问晋文公:“没有交手,为什么就后退呢?”晋文公说:“我以前在楚的时候曾对楚王说过,如果晋楚万一发生了战争,我一定退避三舍。我是遵守诺言的。”实际上,晋军的“退避三舍”,是晋文公图谋战胜楚军的重要方略。晋军“退避三舍”(九十里)后,退到卫国的城濮,这里距离晋国比较近,后勤补给、供应方便,又便于齐、秦、宋各国军队会合;在客观上,“退避三舍”也能起到麻痹楚军、争取舆论同情、诱敌深入、激发晋军士气等多重作用,将晋军的不利因素变为了有利因素,为夺取决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晋军退到城濮停了下来。这时,齐、秦、宋各国的军队也陆续到达城濮和晋军会师。晋文公检阅了军队,认为可以与楚军决战。这时,楚军追了九十里也到达城濮,选择了有利的地形扎下营,随后就派使者向晋文公宣战。晋文公很有礼貌地派了晋使回复子玉说:“晋侯只因不敢忘记楚王的恩惠,所以退避到这里。既然这样仍得不到大夫(指子玉)的谅解,那也只好决战一场了。”于是双方约定了开战的时间。
公元前632年3月13日,晋楚两军决战开始。晋军针对楚军中军强大、左右翼军薄弱的部署特点,和楚军统帅子玉骄傲轻敌、不谙虚实的弱点,发起了有针对性的攻击。晋下军佐将胥臣把驾车的马蒙上虎皮,出其不意地首先向楚军中战斗力最差的右军——陈、蔡军进攻,陈、蔡军遭到这一突然而奇异的进攻,惊慌失措,弃阵逃跑,楚右翼就这样迅速崩溃了。
接着,晋军又把进攻的矛头指向楚左军,晋上军主将狐毛在指挥车上故意竖起两面镶有彩带的大旗,非常醒目,远远就可望见。狐毛和许、郑联军一接触,就故意败下阵来。逃跑时,在车的后面拖了很多树枝,树枝刮起的尘土,遮天蔽日,给在高处观阵的子玉造成了错觉,以为晋军溃不成军了,于是急令左翼部队奋勇追杀。晋中军元帅先轸等见楚军已被诱至,便指挥中军横击楚军,晋上军主将狐毛回军夹击楚左军。楚左军退路被切断,陷入重围,基本被歼。子玉见左右两翼军都已失败,急忙下令收兵,才保住中军,退出战场。城濮之战最终以晋胜楚败而告终。
晋在城濮之战的胜利,首先在于晋国君臣能够准确分析交战之初的客观形势及利弊,制定出了先胜弱敌,避免过早与楚正面交锋,争取齐、秦二国支持的谋略。随后,在决战之时,晋军敢于先退一步,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争取政治、军事上的主动。此外,晋军“知己知彼”,能根据敌人的作战部署,灵活地选择主攻方向,先攻敌人的薄弱环节,各个击破,最终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纵观城濮之战整个过程,便是《作战》全篇思想的综合体现。
2.统万城之战
东晋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中有两个政权:北魏和大夏。北魏由于能够接受汉族的先进技术与文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而逐渐强大起来,在将势力向南发展、推进的同时,也开始着手统一北方。公元427年,北魏向大夏国发动统万城之战。在这次战争中,鲜卑族北魏主拓跋焘对于《孙子兵法》中“兵贵胜,不贵久”的作战思想有较深刻的理解,从而避免了陷入旷日持久、进退两难的境地,较好地完成了这次攻坚战,推动了北方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
大夏国建立于公元407年。当时,北方已有南燕、后燕、北燕、北凉、北魏、后秦等独立的割据政权。夏主赫连勃勃是匈奴族人,在建夏之前,曾经投奔后秦的高平公破多罗没奕于(鲜卑族),谋得后秦骁骑将军的官职,并被没奕于招为女婿。后来,赫连勃勃以在高平打猎为由,阴谋袭杀了岳父,将其领地及手下并为自己的势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夏国。赫连勃勃建国后,没有将高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而是以流动袭击的办法蚕食后秦疆土,不断扩大了自己的统治范围。不久,东晋刘裕灭了后秦,赫连勃勃趁势占领了后秦岭北镇戍郡,夺取了长安,在较强的军事力量支持下,其统治权得到了巩固与发展,成为北魏的劲敌,阻碍着北魏对西北地区的统一。
赫连勃勃在其政权得到巩固,疆域逐渐扩大的基础上,决定将国都定在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公元413年,赫连勃勃征发岭北胡汉各族人民十万人筑都统万城。他驱使人们用蒸熟的土筑城,筑成后他用铁锥刺上,如果刺进一寸,就杀掉筑城的人。在他的暴力与高压下,统万城筑成后非常坚固,其“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官墙五仞,其坚可以砺(磨)刀斧”。赫连勃勃妄图以此坚城抵御外族侵略,延续其残暴的统治。
