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教”是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课程特征、教材价值、教情学情等为基础,践行适切方法的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以“真教”为视角来观察刘丹老师的这节课,那么这堂课的亮点有如下几个。
第一,教师的教是基于学情的教。
一般地,选修教材是在必修教材学完之后,才开始接触。该班学生较为特殊,高一已经学习过这篇文章。于是为了找到精准的切入口,更为了确定合适的目标与教学内容,刘老师在课前做了个调查,调查之后发现,学生对于文本,尤其对作者和徐锦澄老师颇为关注,关注点在“人”。基于这样的兴趣点,老师顺势而为,明确了本堂课教与学目标:①通过语段的涵泳,把握人物的个性;②引导学生抓住富有个性化的特征、细节、语言来写活一个人。这两个目标蕴含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握人物的个性,二是怎样写活一个人。目标或问题都来自学生,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目标或问题来展开,这样的教学就是“真教”。
第二,教师的教是基于文本价值的教。
能够编入教材,文本一定具有独特的价值。《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是梁实秋先生散文中写人的名篇,作者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笔法独特,人物独特,用新奇的笔法描摹了“活生生这一个”,文中值得挖掘的美点很多。这一切为刘老师基于文本价值的教学,提供了诸多选择。刘老师最终选择的是摹写,即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模仿课文将人物写活。意在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写作素养。事实上,刘老师做到了。像“讲到激动之处,便是陡然拔高嗓门,两眼瞪圆,如平地一声惊雷,炸响在连空气都弥漫着睡意的教室里”一句,将老师上课的神态、动作及其效果,写得生动极了;像“他外表白白胖胖,笑起来摇摇晃晃,好似弥勒佛,动如不倒翁”一句,将同学的体形、动作、神态写得惟妙惟肖。
基于文本价值的教,颇类似“用教材教”,即“真教”。这堂课正是用“真教”架起了阅读与写作的津梁,事实证明,也只有“真教”,才能将叶圣陶老先生“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的精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学生基于语文课堂的素养,才能一步步提升。
第三,教师的教是基于语文学科的教。
基于语文学科的教,就是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就这堂课来看,刘老师做得不错。如品味徐锦澄老师骂人那句“我一眼把你望到底”的言外之意时,刘老师就用了三种语文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诵读求义。古人就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刘老师先后请两位同学读,然后请他们说说徐锦澄老师这句话的含义。两位同学都觉得徐老师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学生不尊重老师。为了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处去,刘老师用了第二种方法:涵泳体悟。请留意这样一组师生对话。师:看着我的眼睛,“我一眼把你望到底”什么感觉?生:感觉你的眼神很犀利。师:“望到底”,给你什么感觉?生:心里很虚,自己很浅薄。师:说得很好。这句话徐老师是要告诉梁实秋:我很了解你,你还浅薄,要懂得谦虚。当学生发现徐老师所骂之句与同学嘲笑之句不一样时,刘老师又运用了第三种方法:比较参读。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同学们嘲笑梁实秋时,之所以将“把你”调在前面先说,是因为同学并不是真骂梁实秋,而是借徐老师的话笑话作者,为了突出嘲笑的对象,将“把你”放在前面以示强调。
第四,教师的教是基于认知规律的教。
当然,这里的认知规律是从学生角度说的。
现如今,听语文公开课,仍会看到老师在课之始,介绍作者,概述背景,似乎没有这些环节,语文课就不成为语文课。我们并不全盘否定这样做的意义,但在这样做之前,一定要仔细想一想,这几个环节有没有价值,或者需要不需要。背景资料的呈现,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这一点来看,刘老师也做得挺好。
如老师问,当时课堂是怎样糟糕的情形时,学生引用课文里的话,分析了三方面的情形。一是学生欺骗老师:“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二是学生不尊重老师:“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三是其他老师不负责任,敷衍行事:“国文先生呢,大部分都是年高有德的,不是榜眼、就是探花,再不就是举人。他们授课不过是奉行故事,乐得敷敷衍衍。”就课文提供的信息而言,学生的分析概括很到位,甚至超过了老师。但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彼时彼景,刘老师链接了梁实秋《清华八年》片段。再如,为了让学生摹写更方便,刘老师还展示了梁实秋先生另外两则写人的片段。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展示背景资料,契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瑕不掩瑜,如果从阅读与写作的迁移点、教学重心的聚焦、教学环节的设置等几方面加以审视,这堂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种优化,能让“真教”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发挥更大效应,具体包括这样几方面。
首先,阅读写作的支点,尚需进一步精准化。
让我们回顾这样一段实录:
师:我们通过抓关键语句,分析徐老师,研究老师行为背后的原因,读出了老师骂人话语的弦外之音,这些分析使得我们走近了徐老师。走近一个人,才能把一个人写得跃然纸上,写人关键得把人写活。想不想试试写活一个人?
