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伤出血
1.出血的种类
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种。
(1)外出血 体表可见到,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像手划伤出血、磕破膝盖出血等。外出血是现场急救的重点。
(2)内出血 体表见不到,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像胃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内出血主要到医院救治。
2.常见的止血方法
出血,尤其是大出血,属于外伤的危重急症,若抢救不及时,受伤病人会有生命危险。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1)指压止血法 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就是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此方法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切记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动脉,以免引起大脑缺氧而昏迷。
(2)加压包扎止血法 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血时用这种方法。就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在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包扎压紧伤口来止血。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宜。如果出血处骨折,须另加夹板来固定。切记: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能用这种方法。
(3)加垫屈肢止血法 此方法多用于小臂或小腿的止血。它利用肘关节或膝关节的弯曲功能,压迫血管以达到止血的目的。要在肘窝或膝窝内放入棉垫或布垫,然后使关节弯曲到最大限度,再用绷带把前臂与上臂固定(或小腿与大腿固定)。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这种方法。
(4)止血带止血法 此方法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只有在上述三种止血方法无效时才采用,不到万不得已时不用这种止血方法。一般用橡皮管或橡皮带等绕肢体绑扎打结固定,也可以用纱布、毛巾、布带等环绕肢体打结,在结内穿一根短棍,转动此棍使带子缠紧,直到不流血为止。上肢受伤可扎在上臂上部三分之一处,下肢受伤扎在大腿的中部。止血带不能过紧或过松,过紧会造成皮肤或神经损伤,过松则起不到止血的作用。
3.止血注意事项
(1)用止血带时,皮肤与止血带之间要放上布垫或将止血带扎在衣裤外面,避免损伤皮肤;要松紧适宜,以能止住血为度;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容易引起肢体坏死。需要记录用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2~3分钟。为防止止血带放松后大量出血,放松期间要在伤口处加压止血。
(2)运送伤者时,用止血带的位置要有明显标志,不要用衣物等遮盖伤口,并用标签注明用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3)电线、铁丝、细尼龙绳、细麻绳等过细而且没有弹性的物品不能用作止血带。
想一想
手臂出血时止血带应该扎在哪个部位?
(二)骨折
1.骨折的种类
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
2.骨折应急救助(固定)注意事项
(1)要看伤口和全身状况,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再包扎固定。如果有休克或呼吸、心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抢救。
(2)开放性骨折时,要先对受伤部位清洁消毒,再用纱布将伤口包好,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以免造成伤口污染和再度刺伤血管和神经。
(3)大腿、小腿、脊椎骨折的受伤者,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能随便移动,也不能盲目复位,以免加重损伤程度。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断处的上端,后捆绑骨折端处的下端。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屈着绑(屈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固定、捆绑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达不到固定的目的,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坏死。固定四肢时,要将指(趾)端露出,以便随时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指(趾)苍白、发冷、麻木、疼痛、肿胀、甲床青紫时,应立即松开,重新包扎固定。
(4)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的长度、宽度要和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夹板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可用纱布、三角巾垫、毛巾、衣物等软材料垫在夹板和肢体之间,特别是在夹板两端、关节骨头突起部位和间隙部位,可适当加厚垫,避免引起皮肤磨损或局部组织压迫坏死。
