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伶官传序》教学实录及点评优化

《伶官传序》教学实录及点评优化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期颇勤于政事,但军事上却无所作为,不顾寇准等反对,与辽国议和,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其即位时只有12岁,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他在军事、政治均无大作为,与西夏交战战败,被迫进贡。)《〈伶官传〉序》和这篇文章的思路同不同?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还有同学提出第三个问题。

《伶官传序》教学实录及点评优化

1.实录(江苏省特级教师 戴继华)

(学生齐读课文开始新课。)

师:读得不错,有两个地方注意一下会更好。一个地方在第三节第四行,“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中“抑”后面稍顿,这样读起来就会更整齐了。还有一个地方,就是最后一节第一个字“夫”,作为发语词应该读“fú”。总的来讲,非常的好。除了我们同学读了很多遍之外,你们周老师还说了,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还提出了许多好问题,比如说,有同学问了这样一个问题。(PPT展示问题:欧阳修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哪个同学能为提问的同学做个解答?

生:他写文章的目的就在最后一段,“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告诫人们,国家的灭亡可能会毁于小的事物,智慧勇敢可能会困于所溺爱的事物。

师:你等会儿,将这句话再读一遍。(生读“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这句话大概什么意思?

生:祸患常积于微小的事物,智慧勇敢被所溺爱的事物困住,难道只是伶人吗?

师:“积于”的“于”什么意思?

生:从。

师:你用“从”来解释一下这句。(生解释。)后面一个“于”何意?

生:被。

师: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生:要注意不能被微小的事物和所溺爱的事物困扰。

师:庄宗就是被——

生:伶人困扰。

师:好,这位同学不仅说出为什么写,而且找到体现这样写的原句。后唐庄宗因为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而作者说“岂独伶人也哉”,说明引起国家灭亡的原因不止“宠信伶人”一个。同学们读过其他书,你觉得引起国家灭亡的原因,还可能有什么?

生:国君暴政。

师:能否举个例子?

生:纣王。

师:纣王除了暴政之外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是什么?

生:宠信妲己。

师:对了,请坐。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生:宦官专政。

师:举个例子。

生:明朝太监专权。

师:对,还有吗?(生没有补充)同学们说的这些很典型。其实欧阳修写这篇文章很有深意,(PPT展示:知识链接1,①欧阳修(1007-1072年)②宋真宗(三帝),997—1022年在位,共25年。前期颇勤于政事,但军事上却无所作为,不顾寇准等反对,与辽国议和,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后期任用王钦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③宋仁宗(四帝),1022—1063年在位,共41年。其即位时只有12岁,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他在军事、政治均无大作为,与西夏交战战败,被迫进贡。起用范仲淹变法也失败。请班长读一遍,老师指点三处读得不够好的地方。)

师:透过三则材料,至少可以获得两个信息:第一个,欧阳修生活的年代,在宋真宗、宋仁宗时代,而且主要在仁宗年代;第二个,真宗、仁宗两皇帝有相似的致命弱点,能看出来吗?

生:军事无能,跟外族议和,还进贡。

师:澶渊之盟,宋真宗每年要向辽进贡白银十万两,丝绸二十万匹;宋仁宗每年要向西夏进贡白银十五万两,丝绸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根据这些,欧阳修写这篇文章的深意可以理解了,“岂独伶人也哉”,一味的靠进贡是不是也有危险?要以庄宗为鉴,以史为鉴。还有一个同学提的问题是这样的。(PPT展示问题2:这篇序以议论为主,它的论点句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还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师:这问题我们慢慢来解决。第一句话在文章第三节末尾,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强盛,安闲享乐自身可以灭亡,自然的道理。

师:意思对的,“亡”怎么解释?

生:毁灭自身。

师:我觉得不太妥,它和前面的“兴”都应该是活用,什么用法?

生:使动用法,使什么兴盛,使什么灭亡。

师:对了,第二句谁来说说意思?

生:兴盛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师:很好,我想考考你,假如将这句话改为:“盛衰之理,并非天命,实乃人事也”行不行?

生:“并非天命”和“虽曰天命”意思完全反了。

师:再考考你,改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然亦乃人事也”行不行?

生:不好。原句用反问句,改句用了陈述句,语气没那么强了。

师:非常好。再回到刚才的问题,到底哪个是论点句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一下。

生:第一个。

师:理由是什么?

生:论点一般是表意完整的话,一般不是疑问句

师:疑问句不等于表意不完整呀?你请坐,哪个再说说?

