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②曰:兵③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④也。
注释
①计:估计、计算的意思。这里指战前通过对敌我双方客观条件的分析,对战争的胜负做出预测和谋划。本篇主要论述研究和谋划对于战争的重要性,探讨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并提出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军事名言。②孙子: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著名军事家。③兵:含义很广。《说文》:“兵,械也。持斤,并力貌。”《周礼·司兵》:“司兵掌五兵。”注引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由兵可引申为战争等义。④察:考察、研究。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重大事务,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的。
故经之以五事①,校(jiào)之以计②,而索其情③。一曰道④,二曰天⑤,三曰地⑥,四曰将⑦,五曰法⑧。道者,令民与上同意⑨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⑩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⑪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⑫也。将者,智、信、仁、勇、严⑬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⑭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⑮,知之者胜⑯,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注释
①经之以五事:经,织布的纵线,这里引申为纲领、常规、原则。五事,指后面谈到的“道、天、地、将、法”,这五项是军事必须遵守的常规。②校:通“较”,比较。之:代词,代五事。计:计算,盘算,引申为计谋、策略,在战争进行之前很难对敌我双方的优劣条件做出精确的计算,所以,现在一般将其译为估计。这里指“主孰有道”等“七计”。③索:探索。情:指实际情况。④道:道义、品德。这里指在政治方面是否得民心。⑤天:指天时(气候、时令)等方面的条件。⑥地:指地理条件。如距离远近、险要平坦、广阔狭隘等地形、地势。⑦将:将令。这里指统率作战的将帅的谋略、智能以及指挥士兵作战的方法等。⑧法:军法、法令。这里指军队的编制、将帅的职掌、军备物资的供给等。⑨上:指国君。同意:同心。使民众与国君意愿相一致。这里指战争的胜利,关键在于取得民众的支持。⑩不畏危:不害怕危险。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以下简称汉简《孙子兵法》)此句为:“民弗诡也。”曹操注:“危者,危疑也。”俞樾《诸子平议·补录》云:“曹公注曰:危者,危疑也,不释畏字,其所据本无畏字也。民不危,即民不疑。”⑪阴阳:指昼夜、晴雨等天时气象的变化。寒暑:指寒冷、炎热等气温的不同。时制:指春、夏、秋、冬四季。⑫远近、险易、广狭、死生:这里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阻或平坦、作战地域的宽广或狭窄、地形是否利于攻守进退。汉简《孙子兵法》中,此句为:“地者,高下、广狭、远近、险易、死生也。”多“高下”二字。⑬智、信、仁、勇、严:这里指将帅的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等条件。⑭曲:军队编制。制:指挥号令。官道:各级军吏的职责划分与统辖管理制度。主用:军备物资、军用器械、军事费用的供应管理制度。主:掌管。用:物资费用。以上这些都属于古代军法的规定范围。⑮闻:知道、了解。⑯知:知晓,这里含有深刻了解、确实掌握的意思。⑰孰:谁,指哪一方,这里是宾语前置的用法。
译文
