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把语境与明象结合:优化文章标题的方法

把语境与明象结合:优化文章标题的方法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教育应该是明象的。优秀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生命的奥秘和机智,是灵与肉、光与色、形与神有机融合起来的意象体。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就“灵”在把语境和明象有机融合,给学生以知趣、意趣以及美的过程享受。

把语境与明象结合:优化文章标题的方法

语文教育应该是明象的。王弼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王夫之亦云:“天下无象外之道”“言以明象”。文章的表里应当分为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即所谓“文”“象”“道”三个基本层次。其中“文”是“象”的形式,而“象”又是“文”的内容;“象”又是“道”的形式,而“道”又是“象”的内容。跨越“象”,以“文”径直解“道”的过程,是违背阅读认识规律的,是不能达到真切“悟道”的高境界的。优秀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生命的奥秘和机智,是灵与肉、光与色、形与神有机融合起来的意象体。我们来欣赏王君老师的一段课堂实录,理解会更深刻。

课件展示写景句。)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指导学生朗读。)

师:这样的一幅雪景,你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生:我感觉第一句给人一种苍苍茫茫的感觉。

师:是吗?但老师觉得呀,这一句有问题。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多拖沓啊,开头我们还说张岱作文惜墨如金呢?这里居然一连用了三个“与”,我看一个都不用也行。

生:不行,老师。

师:为什么不行?你看我读。(师去掉四个“与”,很认真地读了。)我们对比再读一读。先去掉“与”读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读一遍。

(生对比读了一遍。)

生:哦,老师,我感觉出来了,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之间的界限很清楚似的。

生: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

师:好样的,有眼光!来,咱们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

(师指导学生拖长音调读,摇头晃脑,读出韵味儿。)

生:我觉得文中的量词用得很怪,和我们平时的不一样。

师:有同感。我如果来写,我会这样写“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你认为如何呢?

生:我觉得作者就是想把后面的景物写得很小很小,好和前面的“上下一白”形成鲜明对比。

师:有意思!你的这句“就是想”激发了老师的共鸣。我也觉得这句话不仅是量词有问题,而且顺序也有问题呢,如果我来写就这样安排“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你看,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

生:不好,味道全没有了。(www.daowen.com)

师:啥味道?

生: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入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

师:“融入”这个词用得妙!是啊,老师也感觉到张岱是想和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否则你说,张岱和舟子是在船上的吧,他怎么能够说自己和舟子是“舟中人两三粒”呢?这视角根本就不对啊!

师:还有,咱们读读最后一句,把那个“而已”的味道读出来。

(生反复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教师反复指导“而已”的读法,去掉再读。)

师:感觉到这“而已”的言外之意了吗?

生: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师生热烈鼓掌。)

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这样看来,当时张岱去湖心亭看雪,他是怎么定位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和世俗社会的关系的?

生:他不想见人,也不希望被人见到。

师:对!明白了这个道理,先前关于他和金陵客交往的不和谐就有了答案了。他和自然的关系呢?

生:他希望融入自然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师:我们现在来看最初发现的那个“独”与“两三”之间的矛盾,是张岱数不清楚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

生:不!那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生鼓掌。)

师:那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

生:只有自己的心,只有自然,他是属于自然的。

师:哦,同学们一点拨,老师懂了。[4]

人们都说王君老师的课很有灵气,“灵”在何处?就“灵”在把语境和明象有机融合,给学生以知趣、意趣以及美的过程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