生:第一个,论点一般在开头。

师:你的经验如此,好的,请大家看这样一个材料。(PPT展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初中学过。(一学生读,请同学回忆该文的思路。生读完,指点“行拂乱其所为”的朗读停顿。)

师:还记得本文的思路吗?谁来说说看?(学生有困难,老师带着梳理,该文中心论点是在文末归纳而出的。)《〈伶官传〉序》和这篇文章的思路同不同?(有学生小声说“不相同”。)如果不相同,那么刚才两个同学判断开头一句是中心论点,有可能就是对的。(PPT展示知识链接:议论文一般分为提出论点—证明论点—得出结论三部分。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结论,是从一定前提推论得到的结果,是对事物做出的总结性判断。)

师:根据这个知识,同学们能猜出哪句是论点吗?应该可以明确了,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同学们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不简单,老师就曾看到有语文教育专家,对此也进行过争论。还有同学提出第三个问题。(PPT展示问题:“《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在文中有何作用?)在议论文里出现某本书中的话,属于什么论证手法?对,引用论证。我们顺便复习一下常见的论证方法。(PPT展示知识链接:常见论证方法:摆事实(事实论证)——举例子;讲道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

师:如果要弄明白“《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在文中有何作用,必须要弄明白这句话与论点和结论的关系。相邻的同学商量商量看,发现了告诉大家。

生:满、谦和论点中“人事”、与结论中的“逸豫、忧劳”有联系,损和“衰、亡身”益和“盛、兴国”有联系。(www.daowen.com)

师:看来它们有联系,能否用词概括它们的这些联系。

生:照应。

师:很好,既然是“照应”,说明它能论证前面,又能引出后面。作用就容易表述了:①“《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在文中属引用论证;②既证明了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又引出了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③“益、损”呼应了“盛衰”、“谦、满”呼应了“人事”,又分别引出了“兴国、亡身”和“忧劳、逸豫”。

师:同学们提出了较多问题,不能一一列举。老师也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PPT展示追问:除了引用论证,课文还有哪些论证方法?)你真快,都找到了,说说看。

生:举例论证。

师:举了什么例子?

生: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例子。

师:得天下,就是晋王遗三矢的例子;失天下,也有叙述的例子吗?

生:宠信伶人。

师:能否具体点?

生: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师:还有没有比它更典型、具体的?

生:一夫夜呼,乱者四应,苍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师:衰亡的例子。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正反对比论证。

师:怎么对比的?

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师:盛衰正反对比,很好。对比论证,还可以从文中找到其他的例子。我再追问一个问题。(PPT展示追问:有人说“盛衰”是全文的文眼,同学们看看课文论证部分: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满招损,谦得益。有哪些词与它们呼应?透过这些呼应,结合议论文一般结构,能否将论证部分的段落重新调整?)

生:成败与盛衰呼应。

生:得失与盛衰呼应。

生:壮与盛呼应。

生:满与衰、益与盛对应。

师:这是一个铺垫性问题,下面一个问题稍微难一点。透过这些呼应,结合议论文一般结构,能否将论证部分的段落调整得更清晰?有同学可能要问了,这样做行吗?可以,文言文本就没有标点符合和段落,是根据现代人的需要重新加标点、编段落的。怎么调整?我来提醒一下,有三部分可以不动: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提出论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得出结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点明目的)根据提醒,同学们可以在讲义上标一标。(学生思考、标注、交流。)(三名学生先后发言,想法大同小异。)

师:同学们说得挺好,有自己想法,来看看和老师的想法是否一样。PPT出示: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①提出论点)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③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④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②~④证明论点)⑤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⑤得出结论)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⑥点明目的)(老师对这一思路略做解说。)

师:同学们,这堂课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做了三件事情,领会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理解文章“盛衰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当然大家的问题在一堂课内无法一一讨论解决,课后可以向你们的周老师请教,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这堂课是2017年10月25日,戴继华老师在“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专业发展汇报研讨·戴继华专场”上执教的汇报课,下面的专家点评是根据发言视频整理而来。

2.点评

点评1(江苏省特级教师 陈明华)

继华老师是我的半个弟子,我在英雄初中教书的时候,他是学校的学生,我教了他的爱人整整三年。他从事教育工作之后,先后在通州英雄初中、通州区刘桥中学、通州高级中学、南通市天星湖中学工作,我们又很有幸经常在一起探讨语文教育教学,所以他的成长和相关情况,我还是比较清楚的。下面我就谈谈对他语文真境课堂的理解。