所以,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研究,比较敌对双方的各种条件,考察双方的实际情况,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理,四是将帅,五是法规。所谓“道义”,是指民众和君主的意愿相一致,这样民众和君主才可以同生共死,而不惧危险。所谓“天时”,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所谓“地理”,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所谓“将帅”,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所谓“法规”,指军队组织编制、将吏的统辖管理和职责区分,军用物资的供应和管理等制度规定。对这五个方面,将帅们没有不知道的,然而,只有深刻了解、确实掌握的才能打胜仗,否则,就不能取胜。因此,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分析,掌握实际情况,并据此加以比较,从而来预测战争胜负。就是说,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哪一方资源更充足,装备更精良,兵员更广大?哪一方的士兵更训练有素,更有战斗力?哪一方的赏罚更公正严明?我们根据以上的分析对比,就可以判明谁胜谁负了。
将①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②之。
注释
①将:一说,“将”作为“听”的助动词解(曹操、杜牧、陈曍、梅尧臣主此说),这样译为:如果能听从我的计谋。第二说,“将”指一般的将领,裨将(孟氏主此说),这样译为:将领们能听从我的计谋。第三说,“将”指行、用,谓用兵(王皙主此说)。指言行听从我的计谋,用兵则必胜,我当留;言行不从我的计谋,用兵必败,我当去。本文采第一种意。②去:离开。
译文
如果能听从我的计策,指挥作战必胜,我就留下;如果不能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一定失败,我就离开。
计利以听①,乃为之势②,以佐其外③。势者,因利而制权④也。
注释
①计:计策,这里指战争决策。以:通“已”。听:听从,采纳。指分析后有优势,有利于我。②势:含有态势之意。如战略形势、战术态势、战场优势等。它与“行”相反,多指随机的、能动的东西,如指挥的灵活、士气的勇怯等。③佐:辅助。外:指用兵之常法以外。张预曰:盖兵之常法,即可明言于人;兵之利势,须因敌而为。④制权:根据情况,灵活应变,采取相应的行动。
译文
有利的计策已被采纳,还要设法造“势”,以辅助处理常法之外的情况。所谓“势”,就是根据实际情况之利害关系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兵者,诡道也①。故能而示之不能②,用而示之不用③,近而示之远④,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⑤,实而备之,强而避之⑥,怒而挠之⑦,卑而骄之⑧,佚而劳之⑨,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⑩,不可先传也⑪。
注释
①兵者,诡道也: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行为。诡:诡诈、奇诡。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②故能而示之不能:意即本来能攻,故意装作不能攻,故意装作不能守,等等。示:示形,这里是伪装的意思。③用而示之不用:本来要打,故意装作不打;本来要用某人,故意装作不用他,等等。④近而示之远:本来要攻打近处,故意装作要攻打远处;本来马上进攻,故意装作不马上进攻,等等。⑤乱而取之:对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趁机攻取它。⑥强而避之:对于强大的敌人,要暂时避开它。⑦怒而挠之:挠,挑逗。这句话是指对于易怒的敌将,要用挑逗的办法激怒他,使其失去理智,轻举妄动。⑧卑而骄之:对于鄙视我方的敌人,要设法使其更加骄傲,得意忘形,然后寻机击破。另一说:对敌人要示以卑弱,使其骄傲,放松戒备,从而利于攻击。⑨佚而劳之:佚,通“逸”。意即对于休整得充分的敌人要设法使其疲劳。⑩胜:佳妙、奥妙。⑪不可先传也:指不可事先具体规定,意即必须在战争中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译文
