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中不再设置专门的“应用题”领域,而是注重让学生经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现在的计算课堂中,是如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技能形成之间的矛盾呢?计算自身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呢?
在课改实施这几年中,可以发现,为了体现计算与应用的密切联系,在计算教学时不少教师总是从实际问题引入,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后,马上就去解决大量的实际问题。表面上看,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了培养,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学生常常是算式列对了,计算错误率却很高。长时间下来,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并未达到目标,于是又反过来进行大量的训练,使得不少学生短时间内似乎计算正确率和速度提高不少,可实际上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计算技能并没有实质的提高,更严重的是这种简单化的处理很大程度地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育心理学认为,计算是一种智力操作技能,而知识转化为技能是需要过程的,计算技能的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一般来说,复杂的计算技能总是可以分解为单一技能,对分解的单一技能进行训练并逐渐组合,才能形成复合性技能,再通过综合训练达到自动化阶段。(www.daowen.com)
在计算教学中,对计算技能形成的过程一带而过,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特别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后,不必马上去解决实际问题,因为这时正是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应该根据计算技能的形成规律,及时组织练习。具体地说,先进行专项和对比练习,再根据学生的实际体验,适时缩减中间过程。再进行归类和变式练习,最后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掌握相应策略。只有这样,才会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技能。
总之,计算教学的优化与基本矛盾的解决对于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计算教学的基本矛盾起着缓和或激化的反作用,在处理计算教学的基本矛盾时,应从数学教育本质的角度出发,采用较好的处理策略,促进计算教学的深入改革,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