继华老师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即语文真境课堂。他的真境内涵包括四个关键词,自然、朴素、深刻、韵味。我欣赏这种大而化之的提法,更欣赏他精微细刻、自然朴素的做法。现今的语文教育界,花样不断翻新,名头层出不穷,有文化语文、生命语文、生态语文、言义语文、无痕语文等,这种名头不下50种之多。就像食客说,豆腐有50种吃法一样,其实不足为怪。我知道,语文老师不是政客,政客喜欢做场面上的事。教育界的专家喜欢起哄、围观,有什么新提法,便叫得响,传得开,记得住,所以一线的名师或准名师,就煞费苦心地提炼出什么什么主张,翻腾出什么什么模式,以呼应专家们的社会鸣叫。其实一线语文老师也心知肚明,没有包医包好的“人血馒头”,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行之八方而有效的真经。继华老师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坚守常识,坚守本真,坚守朴素自然的语文教学境界,难能可贵。

借此机会,我想表达这样几个意思。

第一点,教师的修养水平越高,他的学生发展越快。近30年来,继华老师坚持练好讲功、背功和写功,我经常在办公室听到他跟着名家学朗读。不管怎么说,语文老师是吃这口饭的,没有朗读水平,没有讲功,恐怕是不行的。学固然重要,自主探究固然重要,声光电这些现代媒体也固然重要,但如果语文老师一味忌讳讲,讲的层次越来越低,讲的功夫越来越差,肯定不行。讲得口若悬河、舌灿莲花、丝丝入扣、层层剥笋、一泻千里,大开大合地讲,哪个学生不喜欢?讲得有深度,鞭辟入里;讲得有新度,悠然心会;讲出了个性、学识和修养,讲出了理趣、情趣和谐趣,讲出了思想、精神和风度,没有学生不喜欢。所以,如果一个语文老师不读书,又不善讲,只是会刷题的话,你能指望其学生的精神走多远?泰戈尔说,枝是空中的根,根是地下的枝。语文老师没有讲功、背功、写功,就失去了语文课堂的根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语文学界大力提倡“三功”是语文老师的必需修为,我觉得很有道理。

第二点,继华老师的真境课堂,能带领学生品语文。品者,鉴赏也。今天上午我听了他上的《〈伶官传〉序》,发现在鉴赏方面是下足了功夫的。语文教学是慢活,需要水磨的功夫,不适宜“爆炒”和“猛煎”,它追求因声求气、澄怀味象、探幽发微、文化寻根。语文教学所有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两个,一是教材问题,一是教艺问题。要鉴赏,必须将教材玩得通体透明、形神兼备。打个比方,就像面点师傅那样,揉面团达到无所不可、随心所欲的程度。语文老师要用智慧的刻刀,对文理绵密的文本,沉着而次第地进行解剖,以见其层层深入的逻辑功夫。要用自己热情的点拨洞见藏奥,以见其入木三分的深邃目光。这些方面,继华老师做到了或曰基本做到了。

第三点,继华老师的真境语文课堂,将自主性学习当作第一要务。自主学习、自能学习、自创学习,对于语文学科犹然,今天他的课就是在学生充分预习、自学的基础上完成的。强按牛头不喝水,把老鹰训练成小鸡,那是语文的悲哀。我们知道,家鸟是在笼子里的,野鸟是在森林里的,宋代欧阳修“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说得极是!假如从延续生命的角度看,家鸟和野鸟又有什么区别呢?但是在择食、觅食方面比较,它们就大相异趣。所以,作为语文老师,你在摆弄眼前一排排鸟笼时,要知道鸟儿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生动的歌唱。

第四点,继华老师的真境课堂善于激活问题意识。他今天的课,提了一系列的问题。问题在哪里剖析,教师的教学智慧就在哪里产生,学生的生成就会在哪里显现。问得好、问得巧、问得活,才能产生共生效应。语文老师要经常叩问自己,你提出的问题有思维价值吗?你知道应该在何处等候学生吗?你所提话题让学生在核心问题上展开了吗?你能够让学生在问题的动态行进中生成吗?这些都是语文老师在备课和课堂智慧呈现中,必须好好思考的。如果学生没有问题,老师又不善于问问题,学生进校门像个问号,出校门像个句号,那就完了。

第五点,继华老师的真境课堂善于激活思维机制。如果我们将清澈教成浑浊,把天真教成世俗,那是功利实用的结果。思维教学一辈子受用,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在高中阶段尤其要重视,思维固化是非常可怕的。思维是核心素养,太重要了,不重视思维教学,就是教育之厄。“二元对立、简单归因、非黑即白、差不多先生”是我们老师常犯的毛病。如果语文课堂把学生的思维变成千家万户的自来水龙头,开关一拧,流出来的是白花花的自来水,只有漂白粉的味道,这样的语文还能有什么味道呢?继华老师今天安排的最后一个问题,将文章的思路重组让学生思考,这种折腾和打磨,使学生对文理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语文老师一定要牢记,思维教学的确是语文课堂非常重要的一环。

