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校管理的三根支柱及其优化方案

学校管理的三根支柱及其优化方案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本、校本、成本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三根支柱。校本课程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水平。过去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指标是升学率,今后将转变为主要看学校有无特色的校本课程。为此,学校必须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管理的核心是学校的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因为效益是一切管理的永恒主题,当然也是学校管理的永恒主题。东辰学校在二十年的管理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343”三本管理特色。

学校教育的发展呼唤教育管理的变革,教育管理的变革既反映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水平,又是学校发展的保证。建设现代教育体系,必须构建现代教育管理体系,这个现代管理体系需要实现三大变革:在管理目标上,追求人本;在管理主体上,走向校本;在管理评价上,关注成本。人本、校本、成本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三根支柱。

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已经由重视科学技术为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崇高事业,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为此,学校管理应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贯注于人的现时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

以人为本首先要以教师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教师为本就是要尊重教师,发展教师,千方百计建设高绩效的教师团队,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

以人为本还要以学生为本。以每个学生的最佳发展和卓越发展作为学校最高的价值追求,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办学宗旨。

以人为本还要以家长为本。学校必须领导家长工作,努力把家庭变成家庭学校,把家长转化为家长教师。因为家庭的文化、家长的观念和行为直接决定孩子学习的成败。只有家长改变,孩子才能改变;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学校必须依法办学,自主发展。现代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教育管理开始从“国本”走向“校本”。政府从宏观上管理学校,强化服务和监督,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而学校则成为治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校本(school-base)意指“以学校为基础”,基本含义大致为三点:一是为了学校,这是目的,即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为指导;二是在学校中,这是范围,即由校长、教师、学生自己探讨解决学校问题的方案并在学校内加以有效实施;三是基于学校,这是基点,即从学校实际出发,挖掘学校潜力,利用学校资源,释放学校活力,求得学校发展。

校本的实质是在法治的前提下,实行学校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施学校管辖权和办学权的分开,实现教育目标统一性与学校特色多样性的结合,给学校充分的自主办学空间,使学校获得最大的发展机会。

如何走向校本?校本研究是起点,校本发展是目的,课程是核心,校本培训是动力,校本管理是基础。

走向校本,最终目标不仅是维持学校的生存,而是促使学校获取更大的发展。因此,校本研究就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点,校本的起点。要在校本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学校发展的目标与特色、学生培养的目标与特色、教师发展的方向与特点,把学校的发展置于牢固的基础之上,并富有学校的个性特点。

校本课程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水平。因为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它在教育循环系统中是心脏,是软件,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过去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指标是升学率,今后将转变为主要看学校有无特色的校本课程。为此,学校必须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管理是走向校本的保障,贯穿于校本研究、发展、课程、培训各方面。校本管理的核心是学校的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校本管理的前提是学校不是行政机构,而是一个办学实体;学校管理不是行政管理,而是专业管理;校长不是行政官员,而是专业管理人员。实施校本管理的关键是校长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专业化的校长应建立校本管理文化和校本管理体系,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管理实践。

中小学教育既是上层建筑,也是生产力;非义务教育则既有公益性,又有产业性,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追求教育效益,实现教育的最大经济价值。因为效益是一切管理的永恒主题,当然也是学校管理的永恒主题。

效益指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这就涉及成本问题。成本作为价值范畴,指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耗费的资源。教育成本就是为了培养人才而耗费的各种资源。加强经济核算,节省资源耗费,提高教育效益,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实现教育成本合理化,教育效益最大化,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此,学校必须高度关注教育成本,树立教育成本意识,注重办学成本核算,建立教育成本管理制度,实施教育成本评价。

学校最大的教育成本是人力资源。教育成本管理需要在学校经营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指导下,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环境的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

东辰学校在二十年的管理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343”三本管理特色。

“3”,即三大办学目标。校长办学必须树立科学的办学目标,东辰把办学目标定位于三大发展,即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

首先,校长办学必须不断地促进学校发展。其核心是树立学校形象,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品质。一方面要促进学校规模扩张,另一方面要促进质量提升;一方面要提升办学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要提升办学的经济效益。

其次,校长办学必须关心教师的发展。只有教师发展了才会有更好的教育,更高的质量,更好的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学校必须有明确的教师发展目标,有具体的发展措施,确保每个教师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再次,校长办学必须致力于让每个学生最好、最快地发展,并以学生的六大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追求。

