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录(南通市东方中学 缪志峰)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已经读过这篇课文,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儿?
生:有两个石兽掉落水中,最终在河的上游找到的故事。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两个石兽有可能在河流的哪些地方?
生:下流、地中、上流。
师:哪几个人分别提出了寻找石兽的见解或者进行了寻找石兽的行动?
生:僧人提出应该去下流找,讲学家提出应该在原地找,老河兵提出应该去河的上游找。
师:我们先来看看文中写僧人寻找石兽的这一部分。僧人寻找石兽是怎样找的?
生: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师:同学们能不能发挥一下想象,给大家描述一下,当时河面上寻找的场景?
生:河面上有很多小船,每条小船上都拖着一个大大的铁耙在河上搜寻,一直往下游找,找了很远很远的一段距离,河面上热闹非凡。
师:僧人寻找的结果是什么呢?文中的哪些词语或者句子可以看出寻找的结果。
生:无迹。
生:竟不可得。
师:这里的“竟”是什么意思?
生:最终。
师:既然最终是没有找到,寻找的过程似乎就不重要了,我们是否可以把文章的内容修改一下,改为——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以为顺流下矣,竟不可得。
生:我觉得不可以去掉,这句话表示他是认真找的,去掉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生:“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说明僧人寻找得十分仔细,寻找得这么仔细还是没有,说明确实没有。
生:作者是想排除“因为没有认真找而没有找到”这种可能性,说明石兽确实不在下游。
师:你们说得很好,“竟不可得”是因为下流没有,而不是找得不认真。这里有个问题想要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下,文中说“求二石兽于水中”,有人说这里的“水中”指的是地中,也就是说这个僧人先在原地找了好久,然后又去下流找,最终没有找到。也有人说这里的“水中”就是指下流,僧人直接奔着下流去了,并没有在原地找过。同学们怎么看?
生:我认为他没有在地中找过,这里的“二石兽于水中”就是水中的石兽的意思。
生:文章接下来有一个“以为”表示接下来的想法,所以前面应该是在“地中”找过了,但是没有找到,所以又去了下流。
生:我认为不能确定,僧人本来就拿不准主意,就是胡乱地找找的,有可能找过,有可能没有找过。
师:目前有三种观点了。
生:我认为僧人是没有到地中找过的,因为下文写讲学家的主张时,写到讲学家嘲笑僧人没有到“地中”去找,如果僧人已经在原地找过就没有讲学家的事儿了。
师:这位同学很仔细啊,他从下文找到了证据,我还是比较支持这位同学的观点,东西掉到水里顺流而下也是一般人的观点。如果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课后可以继续辩论。
师:我们再来看看讲学家寻找石兽的理论是什么?
生:讲学家寻找石兽的理论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
师:哪位同学能够到黑板上来给大家用图示的方法演示一下这个理论的具体内容。
(一生上讲台,边画图,边讲解。)
生:石头的特点是坚硬沉重的,泥沙的特点是松散轻浮的,石兽埋没在泥沙上,越沉越深。
师:讲学家这里好像少了一个结论啊,如果我们用文言的句式给他补充一个结论的话,该怎样补比较好?
生: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地中。
师:太精妙了,你怎么能说出如此精妙的句子呀?
生:我是看到下面老河兵说的一段话,模仿他说的。
师:好,我们把这位同学说的这一句结论放到文中去连起来一起读一读。
(生读课文。)
师:老师觉得这一段话写道“众服为确论”,似乎没有结束,你们觉得呢?同学们可以先思考一下,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听。
生:我觉得作者应该写一写僧人在听了讲学家的话后到底有没有按照他的话去找。
生:我觉得僧人在听了讲学家的话后肯定去找了,因为文章写道“众服为确论”,僧人这么相信他,肯定去找了,但是因为找的过程和上文找的过程差不多,所以省略不写了。
生:我觉得僧人听了讲学家的话后没有去找,因为下文紧接着就写了“一老河兵闻之”,这里老河兵肯定是听到讲学家的理论之后就来反驳了。因为没有去找,所以就没有必要再写了。
生:因为老河兵是很有经验的人,大家非常信任他,讲学家虽然有学问但是没有经验,大家不怎么信任他。
生:我觉得僧人听了讲学家的话,本来准备按照他的话去寻找的,但是正好碰到了老河兵,被老河兵拦住了。
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你们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我想说说我的看法,我还是比较支持第二位同学的观点,因为文章写到“众服为确论”,说明大家还是比较相信讲学家的话的,既然相信,肯定会去实践一下,即使老河兵是在僧人们“求之于地中”之前说出自己的想法的,僧人也无法判断到底应该按照哪位的理论去实践。之所以不写,是因为不需要重复写寻找的过程。这只是我的观点,一家之言,同学们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反驳我的观点。课后可以继续交流。
师:紧接着作者写了这位老河兵来寻找石兽,老河兵寻找石兽的理论是什么呢?文章中是怎样来写的呢?