用兵作战是一种诡诈行为。因此,有能力而装作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作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作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作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就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发怒而失去理智,对方鄙视我方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是不能预先具体规定的。
夫未战而庙算①胜者,得算多也②;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www.daowen.com)
①庙算:古时候兴师作战前,要在庙堂举行会议,谋划作战大计,预计战争胜负,这就叫“庙算”。②得算多也:指计算周密,胜利条件多。算:计数的筹码,这里引申为取胜条件。《孙膑兵法·客主人分》:“众者胜乎?则投算而战耳。”这里的“算”也是指计数的筹码。
译文
还没有出兵交战,就在“庙算”上先已获胜,是由于得到的“算筹”较多。还没有出兵交战,就在“庙算”上先已失败,是由于得到的“算筹”较少。得到“算筹”较多的就可能取胜,得到“算筹”较少的就不会取胜,更何况那些没有得到“算筹”的呢?我们根据“庙算”的结果来观察,胜负之分就显而易见了。
历史实例
1.烛之武退秦师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战胜楚国,赢得了霸主地位。前630年,晋文公因郑国在城濮之战中与楚国结盟,出兵晋国,加之他在流亡时期经过郑国而没受到郑君的礼遇,于是极为恼怒,联合了秦穆公欲进攻郑国。
郑国是一个小国,在秦、晋两大国的军队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国君郑文公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文官武将们一致认为,郑国的实力,是不足以抵抗秦、晋两国军队的联合进攻的,最好的办法是派使者出使秦国,从秦、晋两国的关系上做文章,晓之以利弊,说服秦国退兵。这样,晋国便孤掌难鸣,即有可能会停止对郑国的进攻。
当时,秦国的军队驻扎在城东,晋军驻扎在城西。当夜,郑国守城的官兵用绳子系在烛之武的腰上,将他送下城。烛之武出城后,直奔秦军营前,要求见秦穆公,穆公手下的人将他带到秦穆公跟前。烛之武见到秦穆公,便开门见山地对秦穆公说:“秦、晋两国的军队包围了郑国,郑国知道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秦国有好处的话,我就不用来见穆公您了。”接着,烛之武从晋、秦、郑三国的地理位置入手,分析灭郑对秦、晋之利弊。他说:“您知道,我们郑国在东,秦国在西,中间隔着晋国。郑国灭亡以后,秦国能越过晋国的国土来占领郑国吗?我们的疆土将只能被晋国占领。秦晋两国本来力量相当,势均力敌。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它的实力就会比现在更强大,而贵国的势力也将相应地减弱。您现在帮助晋国强大起来,对贵国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将来只会反受其害。况且,晋国的言而无信您难道忘了吗?当年晋惠公逃到梁国,请求穆公您的帮助,答应在事成之后以黄河以外的五座城作为酬谢。于是您帮助他回国做了国君,可是晋惠公回国后不仅赖掉了这些许诺,而且修筑城墙准备与秦对抗。现在晋国天天扩军备战,其野心根本不会有满足的时候。他们今天灭了郑国,往东面扩大了自己的疆土,难道明天不会向西边的秦国扩张?您如果肯解除对郑国的包围,我们郑国将与秦国交好。今后,贵国使者经过郑国的时候,我们一定尽主人之道,好好招待贵宾。这对你们有何危害呢?”
烛之武的一番话,讲得有理有据,利害分明,使秦穆公意识到灭郑确实是于己无利了。于是秦穆公答应立即撤兵,并且和郑国订立了盟约。秦国军队悄悄地班师回国了,还留下了杞子等三将军带领两千秦兵,帮助郑国守城。
晋文公见秦穆公不辞而别,非常气愤,怎奈孤掌难鸣,于是也偃旗息鼓,撤军回国了。
“烛之武退秦师”是不战而胜的一个战例。也是《计篇》各种军事思想的综合体现。烛之武之所以能顺利地说服秦穆公退兵,关键在于抓住了灭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烛之武通过分析,让秦国看到灭了郑于秦不仅无利,而且有害;同时,烛之武在秦、晋关系上做文章,指出晋国言而无信,谋求霸权,贪得无厌,是不可合作、共事的,从而破坏了秦、晋的联盟。烛之武在论说灭郑之害时,始终从秦国的立场出发,处处为秦设想,才使得秦穆公撤兵回国。郑国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成功地实施了“伐交”策略,从而取得了使秦、晋两国不战自退的效果,解除了灭国之危。