全员发展:学校要为每个孩子负责任,保证进来一个,设计一个,发展一个,成才一个,普通孩子得到优秀发展,优秀孩子得到卓越发展。

全面发展:学校要实施全面教育,让每个学生在习惯与行为、道德与审美、身体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有健康身心、有审美情操、有文化底蕴、有大家风范的人。

个性发展:要突出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思维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培养,使之具有创新创造潜质,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自主发展:要注重学生生涯规划,注重学生自主发展教育,使之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我控制、自我创造、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主动适应和创新、自主规划与执行的人,成为具有自主行动的人。

可持续发展:要实施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幼、小、初各学段拉通设计,整体培养,每个学段的学生都能成为下一个学段的优质生源,并为每个学生做好未来升学、走向社会、走向国际、获得成功幸福人生的准备。

卓越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关乎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民办学校应该以自己创新的办学理念与育人模式为国家培养出能占领世界科学技术、思想文化高峰的拔尖人才,要实施针对超常儿童,也面对普通学生开发潜能的高素质优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学生实现卓越发展。

“4”,即四项管理:文化管理、战略管理、模式管理、执行力管理。

每个校长都希望自己的学校发展得好一些、快一些,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那么,支撑学校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师资;有人说,是生源;还有人说,是办学条件和领导支持。而我们则认为,是管理。管理,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那么,管理的精髓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一个学校,一个校长能否管理制胜,主要取决于四大因素:

第一,是否具有恒久不变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学校发展战略;

第三,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模式;

第四,是否具有贯彻到底的执行力。

这四大因素说到底就是学校的四项管理:文化管理、战略管理、模式管理、执行力管理。这四项管理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四根支柱。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这四项管理形成了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首先要有明确管理的价值追求和方向目标,然后把它变成学校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再把发展战略和规划转化成操作模式和程序,再通过强有力的执行将操作模式变成干部的管理行为和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最后变成办学的效率、效益和成果。

校长治校,首先应从文化管理出发。文化管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办什么样的学校、做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精神状态去办学校做教育。文化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要在学校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与精神信仰。下图可以形

象地表示学校文化是怎么形成的:

学校文化之形成

纵轴代表员工人数,横轴代表不同价值信仰。当大多数教职工都集中在核心价值附近,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精神信念,并为之追求和奋斗时,这就形成了学校文化。相反,如果多数教职工的核心价值观偏移,从追求学业转向家教、二职业、休闲玩乐等,那它就偏离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见下图),这时学校文化开始发生病变,学校的危机也就开始了。此时,如不及时进行文化的变革和再造,学校必然会走向衰退。可以说,学校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校长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管理。

学校的危机:价值观偏移

战略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第二程。它的任务是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愿景变成引领学校发展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并具有长远性、全面性和具有创造力的战略方案。战略管理要求教育者要以宽广的视野、前瞻性的眼光洞察未来的变化趋势、未来的机会,并及早深化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学校战略有宏观战略、中观战略、微观战略之分,战略管理不仅仅是校长的事,同时也是教师的事。一个教师如果能以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规划学校的人才培养,能从学科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高度来实施学科教学,那就是战略管理。是否实施战略管理,是一流校长与三流校长、一流教师与三流教师的分水岭。

模式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第三程。它主要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解决用什么样的方法、手段、工具去工作的问题。笔者通过对一些学校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发展历程分析,通过对中外名校的分析,发现这些学校最大的不同是它们有与众不同的模式。如人大附中的英才教育模式、北京十一学校的“五自主”办学模式、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衡山中学的德育模式、华东师大二附中的课程模式等等。正是这些模式造就了这些名校。可以说,现代学校的竞争是模式的竞争。模式是生产力,校长要使自己的学校发展更好,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生产力;教师要比别人“多收三五斗”,也必须有更先进的模式方法。一个教师的教学要走向成熟,必须经过入格、定格、出格三个阶段,由教学有法再到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就是要有教学模式。一旦超越模式就进入了教无定法的最高境界。

一切管理,都必须依赖并落脚于执行力管理。执行力管理是将理念模式转化为行为的操作力,是将落实进行到底的坚持力,是将资源有效统整的领导力。执行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执行力,学校就没有生命力,更没有发展力。工作部署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没招;规章制度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只是白条。为此,每个成功的管理者都必须高度重视执行力管理,对于不利于工作落实的行为要敢于纠正;对抓落实不用心的人,要敢于批评;对工作不能落实的人,要敢于较真。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将落实进行到底。