生:老河兵寻找石兽的理论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师:我们也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给大家用画图的方式模拟一下这个过程。
(一生上讲台,边画图,边讲解。)
师:这里的“石又再转。转转不已”是什么意思,前文有没有哪句话与之相照应?
生:就是说石头在水中要经历很多次这样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的,前文的“阅十余岁”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师:老河兵这段推理的结论是什么呢?
生:结论应该是“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www.daowen.com)
师:我们可以把结论放到推理的后面来读一读。
(学生自己自由读文章。)
师:问题来了。
生:为什么作者要把结论放在前面写呢?
生:为了直接反驳上文讲学家的理论。
生:为了一下子亮出自己的观点。
生:因为文章写到这个地方,读者最想知道的就是结果,所以作者先把结论说出来满足读者的要求。
生:说明老河兵特别有经验,他已经多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老河兵这样说体现了他的自信。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一段话,这次读的时候我们先读结论,再读分析的过程,同学们要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
(生读课文。)
师:文中写道:“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说明老河兵说的是对的,真理是掌握在他的手上,因此他在说出他的理论的时候也顺便评价了一下僧人和讲学家的理论,文章是怎样写的呢?
生: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师:这句话对僧人和讲学家分别做了评论,同学们有没有从这句话中读出什么问题来?
生:僧人和讲学家只是想从不同的地点寻找石兽,他们之间本没有“颠”和“更颠”区别,为什么在老河兵的眼里有高下之分呢?
生:僧人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寻找,而讲学家只是想当然,他好像很懂,然而他的理论却不正确。
师:仅仅是因为他的理论不正确吗?
生:讲学家不懂装懂。
生:讲学家自以为是,不尊重别人,他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他的语气中带有瞧不起,有嘲笑。
生:老河兵评价他的话中的“颠”,来自讲学家的“不亦颠乎”中的“颠”,老河兵之所以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讲学家,只不过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做法。
生:我觉得老河兵和僧人对这二石兽所在位置的判断的思维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僧人毕竟还看到了石兽掉入水中会受到水流的影响,位置会发生变化,但是讲学家只看到石兽“湮于沙上”,却没有考虑到掉入水中的石兽会受到水流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看讲学家是不如僧人的,所以老河兵说他“更颠”。
师:同学们的分析太精彩了,我们课本上有一幅图,大家一看就能明白,同学们觉得他们此时各自是什么样的心理呢?
生:老河兵此时应该很开心,因为他的理论得到了证实。
生:僧人也很开心,他想要找的石兽找到了。
生:讲学家应该觉得非常尴尬的,因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师:石兽掉入水中会逆着水流而上,同学们是什么时候懂得这个道理的呢?知道之后什么感觉?
生:我是在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才知道的,这完全不在我的想象之内,我觉得太神奇了。
师:这就是《阅微草堂笔记》里文章的特点,这本书里的文章大都是类似的奇闻逸事,同学们一定觉得很有意思。
师:到这里为止,故事已经讲完了,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的时候会发现,僧人寻找石兽的过程是从下游找到中游,再找到上游,最后才找到了,看起来他寻找的实践过程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然而似乎这些理论又没有对他的实践起到指导作用。同学们怎样看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生:不是所有的理论都能指导实践的。
师:什么样的理论不能指导实践?
生:不正确的理论会误导实践。
生:只有正确的理论才能有利于实践的开展。
师:什么样的理论才是正确的理论呢?