北魏政权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于公元386年,那时,后燕是当时黄河流域最强大的国家,北魏则处于后燕势力的包围之中,北魏通过与后燕的多次艰苦作战,削弱了后燕的势力,使自己逐渐强大起来。北魏统治者注重军事与生产双管齐下,稳定其统治范围内的农业经济,吸取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知识,重用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而发展成为一个较强的政权。公元396年,北魏攻占了后燕重镇晋阳、常山、信都、中山,给后燕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不久,后燕灭亡,北魏开始进一步实施其统一北方的计划。公元425年8月,夏主赫连勃勃病死,诸子争位,互相攻战。次年,赫连昌争取到王位继承权,但大夏内部矛盾更为尖锐,北魏便趁此机会发动了灭夏之战。
公元426年9月,北魏主拓跋焘命大将奚斤率兵五万,攻夏之薄坂(今山西永济西),进袭关中、长安(今陕西西安);自己亲率骑兵两万出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渡黄河袭击统万城。夏主赫连昌率军迎击,战败退回城内固守。北魏军分兵四掠,驱牛十余万,掳夏居民万余而归,做了一次试探性的战略进攻。
这年12月,北魏军南路奚斤率军夺取了长安。次年正月,赫连昌派其弟赫连定领兵两万南下,企图夺回长安,恢复关中。两军相持在长安附近。北魏主拓跋焘趁夏军兵力被牵制在关中的有利时机,决定动用近十万大军再次袭击统万城。5月,拓跋焘率军西进,以三万骑兵为前驱,三万步兵为后继,三万步兵运送攻城器具。北魏军从君子津渡过黄河,至拔邻山(今内蒙古杭棉旗境内)筑城修整。原附属于夏的各游牧民族首领纷纷降于北魏。这时,北魏主拓跋焘改变步兵、骑兵齐进的原进军计划,决定率轻骑三万以最快的速度直抵统万城,然后诱敌出战,将敌人消灭。对这一决定,拓跋焘部下有所不解,他们认为统万城坚固,敌军必定固守城内,三万骑兵先驱到达不足以攻破坚城,最好还是等步兵到达后,带上攻城战具,再行进攻。拓跋焘解释说用兵攻城,在军事上是下策,是不得已才用的。现在若等步兵、攻具齐备,再去攻城,敌军见我势众,必然据城固守,不敢出战,我军攻城不下,旷日持久,食尽兵疲,外无所掠,反而会形成进退两难之势。因此不如现在以轻骑直抵城下,敌人见我军步兵未到,意必松懈,我再以疲弱示之,诱其出战,必能一举歼敌。再则我军之所以适合采取轻骑决战,以争取速胜,还因为我军离家两千余里,又隔黄河,粮草运输困难。以现有的三万骑兵攻城虽不足,而决战则有余。拓跋焘说服了部队,遂督军前进。
6月,北魏军至统万城。拓跋焘将大部队隐蔽在城北山丘深谷中,以少数兵力至城下挑战。夏军坚守,不与北魏军决战。这时,夏军一将领狄子玉前来投降北魏军,并泄露夏军的作战意图:夏主赫连昌已派人调赫连定回援,赫连定认为统万城非常坚固,北魏不可能一下攻克,因此他打算战败奚斤于长安后,再回援统万城,到时内外夹击北魏军,将北魏军一举歼灭。因此,夏主赫连昌采取了固守待援的方针。
恰巧,此时北魏军中有一犯罪的士兵出逃至夏军内,告诉夏军说:“魏军粮尽,辎重在后,步兵亦未到,宜速击之。”赫连昌听了此话,深信不疑,于是他亲率步骑三万出城迎战。拓跋焘见敌军出迎,喜不自禁。为诱夏军深入并助长其骄气,北魏军向西北方向佯作退却。夏军出城追击北魏军。这时,天气突变,骤然刮起东南大风,飞沙满天,雨随风至,赫连昌之军利于顺风追击,便趁势猛攻北魏军,形势对北魏军很不利。但拓跋焘坚定指挥作战。他除派兵正面迎击敌军外,将骑兵分为左右两队,绕道截断夏军后路,从背后顺风向夏军反突击,将不利变为有利。激战中,拓跋焘身先士卒,虽身中飞箭,仍带伤奋勇杀敌,在魏军的前后夹击、拼死力战下,夏军被杀一万余人,赫连昌来不及回城,率残部逃往上郅(今甘肃天水)。北魏军乘胜攻下统万城。赫连定却没能攻下长安,听说统万城失守,也退逃至上郅。北魏军取得了统万城之战的最后胜利。
不久,北魏军进军上郅,夏国灭亡。从统万城之战,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汉族,连北方少数民族也极其推崇孙子的军事思想,对此运用的好坏与娴熟度,决定了交战双方的胜败。拓跋焘采用的“诱敌出战”“示敌以弱”的战略,正是《作战篇》中“兵贵胜,不贵久”中思想的深刻认识。而赫连昌之所以出城迎战,也是因为他认识到《作战篇》中“国之贫于师者远输”的道理,以为对方长途作战,破车疲马,因此想抓住机遇,一击成功,没想到急功近利,反而失败。以此可见,夏军的失败并不是不能运用军事思想,只是对孙子的军事理论理解得不够透彻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