“3”,即三个学校一起办:学生的学校、教师的学校、家长的学校一起办。

(1)办学生的学校。办学生的学校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我们提出了办以下六个教育:

最专业的教育:学校由专家管理、名师执教,按专业智慧做教育,保证按教育规律办学,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施教。学校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正确人生观的基础,打好良好道德行为的基础,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打好适应社会的基础。

最现代的教育:学校努力按世界最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办一所真正以学生为本的学校。学校努力实现校本教育国际化、国际教育校本化,融合东西方教育的精髓,办一所与世界接轨的学校,让学生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和享受国际优质教育。

最个性的教育:学校努力把优长教育、个性教育、自我教育、适性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四根支柱。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发现和发展每个孩子的优势智慧,并发展成为特长,学校全面实施个性教育,发现每一个,设计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功每一个。

最有效的教育:学校努力实施“全人教育”“全课程育人”“全过程培养”,三个学段无缝衔接,互为补充,十二年一贯制全程培养,真正实现“对孩子一生负责”。学校实施全面培养,让每个学生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快乐生活

最有温度的教育:学校把爱学生作为教育之本,努力建设大爱校园、大美校园,把校园建成一个温馨的家园,并实施亲情化管理,为孩子建设一个快乐幸福的校园生活,让孩子在爱和赏识中幸福成长。

最放心的教育:学校实施24小时全程化管理,让每个孩子生活在东辰,快乐在东辰,幸福在东辰。学校实施学习、发展、身体、心理、生活全方位教育服务,让每个孩子向学、向上、向善,有信念、有追求、有梦想,让校园成为学生筑梦、追梦、圆梦的地方。

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提出要办为每一个学生负责任的教育,并作出六个承诺:

● 让每个学生快乐健康成长。通过实施休闲活动与社会实践课程、课外零书面作业,营养、卫生、锻炼、睡眠四位一体健体工程等措施加以保证。

● 让每个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的综合素质。通过“五个一”素质工程和德育三课等措施加以保证。

● 让每个学生有个性特长。通过全面实施艺体“1+2”工程(一项艺术特长,两项体育锻炼项目)及学科教学双岗制(常规教学与特长教学)等措施加以保证。

● 让每个资优学生得到卓越的培养。学校通过实施“五位一体”(人文与科学素质培养、综合素质培养、学科智慧教学、学术探究实践、学习品质训练)的高素质人才工程,实现资优学生的卓越发展。

● 让每个学习困难生得到良好的辅导和提升。学校对学困生实施特别关爱,并通过导师制和提供学习诊断、补偿教学、全程辅导等措施来保证学困生的成功。

● 让每个学生拥有成功的未来。学校通过实施核心素养工程,造就学生适应未来的基础素养,并为每个学生做好升学的准备,做好走向国际的准备,做好就业的准备,做好成才的准备。

三是学校在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我们提出了八大培养举措:

● 建设“双高”教师团队。

我们的教师团队一是要体现高素质,二是要实现高绩效,所有教师均从在职优秀教师中选拔,并要通过系统培训后再上岗。学校通过实施专业化工程,让每个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

● 创新育人模式。

学校通过全面实施“五全”教学模式打造金牌质量,即全员个性化发展设计、全程小班个性化教学、全员个性化课程学习、全程个性化辅导、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

● 提供多元课程。

学校围绕创造合适的教育重构学校课程,建立基础通修、特长精修、个性选修、自主研修“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并围绕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发展能力开设丰富的活动选修课和社团活动课。

● 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全面推进课堂变革,打造生本思维“四度”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提质增效,课外零书面作业。

● 追求实效德育。

学校全面推进德育创新,构建由文化体系、自我教育体系、激励体系、活动体系、课程体系、生活体系构成的发展性德育,通过德育活动实现学生的品德发展、能力发展、综合素质发展,培养有理想信念、有文明礼貌、有道德修养、有大家风范的“四有”新人。

● 创新学习模式。

学校全面推进“三阶四环”高效学习法,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并实现小组学习制、学生院士制,希望走一条“今日东辰小院士,明日共和国大院士”的培养之路。