生: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理论才是正确的理论,只有这样的理论才能有利于实践的开展。
师:文中也写了作者感悟到的道理。
生(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文中的这句话和我们刚才分析得出的感悟其实是相通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不仅要看事物的表象,还要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的认识才能正确地指导我们的实践。
师:只是,我想问一问同学们——“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这一定就是正确的理论吗?
下课!
2.反思(南通市东方中学 缪志峰)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一般的文言文阅读课堂都是以朗读、串讲、串译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这样的语文课堂重“言”而轻“文”。长此以往,学生被禁锢在文言文字词句理解的过程中,渐渐地会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于初一的学生,《河中石兽》这篇文章虽然有个别的字词难以理解,然而对于把握文章的内容,厘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障碍。并且,学生最感兴趣的应该还是故事的内容。因此,在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的时候,我试着以疑问为抓手,引导学生探寻文字背后蕴藏着的思维逻辑。同时,以理解文章的内容为主线,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重点文言词语的理解。为此,我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努力:
(1)直接抛出疑问 激起学生思考热情。
孙绍振老师一直主张语文阅读课堂,教师要跳过学生的“一望而知”,抓住学生的“一望而不知”,这一望而不知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之所以能够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就在于他能够读到学生“不知”的内容。比如,在赏析文中僧人寻石兽这个部分的内容时,我向学生提问:“既然最终是没有找到,寻找的过程似乎就不重要了,我们是否可以把文章的内容修改一下,改为——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以为顺流下矣,竟不可得?”
这样一来,教师对文章的修改与原文形成了对比,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很多学生在阅读“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局限于对这句话的翻译和串讲,也就不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了。课前通过精巧的设计,课堂上把这样的问题直接抛给学生,会激发起学生思考的热情。课堂的实践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学生在这样的问题的引导下体会到了作者是为了表现僧人寻找石兽的认真程度,为文章阐述道理的严密性做了充分的准备。
(2)设置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把问题直接抛给学生,只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赏析作品的精妙之处。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感受到经典作品的经典之处以外,更高层次的要求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赏析文本的思维过程。因此,在这节课上,我试图把对文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考过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先设置情境,然后在情境中引起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主动发问的热情。
比如,在讲到老河兵说出自己对石兽去处的看法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演示老河兵所讲述的石兽移动过程的理论,然后再让学生寻找老河兵阐述的结论。学生理解了“过程理论”也知晓了“结论”。前面这几个过程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进入提问的情境,旨在希望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主动发问。从课堂的实践效果来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渐渐地发现了作者有意把结论放在前面,而把理论的阐述放在了后面,这样的设计看似随意,然而又匠心独运。问题由学生在情境中提出,不仅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了一趟赏析文本的“思维之路”。
(3)抓住课堂生成 适时点拨巧妙追问。
“教贵引导,点拨深入”,追问是点拨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巧妙地追问会瞬间引爆学生的思维,追问之所以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作用,是因为追问是建立在学生对已有问题思考的基础之上的,教师恰当地追问使得学生的思考得以深入,有时甚至是逆转。初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的心理体验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比如,在总结这个故事所揭示的道理这个环节中,我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怎样看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有学生回答:“不是所有的理论都能指导实践的。”这是学生的回答,也许此时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还不太清晰,于是我接着追问:“什么样的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学生回答:“不正确的理论会误导实践。”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更加清楚文中讲学家自以为是的理论就误导了僧人寻找石兽的实践。同样,通过追问让学生清楚了什么样的理论才是正确的理论。
再比如学生在回答“老河兵对僧人和讲学家分别做了评论,同学们有没有从这句话中读出什么问题来”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学生回答:“僧人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寻找,而讲学家只是想当然,他好像很懂,然而他的理论却不正确。”我接着追问:“仅仅是理论不正确吗?”这样的追问引爆了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重新辨析讲学家所说的一段话,学生们发现了很多……这样的追问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入,对文本的理解更有趣味。
总之,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孩子天性的体现,“循性修道”是语文课堂应当遵循的原则,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保护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力求在我的课堂上践行这样的思想,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我试图改变重“言”而轻“文”的观念,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验语言文字间传达的情感、思想、文化等。用疑问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这样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对文章内容要有独到的见解,要能够读出疑问,读出精妙之处,在此基础上进行问题的设计,可以把疑问直接抛给学生,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时生成,进行点拨和追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