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方古代戏剧审美形态的优缺点解析

西方古代戏剧审美形态的优缺点解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希腊戏剧以悲剧为主体。这一倾向被西方后世的戏剧创作所继承,成为西方古代戏剧的艺术传统。[19]综上所述,悲与喜的分离与对立是西方古代戏剧审美形态的主要类型。顶好的戏剧审美形态应该是“兼包一切剧体诗的优点而抛弃它们的缺点”的“悲、喜混杂剧”。“悲喜混杂”正是我国古代戏曲审美形态之优长。

西方戏剧古希腊戏剧为先河,后世的西方戏剧虽然有较大的发展变化,中世纪的宗教剧还斩断了古希腊、古罗马戏剧传统,但从文艺复兴时代起到西方现代派戏剧出现之前,西方戏剧还是大体继承了古希腊戏剧在审美形态上悲、喜两分的传统。古希腊戏剧以悲剧为主体。悲剧剧目占现存古希腊戏剧剧目的多数,酒神节上的戏剧竞赛会也是以悲剧竞赛为主的。古希腊戏剧的另一特点是悲剧与喜剧的界限十分清楚,悲与喜两种成分以分离、对立的状态分别在悲剧和喜剧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正如布瓦洛《诗的艺术》所说的那样:“喜剧性在本质上与哀叹不能相容,它的诗里绝不能写悲剧性的苦痛。”[16]反之亦然。当然,这里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若细加考察,古希腊亦有在悲剧中穿插少量喜剧场面的,如欧里庇得斯的《伊翁》等即是如此。后世悲剧更是如此,例如莎士比亚的悲剧名作《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都包含一些喜剧成分。但就总体而言,悲与喜分离、对立,不允许混杂,是古希腊戏剧的主导倾向。《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阿伽门农》《安提戈涅》《美狄亚》等悲剧名作和《鸟》《阿卡奈人》《古怪人》等喜剧名作就是例证。这一倾向被西方后世的戏剧创作所继承,成为西方古代戏剧的艺术传统。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剧作家瓜里尼有感于西方戏剧悲、喜分离,单一、过火的缺失,创造了糅合悲与喜两种快感的新样式——“悲、喜混杂剧”,但遭到不少人的指责。为了扩大悲、喜混杂剧的社会影响,瓜里尼于1601年发表了《悲喜混杂剧体诗的纲领》,分析传统的悲剧、喜剧的缺失,阐明混杂悲与喜的根据和这一新样式的优长:

有人可能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像悲喜混杂剧这种混合体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呢?我回答说,它是悲剧的和喜剧的两种快感糅合在一起,不至于使听众落入过分的悲剧的忧伤和过分的喜剧的放肆。这就产生一种形式和结构都顶好的诗,不仅仅符合完全由调节四种液体来组成的那种人体方面的混合,而且比起单纯的悲剧或喜剧都较优越,因为它既不拿流血死亡之类凶残的可怕的无人性的场面来使我们感到苦痛,又不至于使我们在笑谑中放肆到失去一个有教养的人所应有的谦恭和礼仪。如果现在人们懂得怎样很好地去编写悲喜混杂剧(并不是一件易事),其他种类的戏剧就真不必上演,因为悲喜混杂剧可以兼包一切剧体诗的优点而抛弃它们的缺点;它可以投合各种性情,各种年龄,各种兴趣,这不是单纯的悲剧或喜剧所能做到的,它们都有过火的毛病。[17](www.daowen.com)

瓜里尼的理论与实践对西方的戏剧创作和理论批评都曾发生过一些影响。狄德罗、莱辛、博马舍等都倡导过悲、喜混杂的“严肃戏剧”,他们继瓜里尼之遗绪,极力倡导创造新的戏剧审美形态,以克服传统的悲、喜对立、过火的毛病。有的剧作家还在自己的创作中实践这种理论,对传统的悲剧、喜剧壁垒森严的界限作了有限的突破。但是,这种突破所受到的欢迎远不及它所遭到的尖锐批评多。例如,莎士比亚曾在《麦克白》等悲剧中穿插了一些喜剧成分,在《终成眷属》等喜剧中穿插了一些悲剧成分,致使少数剧目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在相当一部分人那里成为一个疑问,因而莎士比亚遭到尖锐的批评。他剧作中的这类穿插被认为是莎士比亚的“败笔”,是“对庸众的迎合”,“不符合传统的悲剧模式和喜剧模式”。法国古典主义理论家们更是对其大张挞伐。例如,伏尔泰就曾认为,把“怪异的笑剧”与“庄严的悲剧”混杂在一起的莎士比亚,“毫无高尚的趣味,也丝毫不懂戏剧艺术的规律”,正是这个莎士比亚“断送了英国的戏剧”。[18]马克思曾在《议会的战争辩论》中谈到莎士比亚对悲、喜剧界限的有限突破所招致的非议:“英国悲剧的特点之一就是崇高和卑贱、恐怖和滑稽、豪迈和诙谐离奇古怪地混合在一起,它使法国人的感情受到莫大的伤害,以致伏尔泰竟把莎士比亚称为喝醉了的野人。”[19]

综上所述,悲与喜的分离与对立是西方古代戏剧审美形态的主要类型。在悲与喜两种戏剧样式中,悲剧又是主要的——地位远远高于喜剧,作品的数目也比较多,集中地反映了西方的文化精神。悲剧与喜剧界限分明,悲与喜两种成分不允许混淆的戏剧美有其优势、长处——可以将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审美效果分别发挥到极致,产生强烈的单一刺激,但其缺陷和不足也是十分明显的,悲则一味地悲,喜则一味地喜,审美效果单一,而且“都有过火的毛病”。悲剧让人“落入过分的悲剧的忧伤”,喜剧让人落入“过分的喜剧的放肆”。因此,无论是对人的生理还是精神需要来说,它们都不能算是“顶好的诗”。顶好的戏剧审美形态应该是“兼包一切剧体诗的优点而抛弃它们的缺点”的“悲、喜混杂剧”。因为这种“剧体诗”将悲与喜两种成分糅合在同一作品之中,“既不拿流血死亡之类凶残的可怕的无人性的场面来使我们感到苦痛,又不至于使我们在笑谑中放肆到失去一个有教养的人所应有的谦恭和礼仪。”如果借用我国古人的表述来概括,西方戏剧在审美形态上的缺失,正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悲喜中节”的戏剧审美样式,而这一“缺失”恰好在我国古代戏曲之中得到了充分的补偿。“悲喜混杂”正是我国古代戏曲审美形态之优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