● 创造一流的育人环境。

学校通过创造现代一流的教学设施、奋进向上的学校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花园式的校园环境,使学校成为美丽的花园、温馨的家园、成长的乐园,让学生生活在学校,成长在学校,幸福在学校。

● 提供一流的教育服务。

学校通过实施“六个必”人文关怀工程和“四位一体”健体工程,建立由学习活动、社团活动、阅读研究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休闲交友活动组成的“六位一体”学习生活体系,让学生吃好、睡好、心情好,通过建立成长指导中心、学习指导中心、心理健康中心,让学生生活开心,每天都有好心情。

(2)办教师的学校。东辰是全国最早开办教师发展学校的学校,而且我们坚持两支队伍一起建。

一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我们实施了干部专业化工程。干部专业化包括外在专业知识与能力,内在的思想道德与专业素养(如坚定的理论信念、良好的思想修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心),其核心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

干部专业化是干部干事创业的基础支撑,是实现工作目标、创造一流业绩的核心和关键。

实施干部专业化工程需要明确三个问题: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①实施干部专业化的四大理由。

A.干部专业化是适应管理岗位的基本需要。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然而我们的干部大多没有进行过教育管理专业的学习研修。

管理作为一门软科学,很多人因此自认为自己懂管理,甚至误认为自己已经是本行业、本领域的行家里手,而其实不然,从而导致管理效能低下。

B.干部专业化是适应创办世界名校的目标和愿景的需要。

面对高远的办学目标,我们的干部可以说普遍存在教育理念落后、知识储备不够、本领能力不足、办学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不少人面临要么发展、要么转岗的危险境地。

C.干部专业化是适应教育变革的时代需要。

变革是这个时代的主要标志。新课改、新中考、新高考、“互联网+教育”、创客教育、翻转课堂、教育供给侧改革、核心素养、人工智能、大数据……变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主题,成为学校的一种生存常态。因此,唯有变革才能进步,教育变革给学校管理变革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必须实现干部领导力的提升和重构。

D.干部专业化是适应更具挑战性的民办教育新政的需要。

中国民办教育正走向规范化、优质化、集团化、资本化及规范发展、创新发展、优质发展的新时代,对民办学校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规范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懂政治、讲政治、讲政治纪律、讲政治规矩,有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定力;创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变革、必须学习。而规范发展、创新发展则是优质发展的前提。

②干部专业化的四根支柱:专业理念、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A.学校干部的专业理念:干部专业理念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

a.作为教师的专业理念。

教师职业理念: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人才观、德育观。

教师专业理念:学习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学科教学理念:学科教师的教学理念,如大语文教学理念、生活数学理念(寓教于生活、学以致用)。

b.作为管理干部的专业理念。

普遍的专业理念:人本理念、人才理念、服务理念、经营理念、素质教育理念、课程理念、质量理念、核心素养理念。

个性的专业理念: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如云谷学校:既有凌云壮志又虚怀若谷,成为具有仁爱精神、独立品质、社会担当、终身学习力和幸福感的地球公民。

B.专业精神:一个优秀的学校干部应具备以下八种精神。

忠诚精神:坚守学校办学理念、坚守教育理想、坚守学校教育。

奉献精神:乐于吃苦、敢于吃亏、廉洁奉公,荣誉利益面前坚持教师第一。

服务精神:尊重关爱教师、关爱保护学生、热情礼遇家长。

敬业精神:忠于职守、全力投入、竭忠尽职。

科学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善于调查研究、按专业规范和岗位规律开展工作。

执着精神:对工作热爱、专注,不达目标不罢休。

务实精神:求真务实、深入实干、管理到位、严格逗硬、落实到底。

学习精神:学习研究、实践创新、崇尚变革、开放发展。

C.专业知识:一个优秀的民办学校管理干部应具备五位一体的专业知识。(www.daowen.com)