点评2(江苏省特级教师 曹津源)

我和继华老师认识的时间没有陈明华校长长,但是在五年的相处过程中,我感到继华老师是在真研究、真实践、真反思、真长进。

听了今天的课和专题汇报,我感到继华老师在追求真实的课堂。这个真实,第一,表现在“真问题”上。今天课堂中的问题,是学生课前提出、继华老师筛选以后呈现出来的。问题来自学生,并进行了定向的筛选,所以这样的学习肯定是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而我们有些老师,课前设想了一些问题,在课堂上抛出来,有的并不是学生所需要的。第二,表现在“真思考”。所教学生并不是自己班上的学生,但学生的思考的确在心底进行。有些课堂的讨论,思维层次比较浅,有时是应付式地进行,而今天这堂课,继华老师没有刻意要同学们往预订方向思考,但是学生的思考交流都有一定的思维含量,真正触动了他们心灵。第三,表现在“真交流”。今天,不管同学互相交流还是集体对话,都彰显了学生的一些真实看法,爆发的是真火花。我特别欣赏课后面的那个部分,把《〈伶官传〉序》的论证结构进行梳理,重新进行分段。有两个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最后继华老师又将自己的看法提出来,这是在向教材的编者挑战。学生没有因为教材的权威性而窒息思维,尽管两位同学分得不一样,但是都能讲出各自的道理。教给方法,学生以后读类似的文章,就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是跟着老师走,跟着教参走。第四,表现在“真表达”。对开头一段中的反问句,继华老师设置了两种不同的句型,引导学生通过句型的比较,体会作者的深刻观点。所以,“真问题、真思考、真交流、真表达”构成了继华老师真实课堂的特征。

继华老师追求一种真切的课堂。所谓真切,就是贴切、恰切、切合、恰如其分。继华老师的这堂课行云流水,流程的衔接都很自然。真切的表现之一,就是文本主题和语文元素能有机重合。将句式进行改换,利用比较让学生感悟,也就是通过语文元素了解文本,而不是从外部强加的。之二,教学的流程和主体活动的推进很真切。当然,真切也不是完全跟着学生走,如在课堂的最后,继华老师也展示了自己对文本段落的理解,他是作为研讨的一分子参与其中的,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接受自己的看法。之三,教学评价与情感态度的表达很真切。学生的表现,该肯定的立即肯定,没有达到一定水准的也及时指出,这也是继华老师把握语文课堂的技艺所在。

继华老师还追求一种有真髓的课堂。今天,他将教材编写的意图否定了,将段落之间的因果联系表达得更清楚、更明白了,的确是深入到文本的骨髓里。

对继华老师的课堂真境说,我有三点建议。第一个建议是,将“真境”的主张融入部编新版初中语文教材,虽然他上的是高中语文,但现在是中学的校长,对此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二个建议是,将“真境”说运用在教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课外自读课文上,开拓语文课堂别样的风景。第三个建议是,借鉴有关“学历案”的研究成果,丰富“真境”说的学理和韵味。

点评3(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 时金芳)

前几天,继华将关于语文课堂“真境”观的一些材料,发到我邮箱,我认真地看了,然而并没有做太多的思考,也没有展开联想。为什么?因为他是这么主张的,那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想还是先看看他的课堂,观察他是怎么做的,以后再跟他做些交流。今天上午听他上了一堂课,当然凭一堂课做全面的判断还比较难,但是最起码可以初见端倪,也可以初步看出他的言行是否一致。

今天看下来,我觉得他确实是在践行自己的教学主张。刚才两位导师就继华今天上午的课做了评价,观察下来我觉得,首先他能够真正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确定教学内容。他遴选了孩子们自学所产生问题中的三个问题,让这三个问题的研究构成了一个学习的梯度。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这篇文章写作意图的叩问,意在让同学们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篇序。第二个问题,是和同学们一起研究这篇以议论为主的序,它的论点是哪一句。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结论,是需要探究的,需要学生对文脉深入剖析后,才能获得结果。第三个问题,是一个运用性的问题,关乎议论方法的知识,意在引导学生进行积累,然后让学生将积累的东西运用于解决一个新问题的情境。这个新的问题就是“满招损,谦得益”,与论点和结论有什么内在联系。解决这一问题,涉及作者论证的逻辑思维结构,也涉及作者所用的论证方法,因此这个问题是根据学生学习的起点、已经拥有的知识,以及形成的基本能力进行设置的,并以这些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调动,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支点。这三个问题是由学生提出来的,构成了课堂学习历程。