2.吴越之战
春秋后期,吴国与越国崛起。在此之前,他们曾是楚国的盟国。春秋中期,吴国通过兼并战争取得了大量土地,疆域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在大国争霸的局势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开始叛楚攻楚,以求中原争霸。这时弱小的越国,在吴楚战事频繁时常常策应楚国、牵制吴国,成为吴国心腹之患。吴国为了在中原争霸中除掉后患,在柏举之战击败楚国之后,开始对越国发动战争。公元前497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乘越国允常之丧,于前496年率军攻越。吴越两军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对阵时,越军两次用死士攻击吴军严整的阵势,均未能奏效。最后越王勾践驱使犯了死罪的囚徒,列为三行一起在吴军阵前自杀,使吴军军心涣散。越军乘其不意,突然发起攻击,大败吴军,阖闾受伤而死。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即位。夫差按照其父“必毋忘越”的遗嘱,在伍子胥、伯嚭的辅助下,日夜加紧练兵,准备出兵攻越。越王勾践于即位后的第三年(公元前494年)得到夫差准备攻越的消息后,在准备还不充分,兵力还不够充足的情况下,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打吴国。吴王夫差派出精兵,迎战越军于夫椒(今江苏苏州西南)。由于吴军实力较强,越军战败。越军损失巨大,最后只剩下五千人,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吴军乘胜追击,把会稽包围得水泄不通。在这危急存亡关头,勾践采纳了范蠡的建议,决定以屈求生。勾践一面准备死战,一面派文种去向吴王夫差求和,以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嚭,要他劝说夫差允许越国作为吴的属国存在下来,到时,勾践愿做吴王的臣仆,忠心侍奉吴王;不然,勾践将“尽杀其妻子,播(烧)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在伯嚭的劝说下,吴王夫差准许议和。吴军撤军回国。
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将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文种,自己去吴国给夫差当奴仆。勾践为吴王驾车养马,他的夫人为吴国打扫宫室。他们住在囚室,秽衣恶食,极尽屈辱而从不反抗。由于勾践能卑事吴王,同时又贿赂伯嚭,最后,勾践终于取得了吴王的信任,三年后被释放回国。
越王勾践回国后,首先下了一道“罪己诏”,检讨自己与吴国结仇,使很多百姓在战场上送命的失误。他还亲自去慰问受伤的平民,抚养阵亡者的遗属。他在坐卧的地方悬挂了苦胆,吃饭的时候也要先尝尝苦胆的滋味。他“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勾践还针对越国战败,人口减少、财力耗尽的情况,制定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以恢复国家的元气。他明确规定:妇女怀孕临产时,要报告官府,由官府派医生去看护;生男孩奖给两壶酒和一条狗;生女孩奖给两壶酒和一只小猪。生三胞胎的由官府出钱请乳母,生双胞胎由官府提供粮食。凡死了嫡子的人家,免除三年赋税;死了庶子的,免除三个月赋税。越国改革内政,减轻刑罚、赋税,提倡百姓开荒种地,在十年中没有向人民征收赋税,百姓每家都有三年的粮食储备。勾践实行了一系列“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的政策,越国百姓对他的感情,如对父母一般。
勾践在改革内政的同时,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战。对吴国,他继续实行以退为进的战略,麻痹腐蚀夫差。经常送给夫差优厚的礼物,表示忠心臣服,以消除夫差对越国的戒备,助其骄气;同时又破坏吴国经济,用高价收买吴国的粮食,造成吴国粮食困难;他用离间之计使夫差对伯嚭偏听偏信,对伍子胥更加疏远,挑起其内部争斗。这些措施的实施,壮大了自己,削弱了敌人,为伺机灭吴奠定了基础。