学科知识:关于各科、各育的知识。一个干部应力求懂各科、各育,并能指导各科、各育,特别是要懂课改、会课改。

心理及科学知识:关于学习科学与学习心理学的知识。一个干部应该懂学段学生心理特点及学科学习的基本规律。

管理学科知识:一个干部应学习和通晓管理学科,懂得管理的基本常识、原理和规律。

经济知识:一个民办学校干部应具有教育经济学知识,懂市场、懂经营、会招生。

社会知识:一个民办学校干部应知晓社会形势及其变化、社会治理政策及其变化,并具有适应社会的调整能力。

D.专业能力:一个优秀的干部应该具有以下六大关键能力。

战略规划力:具有战略思维、战略眼光,能超前规划、制定组织目标并实现目标的能力。

团队引领力:会凝聚人才,建设风清气正有战斗力的团队,收获高绩效的管理成果。

创新变革力:能与时俱进实施课程、课堂、德育、管理的全面变革,以变革创新赢得学校的现在和未来。

统筹协调力:能调动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为实现目标服务,并能有效管理工作目标,以达成管理目标。

重点突破能力:能抓住发展的关键要素和环节,并重点突破,以实现工作的不断超越。

解决问题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使管理工作日做日新,日新日高。

③走向干部专业化的四大路径。

路径一:学习。

学习是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每个干部都应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生命的趣味,并做到三个落实。

A.落实每天学习一则,每周阅读一文,每月研读一刊,每期研读一本。

B.落实对名校名人的学习研究,并读人读事读书,每期不少于5个。

C.落实对外校典型经验方法、模式信息的搜集研究和实践应用,每期不少于10条。

路径二:研究。

成为学习者是干部成长的常规动力,成为研究者是干部成长的“核心动力”。管而不学则空,管而不研则浅。每个干部都应成为研究者,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管理实践,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做好三个研究。

A.研究形势与政策及其变化,并超前布局变革。

B.研究别人。研究别人的好经验好模式,包括竞争对手的新举措、新动态,并学习借鉴。

C.研究自己。包括自己的学情、教情、校情,并通过做调查研究、案例研究、个案研究了解真实情况,并及时改进问题。

路径三:反思。

反思是进步的阶梯。实践+反思=干部的专业成长。干部要实现自我专业成长,只有通过“反思+实践”才能使自己不断走向完善,走向卓越。应做好三个反思,并坚持写反思日记。

A.反思自己的做人。每周反思自己在思想作风、境界格局、性格修养方面的得失,并坚持修炼德性、修炼心境、修炼人格魅力,同时保持宁静致远的平常心。

B.反思自己的做事。每周反思自己上周工作的得失,反思尚还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并及时改进。

C.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质量,评价自己的幸福指数、快乐指数、健康指数,评价自己每周思想有无进步、学习有无进步、身体有无进步。

路径四:变革。

快速变革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无论是技术手段,还是理念模式、思维方式都在快速变革。一个干部要实现专业成长就必须拥抱变革、投身变革,努力打开自我,突破传统,努力培植不满足、不停步的变革意识,通过变革使自己不断保持专业精神,不断提升管理智慧,从而在思维和行动诸方面不断地更新、否定和超越自己,并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地追求变革、创新和超越。

A.教育变革。教育变革需做好三项工作:

a.创新德育的理念、模式和方法。

b.创新学生管理的理念、模式和方法。

c.创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理念、模式和方法。

B.教学变革。教学变革也应在三个方面着力:

a.课程、课堂变革。建立多元、个性的课程体系,构建分层、分类、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生本思维高效课堂。

b.学习变革。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建立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发现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新学习形态。

c.技术变革。拥抱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技术+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的新的教学形式。

C.管理变革。管理变革也应在三个方面着力:

a.变革管理模式,坚持四元共治,建立利益和发展共同体。

b.改变管理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建立民主的、个性的、基于大数据的科学管理体系。

c.优化领导作风和艺术,使自己的管理更亲民、更暖心、更务实、更高效。

二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实施了“六位一体”的教师发展工程。

①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全校教师围绕“四好”标准实施教师发展:师德修养好、专业技能好、身体素质好、教学业绩好。

②建立教师发展制度。通过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A.实施发展目标管理制。每个教师都要制定发展目标,并进行目标验收。

B.实施教师发展专人指导管理责任制,确保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落实。

C.建立校本研修和自主研修双轨并行发展机制,特别要激发自主研修的内在动力,把专业发展当作生存之本。

D.实施教师发展评价机制,将两个“四好”发展标准作为教师、干部每期评价的唯一依据并将评价与评职、晋级奖励硬挂钩。

E.实行教师发展学分管理制,学校是学生的学校,也是教师的学校,教师即学员,按“四好”标准进行学分评价,每个学员每期总学分100分,低于80分为不合格,将作试聘或转岗处理。