(三)烫伤
1.症状
一度烫伤(红斑):只伤及表皮层,局部轻度红肿、疼痛,痊愈后不留疤痕。
二度烫伤(水泡):伤及真皮层,红肿、水泡、剧痛,痊愈后有色素沉着及疤痕。
三度烫伤(焦痂):全层皮肤包括皮肤下面的脂肪、骨骼和肌肉都受到伤害,皮肤黝黑、坏死,这时反而疼痛不剧烈,因为许多神经也都一起被损坏了。(www.daowen.com)
2.应急救助措施
发生热液烫伤后,一般采取“冲、脱、泡、盖、送”的处理方式,具体方法为:
(1)冲 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以达到皮肤快速降温的目的,不可将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避免皮肤组织受伤。
(2)脱 如果穿有衣服或鞋袜部位被烫伤,千万不要急忙脱去被烫部位的衣服或鞋袜,否则会使皮肤表皮脱落,容易感染,加重病情。应在充分湿润伤口后,小心除去衣物,可以用剪刀剪去衣物,有水疱时注意不要弄破,水疱对创面有保护作用。
(3)泡 继续浸泡于冷水中至少30分钟,这样可以减轻疼痛。但如果伤口面积大或伤者年龄较小,就不要浸泡太久。
(4)盖 用干净的床单或纱布覆盖。盖前可在创面上涂抹一层湿润烧伤膏,没有药膏时可涂抹食用油,以避免创面干燥。但注意不要在受伤部位涂抹醋、酱油、牙膏、肥皂、草灰等,避免刺激创面,为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
(5)送 立即送往正规的医院诊治。除面积较小的烧伤可以自行处理外,其他情况最好尽快送往附近医院做进一步处理。接触性烫伤的受伤深度与温度及接触的时间均有关系,温度低但接触的时间久,也会造成深度创伤。若皮肤为红色或有水疱时,需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再送医院治疗。若皮肤为焦黑或变白如蜡状时,为深度烧伤的症状,应直接快速送医院治疗。发生火焰烧伤时,应首先灭火,待火熄灭后,再依照热液烫伤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如果是电灼伤,要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将电线移开。若伤者失去知觉,应直接送医院治疗。
想一想
你有被烫伤的经历吗?烫伤如何处理?
(四)动物咬伤
1.种类
2.应急救助措施
以日常生活经常接触到的猫狗等宠物为例,一旦被咬伤,要及时、合理地清洗伤口,并尽早接种预防用狂犬病疫苗,避免感染狂犬病。
知识窗每年的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World Rabies Day)。
世界狂犬病日的由来
2007年,在国际狂犬病控制联盟的倡议下,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共同发起了“世界狂犬病日”,各国纷纷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
第一个“世界狂犬病日”设在2007年9月8日,相关的各项活动获得里程碑式的成功,之后决定将每年的9月28日正式设立为世界狂犬病日。
9月28日也是路易·巴斯德逝世纪念日,这位法国化学和微生物学家于19世纪研发出首个可用于人类的狂犬病疫苗。
世界狂犬病日不变的口号是:“共同努力,使狂犬病成为历史。”设立世界狂犬病日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人们对狂犬病的认识。
(1)冲洗伤口要快分秒必争,以最快的速度把沾染在伤口上的狂犬病毒冲洗掉。因为时间一长,病毒就会进入人体组织,沿着神经纤维侵犯中枢神经,最终置人于死地。
(2)要彻底由于猫、狗咬的伤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这就要求冲洗时,尽量把伤口扩大,让其充分暴露,并用力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而且冲洗的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对着自来水龙头急水冲洗。
(3)伤口不可包扎除了个别伤口大,又伤及血管需要止血外,一般不用任何药物,也不要包扎,因为狂犬病毒是厌氧的,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狂犬病毒就会大量生长。伤口反复冲洗后,再送医院做进一步的救治处理,并在24小时内尽早注射预防用狂犬病疫苗。狂犬疫苗注射原则上是越早效果越好,超过24小时也应尽快补种疫苗,只要在疫苗生效前,也就是疫苗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之前人还没有发病,疫苗就可以发挥效用。对暴露已数日、数月而因种种原因一直未接种狂犬疫苗的人,只要能得到疫苗,也应尽快给予补注射,争取抢在发病之前让疫苗起作用。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自己购买狂犬病疫苗到诊所而非大医院或定点机构注射的人,必须要求注射胳膊而非臀部,否则影响药物疗效。
知识窗
狂犬病疫苗接种流程
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我国批准上市的狂犬病疫苗的暴露后免疫程序包括“5针法”和“2-1-1”程序两种,两种免疫程序同等推荐,但使用“2-1-1”程序须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具体以疫苗使用说明书为准。
“5针法”程序:第0、3、7、14天和28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5剂。
“2-1-1”程序: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此程序只适用于我国已批准可以使用“2-1-1”程序的狂犬病疫苗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