吴王夫差战胜越国后,领土得到扩展,势力日益强大,夫差也因胜而骄,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看不到勾践决定灭吴的意图。公元前484年,夫差闻齐景公已死,便决定出兵北上伐齐。吴军击败齐军于艾陵。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约晋定公和各国诸侯七月七日到黄池(今河南封丘西)会盟。夫差为了炫耀武力,圆他称霸中原之梦,带去了吴国三万精锐部队,只有一些老弱的军士同太子一起留守国内。夫差的空国远征,给越国以可乘之隙。越王勾践在吴军刚离国北上时,就想出兵攻吴。范蠡认为时机未到,他分析说:“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精兵从王,国中空虚,老弱在后,太子留守,兵始出境未远,闻越击其空虚,兵还不难也。”他劝勾践暂缓出兵。数月之后,范蠡估计吴军已到黄池,便同意勾践出兵。勾践调集越军四万九千人,兵分两路,一路由范蠡、后庸率领,由海道入淮河,切断北去吴军的归路;一路由大夫畴无余、讴阳为先锋,勾践亲率主力继后,从吴国南面边境入吴直逼姑苏。
吴太子友得知越军乘虚出击吴国,急忙率兵到泓上(今江苏苏州近郊)阻止越军的进攻。太子友根据国内精锐部队全部北上黄池的现实,决定采取不与越军交战,坚守待援的策略,同时派人请夫差尽快回军。然而,当越军的先锋部队到达时,吴将王孙弥庸一眼望见了被越军俘获的他父亲的“姑蔑旗”在空中招展,不由得怒火中烧,也就顾不得太子友坚守疲敌的主张了。他率领部属五千人出击,打败了越军的先锋部队,俘虏了越大夫畴无余、讴阳。首战小胜,使吴将更加骄傲轻敌。不久,勾践的主力到达,向吴军发起了猛攻。越军一举击败吴军,俘虏了太子友,进入吴国国都姑苏。越军缴获了大批物资,取得了这场袭击战的胜利。
夫差在黄池正与晋定公争做霸主,听说越军攻下姑苏,太子被俘,恐怕影响霸业,就一连杀掉七个来报告情况的人,封锁这一不利消息,并用武力威胁晋国让步,勉强做了霸主。随后夫差就急忙回军。在回国的途中,吴军连连听到太子被杀、国都被围等失利的消息,军士完全丧失了斗志。夫差感到现在回国立即反击越国没有必胜的把握,就在途中派伯嚭向越求和。勾践和范蠡估计自己的力量还不能马上把吴国消灭,同意议和,撤兵回国了。
夫差回到吴国,本想马上报复越国,但是吴国由于连年战争,生产遭到破坏,经济消耗很大,国内又闹灾荒,因此,他感到一时还没有实力对越实施报复。于是他宣布“息民散兵”,企图恢复力量,待机再举。
文种见吴国开始致力于增强国内经济实力,便觉得越国应抓住时机及时完成灭吴大业,如果等到吴国经济实力得到恢复,再战胜吴国将十分困难。于是文种向勾践建议,应抓紧目前吴军疲惫,国内防务松弛的机会再次攻吴。勾践采纳了他的建议,于公元前473年乘吴国大旱、仓储空虚之时,准备大举攻吴。
战前,勾践征求并采纳了群臣关于明赏罚、备战具、严军纪、练士卒等建议,做了充分的临战准备。为了争取人民的支持,他以“为国复仇”为号,鼓励出征者奋力作战,留乡者专心生产,并规定独子及体弱有病者免服兵役,兄弟二人以上的留一人在家奉养父母。出师攻吴时,又宣布吴王夫差的罪状,号召吴国人民反对夫差。
这年3月,越军进军到笠泽(苏州南面,与吴淞江平行的一条江),吴国也发兵迎击,两军夹江对峙。越国把军队分为左右两翼,勾践亲率六千精兵为中军。黄昏时,勾践命左右二军分别隐蔽在江中;半夜时,二军鸣鼓呐喊,进行佯攻。夫差误以为越军两路渡江进攻,连夜分兵两翼迎战。勾践率主力偃旗息鼓,潜行渡江,出其不意地从吴军两路中间的薄弱部位展开进攻。吴军大败。越军乘胜猛追,再战于没(今苏州南),三战于郊(今苏州郊区)。越军三战三捷,占领了所到之地,使吴国军事力量土崩瓦解,改变了吴强越弱的形势。
吴军笠泽战败后,退而固守姑苏。姑苏城坚,越军一时未能攻下。勾践采取长期围困的战略,使吴军在两年后终于势穷力竭。这时,越军再次发起强攻,打进姑苏城。夫差率残部逃到姑苏台上,又被越军包围。他派人向勾践求和,但越国君臣灭吴之心已定,夫差在无望之中自杀而死。越国终于取得了吴越之战的最后胜利。吴越之战中的许多军事策略都来自《孙子兵法·计篇》,如“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计利以听,乃为之势”等思想,都在吴越争霸中有完整而充分的体现。这也说明了:自春秋末至战国,在大小战争中综合运用各种战略战术,已成为当时一个普遍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