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戏曲文化的精神特质探析

戏曲文化的精神特质探析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戏曲是我国古代表演艺术中地位最高,拥有观众最多,最受人民大众喜爱的一种艺术样式。戏曲之中既有儒、佛、道等高层位文化的渗透,也有民情风俗等低层位文化的积淀。戏曲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民族特色相当鲜明,但它也接纳了不同时期的外来文化。因此,戏曲仿佛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多面体,多侧面、多层次地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戏曲文化的精神特质探析

戏曲是我国古代表演艺术中地位最高,拥有观众最多,最受人民大众喜爱的一种艺术样式。自从戏曲诞生以后,到影视艺术兴起之前——特别是电视普遍进入家庭之前的800余年间,勾栏瓦肆、乡村草台一直是我国民众的“精神中心”。在那里,愤怒不平可以一吐为快,痛苦忧愁能够得到抚慰、排遣,上智下愚、妇孺老幼皆可找到自己的乐趣。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以及在丑恶的官场倾轧中败下阵来的某些失意文人亦寄情戏曲。李渔闲情偶寄》说:

文字之最豪宕,最风雅,作之最健人脾胃者,莫过填词一种。若无此种,几于闷杀才人,困死豪杰。予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老,总无一刻舒眉。惟于制曲填词之顷,非但郁藉以舒愠为之解,且尝僭作两间最乐之人,觉富贵荣华,其受用不过如此,未有真境之为所欲为,能出幻境纵横之上者——我欲做官,则顷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致仕,则转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元配;我欲成仙、作佛,则西天、蓬岛即在砚池笔架之前;我欲尽孝、输忠,则君治、亲年,可跻尧、舜、彭篯之上。非若他种文字,欲作寓言,必须远引曲譬,酝藉包含。[1]

与印度、日本越南等国家的传统戏剧分为宫廷戏剧和民间戏剧不同,与西方戏剧生长于都市,服务于市民也不一样,我国戏曲自始至终就是覆盖城乡,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大众艺术。戏剧诞生于民间,但也曾走进宫廷。戏曲作家中,既有民间艺人,也有硕学宏儒。戏曲的创生、繁荣既与民间技艺——诸如杂技、说唱、小说歌舞小调等有关,也与正统诗文——诸如诗、词、史传文化有关。戏曲之中既有儒、佛、道等高层位文化的渗透,也有民情风俗等低层位文化的积淀。戏曲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民族特色相当鲜明,但它也接纳了不同时期的外来文化。因此,戏曲仿佛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多面体,多侧面、多层次地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www.daowen.com)

【注释】

[1]〔清〕李渔著:《闲情偶寄》,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3-5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