F.建立教师发展的职称阶梯、职级阶梯、声望阶梯。让每个年龄段、每个层次的教师都有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G.建立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实行名优教师人才津贴制,一线名师与班主任出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专著资助制。每期表彰专业发展的各类先进制,每年教师节进行职级和声望评选表彰,每年十月进行职级晋级评审。

③建立教师发展的管理与指导体系。学校要全面担负起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并建立起指导、管理、评价一体化体系,其分工如下:

A.校长负责总校副校长、学部校长的专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评价。

B.学部校长负责分校干部专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评价。

C.各学部每科聘任1—3人作学科的专业发展指导师,分校中层干部负责分校各科专业发展导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指导和管理评价。

D.各学部各学科承包行政牵头,与各学科专业发展导师组成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小组,并分工负责学科组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指导和管理评价。

E.各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小组负责各学科教师人才建设(引进、培养、稳定)、专业发展、师德建设、教学质量并实施一体化管理。

④建立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手册和评价体系。

A.设计使用《教师发展手册》,以此为平台全面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B.建立每期全体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业绩综合评价体系并公开公示,以评价促进教师发展。

⑤做好促进教师转型升级的管理调控工作。

A.落实三减[减课时(按标准排课)、减自习、减会议表册]一增(增加教研和集体备课时间)一保(课时工资不降)。

B.实施“半天无课日”。每周为每个学科腾出半天的时间无课,让老师能集中精力进行教研和专业提升活动。

C.以学部和年级、学科中心为单位实施“温馨家园”建设工程,全面构建“教学、学习、研究、文体、活动”立体教师生活结构,全面落实“六个必”人文关怀。

D.强化课改。a.强化集体备课与三案定教;b.实施“阅读工程”,建设书香校园,打造书香学生、书香教师;c.开展每人一堂课活动,促进每个教师的课堂出彩;d.通过课堂评价、考试评价、教师综合评价三个改革,引导教师实施生本思维四度课堂,落实阅读教学,落实专业发展;e.强化教学“五认真”管理。

⑥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体系。

A.设置教师三大发展阶梯。

a.职称阶梯:初级、中级、高级、特级、正高级(校内职称)。

b.职级阶梯包含三项。

科任教师职级阶梯:优秀、骨干、学带、专家、首席。

班主任职级阶梯:优秀、名师、导师、特级、首席。

教师导师职级阶梯:合格、优秀、领航、专家、首席。

c.声望阶梯:良师、名师、大师、“宗师”、“百年师”。

B.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奖励体系。

a.建立学部每年上下期教师专业发展表彰制度,包括“四好”教师、“四好”干部、“四好”班子及各单项表彰;

b.建立学部每年由学生会、团委会、家委会网络评选表彰魅力教师、人气教师、亲和力教师、最美教师;

c.建立总校每年进行三大发展阶梯的评选表彰制度;

d.建立年度贡献力教师评选表彰制度。

(3)办家长的学校。

在一年365天中,孩子在家的时间比在学校的时间还多。这说明一个问题:孩子是在学校和家庭这两个地方实现学习和成长的。要实现孩子的最优化发展,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家校合作联盟,并着力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家庭教育不能缺位,家长角色必须得到回归;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相互贯通,相向而行形成合力;

家庭教育必须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化、专业化。

为此,我们坚持学生的学校、教师的学校、家长的学校一起办,而且要全面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的主要职能是:

①把每个家庭办成家庭学校,使之成为第二个学校,让孩子在不同时段分别在两个学校学习。我们构建了一个“55555”家庭学校建设标准。

第一个“5”是家庭学习环境建设五条标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家庭成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家庭成员和睦,相互关心帮助,相互支持鼓励。家庭成员有读书看报的习惯。家庭中充满轻松愉快的氛围,相互尊重,人格平等。

第二个“5”是家庭学校硬件建设“五个一”。一个家庭教室,供读书作业。一个家庭语言室(兼),供学习双语。一个家庭阅览室(兼),并配备图书。一个娱体场所(室内外),供文体活动。一个家庭实验场所,供小制作、小实验、小设计。

第三个“5”是家庭教育五大课程体系。品德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特长培养。学习成绩提升。

