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发现的理论依据:关键因素及优化方案

发现的理论依据:关键因素及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之所以提出“发现语文”或“语文发现教学”一说,主要因其有着丰厚的理论依据,并衍生出极强的教学现实意义。提到“发现”,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布鲁纳,其实和“发现”相关的教育理论并不是布鲁纳的首倡。“语文发现教学”法的前提即“发现”与“发现学习”,毫无疑问,布鲁纳“发现学习”“发现教学”理论能有效指导“语文发现教学”实践。

发现的理论依据:关键因素及优化方案

我们之所以提出“发现语文”或“语文发现教学”一说,主要因其有着丰厚的理论依据,并衍生出极强的教学现实意义。

依据之一,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

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这句话彰显的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学记》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教学专著,其间写道:“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大概是说,教师施教,就是启发诱导。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压制,指导学习的方法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是件愉快的事,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积极思维。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

《学记》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启发式”教学思想与我们提倡的“语文发现教学”主张高度契合。“语文发现教学”的前提是“发现”与“发现学习”,而“发现学习”的实质就是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选择、自主建构。

依据之二,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古希腊教育家、思想家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比孔丘略晚,与中国的战国时期大体相对。因为“产婆术”源自苏格拉底,所以也称“苏格拉底方法”。该方法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这一方法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等步骤。“讽刺”是指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是指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则指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这一理论,彰显了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思想。

同为“启发式”,东、西方教育睿思异曲同工,而我们认为这一理论有力支撑了“语文发现教学”主张。

依据之三,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www.daowen.com)

提到“发现”,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布鲁纳,其实和“发现”相关的教育理论并不是布鲁纳的首倡。之前的卢梭斯宾塞等都提倡过“发现教学法”,到了杜威那里,又对“发现教学法”进行了较为完备的阐述,到了布鲁纳的时候,其将“发现教学法”明确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和理论,并注入了心理学的支撑,还匹配了相应的课程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心智发展,是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因此,他提倡使用“发现学习”“发现教学”的方法。他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直觉思维、内在动机、信息提取”这样几个主要内涵。

“语文发现教学”法的前提即“发现”与“发现学习”,毫无疑问,布鲁纳“发现学习”“发现教学”理论能有效指导“语文发现教学”实践。

依据之四,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建构主义理论,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提倡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创设探索情境,协调、组织、指导学生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与“语文发现教学”主张一样,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的参与性和指导性,两者思想内核高度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