我感觉到的第二点,就是继华有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之下,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当中,并以具体的研学活动来推进学习的进程。整个学习过程实际上是研究性学习,教师讲述得很少,更多的是让学生深入文本里面去,进行研读、思考、交流、碰撞。在这里,我特别留意到继华老师的三重指导。第一重指导,在指点学生理解第一个问题时,他通过检索整合相关信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引领。第二重指导,即解决第二个问题时,指导学生怎样唤醒已有的知识,并让这些知识的植入,成为学习的支架。这种指导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借助于过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这些知识、经验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当中来,使前面的积累成为后续学习的基础,这样,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其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这样的。我们主张,教学设计就是要首先考虑,学生在什么样的起点上,他们站在哪里,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前期已经拥有的东西,哪些可以调动起来,如何将这些东西整合进去并加以发挥。这里最重要的就是,陈述性知识怎样转变为程序性知识,进而成为学生研究文本的一种能力。第三重指导,在课的最后,指导学生怎样建构学习的意义,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批判性思维。我们的语文教学,某种意义上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曾经学过什么,而是发展思维。继华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帮助。这种帮助,不是将知识性、结论性的东西直接塞给学生,而是给学生方法的指点,从而让学生的思维从表层走向深刻。

我感觉到的第三点,继华将他课堂教学目标,设置为如何促使学生来建构学习的意义。我们现在的教学设计,一般停留在让学生学几个知识点,或者教给学生一个什么,非常具体。当然在新课程改革初期,是这样要求的。但是今天我们回头来看,具体目标,大概说来,以陈述性知识目标为主,如果到了程序性知识目标,要即时检测就有一定难度。至于学习的品质、思维的品质,一节课更是无法检测得很清晰,需要一个慢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品质的形成,建立在每堂课的教学上。继华的这节课,按理说,前面三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为什么还要让学生对文章段落、文章形式的表达进行思考研究呢?有其深层的考虑,这一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学生对这篇课文本身段落结构的把握,还在于自己创建新的认知。而且在这个时候,教师作为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不是要同学们一定认同他,而是要参与到这一建构之中,力求让孩子们能从老师的展示中获得启发。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意识到学一篇课文,对自身来说,意义到底何在。继华最后的设计,可能还会促使孩子们生成这样的想法,书上的东西也不一定不可推翻、不可质疑、不可批判,作为独立的个体、有思想的人,可以对世间万物提出自己的主张,前提当然是要有理有据。在引导学生重新梳理论证部分段落层次之前,继华老师还做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即让学生抓住“盛衰”,将课文里与论述“盛衰”有关系的文字整理清楚,在逻辑思路非常清晰的基础上,再来建构课文段落结构。这种新的认知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建立在分析、论证、推理的基础之上,夯得很实,学生建构的意义具有较高的价值,对其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也会有很大帮助。语文课程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价值,语文课堂最后的指向还是学生的核心素养,看得出来,这也是继华老师的追求。

上述这一切,是我从继华课堂上看到的。联系他的真境观,我感到,他对语文教育是有真感情的,他不矫情。我们发现有一些言论也好,有一些课堂教学也好,往往有哗众取宠之嫌。有人主张,一堂课要设计得充满诗情画意,设计得精致,设计得充满艺术的特性。继华老师认识到,语文课说到底还应立足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所有作为都要指向、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在课堂里,学生永远是主角,老师只是提供适时的帮助、指点。继华的这种情怀,表现了对语文教育的真诚之心,这点非常重要。于是,他的课朴实无华,没有画蛇添足的东西,就是让学生阅读、思考、交流。

继华的真境除了真情,还表现在追求语文教学的“真境界”,我觉得“真境界”是最高境界。他的“真境界”就是回归语文课堂的本真、规律及应有的生态、情态、质态,让学生在求真的情境中来学语文,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真实性的学习。一般来说,真实性学习的特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学生为了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朝前走,二是学生所学到的东西是有意义、有用的,三是学习是孩子们自觉自愿的。正是基于此,继华老师才说,真境主张的特质是自然、真切、深沉、韵味。虽然在一堂课里,我们不能断然说他已经做到了这些特质,但最起码他在这样做着,并且我深信他会继续做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