第四个“5”是家庭综合实践的五个平台。生活习惯品质培养平台。劳动技能培养平台。才艺展示平台。学习成果展示平台。情感交流平台。

第五个“5”是家庭学习管理的五个保障。管好学习目标。管好家庭作息。管好学习常规。管好手机、网络、电视。管好孩子的朋友圈。

②促进家长向家长教师转变。马克思说,家长的职业就是教育孩子,家长是孩子天然的老师,是孩子启蒙的老师,更是终身的老师。家长首先是家长教师,然后才是职业人。家长必须扮演好家长教师角色,进入教育境界,实现角色回归,并担当好三大角色:

A.精神领袖。家长要成为孩子的精神领袖,成为孩子的精神支柱,并构筑孩子的精神价值文化,引导孩子用生命的激情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发扬学习的理想主义精神、学习的英雄主义精神、学习的乐观主义精神。让孩子有梦想、有信仰、有追求、有目标,把学习过程变成筑梦、追梦和圆梦的过程,并把个人的梦与中国梦、世界梦相联系、相融合。

B.人生导师。家长要做孩子的引路人,成长途中的人生导师,要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处世、学会生活;要引导孩子向上、向学、向善,追求道德、追求知识、追求一流、追求卓越;要培养孩子的负责和担当精神,并把努力读书当作自己的一份责任,树立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的信念,把学习的责任担当起来并进行到底,从而达到学有所成。同时,家长要千方百计激发和保护孩子的自信,一路给孩子加油,并对孩子说:“孩子,你永远是最棒的。”

C.学习教练。家长要做教练员,不做运动员,要把学习的责任交给孩子,引导孩子设计自己的学习、规划自己的学习,并给孩子的学习提出指导或建议。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和运用高效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习能力,追求课堂高效率的学习,力争课内解决问题,坚持每天阅读积累,坚持积累错题和好题,坚持每天知识清扫过手,坚持每天早、中、晚记忆,等等。

③明确规定家庭教育的内容。家庭教育应完成以下六大学习内容:

A.培养优秀品德。德在人才成长中有至关重要的奠基、导航作用。要成才必先成人,要立业必先立德。成者在德,大德大成,小德小成。要让孩子今后有所作为,必先要让孩子立大德,构建孩子的大德体系。

大德体系模型图

B.树立正确的“三观”。家长要在日常行为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持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厚德载物、敢于担当的责任观,把学习当享受、把吃苦当快乐的苦乐观,自省、克己、思过、日新的修养观,构筑孩子的精神家园,使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筑梦、追梦、圆梦的过程。

C.养成优良习惯。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让孩子一辈子都有享受不尽的利息,坏习惯让孩子一辈子都有偿还不尽的债务。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养成五大好习惯。a.自主学习的习惯。教育就是要养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自主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的习惯,而不是儿时读书时拿100分,长大到了社会连书都不看。b.做事有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通过合理的计划、科学的安排、规律的作息以增强孩子的秩序感,树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效率。c.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父母放手,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己为自己的事负责任,做自己的主人。d.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日事日毕、日新日高。e.总结反思的习惯。坚持每日三省,达到在总结中提升、在反思中成长的目的。

D.发展综合素质和能力。一是要全面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如情商、志商、财商、意商、逆商,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生存发展的综合素质。二是要全面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生存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E.关注学习成绩。一是要关注孩子学习过程的精神状态和态度。看是否做到学习五认真,能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状态如何。二是关注学习方法和效率。看各科是否学懂、学会、学活。三是关注孩子的学习进退情况。看成绩变化,通过三个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及时与老师合作进行弥补和解决,确保孩子的学习始终处在高峰体验状态。

F.发展特长和创新潜质。大学招生也可能实行高考+自主招生模式,自主招生的入门条件大多是看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因此,家长应高度重视和支持孩子的特长教育,支持孩子的研究性学习,支持孩子进行小实验、小创作、小发明活动,支持孩子发展一门特长并使特长变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④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们通过《东辰家长报》、校园网上的家长学校、家长定期培训、家长经验交流、班级家长讲堂等五个途径发展家长的教育能力。

⑤进行家长履职评价。每期进行家长履职双向评价,让家长归位履职。

每个教师每期学分不得少于15分,低于15分实行评优晋级评职一票否决,同时每期表彰校本研修个人和集体。

学部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并严格评价管理,严格评分标准,严格执行奖惩,召开隆重的表彰会,并公示每个教师的研修学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