生(齐):想。
师:那在动笔写之前,我们先玩一个小游戏。请两名同学上来,请他们在一张纸背后写上一个你想要写的同学名字,然后用词来形容这个人,谁用词最少又让同学猜到,谁获胜。(两生上台,写好各自要猜的同学姓名。)
生1:大个子。
生2:头挺圆。(www.daowen.com)
众生:乔×。
师:哇,没想到你才一个词,大家都猜到了。看来你抓住了乔同学最大的特点。
师问生1:你总结一下,你为何输了?
师:对,写活一个人,首先要抓住这个人物的典型外貌特征、典型动作或典型个性来写。下面大家结合梁实秋先生另外两个写人的片段(投影),用两三句话写活一个人。
这段师生对话,就是老师引导学生由阅读走向写作的过程。虽然是微写作,但这样的迁移,还是显得粗鲁了些。一是,老师所提到的典型外貌特征、典型动作或典型个性,三者从内涵上讲并不在同一层面,而且外貌、动作可以表现个性,不宜将之并列。二是,除了这三个方面,语言、神态要不要写,可不可写?为什么不将它们列入?三是,老师所说三个方面仅仅是写作内容或角度,那怎么写?也就是关于写作方法,老师并没有明言。总而言之,这样的迁移,缺少指导性,而且老师的说法与她展示的第二个教学目标不一致,更没有对链接的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导致部分学生对接下来的任务并不是很明白。
其实,向梁实秋先生学写作,更多的是学写作方法,而不是学写作内容或角度。像欲扬先抑、反讽、细节描写等写作方法,比喻、夸张等修辞,以及幽默风趣的行文风格等,都值得品味,学以致用。这些方法应该是教学这篇课文,以阅读促写作的迁移点。在学生练笔前,老师可引导学生略做梳理,以便运用。
其次,教学重心的把握,尚需进一步明晰化。
在课堂开始不久,刘老师即明示本节课目标:①通过语段的涵泳,把握人物的个性;②引导学生抓住富有个性化的特征、细节、语言来写活一个人。两个目标哪个是重心?
笔者以为,第二个目标是重心。为什么?有两个理由。一是,该班学生在高一时已经学过这篇课文,而且他们高度关注的就是作者与徐锦澄老师,应该说徐老师的个性,学生已知晓一二,不需要花过多的时间。二是,阅读是手段,写作是目的,因为写作实际上就是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的“语言建构与使用”。有鉴于此,这堂课的重心应该是目标二。
实际上,课堂上给第二个目标留出的时间,尚不足整堂课三分之一。学生真正思考写作的时间较少,拿出来展示的仅有四位同学,对学生展示的作品也只有老师评点,生生互动就没有了。因此对徐老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的分析,要大幅压缩时间,将一半多的时间留给第二个目标的达成,同时也可以弥补写作指导的缺失。
最后,教学环节的设置,尚需进一步简约化。
在写作记叙文、散文时,有一句老话: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一概不要。上课如同写作,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没有价值的环节一概不要,将时间留给有价值的环节,这样课就显得干净有力。什么属于有价值?简单地说,就是指向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素养生成的就有价值。如此看来,这堂课有些环节要删掉。
如课堂开始这一段:
师:……可能有同学要说,老师我也选的A来写的,怎么不在这1人之中。其实你写的内容还是徐锦澄老师,也就是你没厘清A、B两个之间的侧重点,A项是指当时给你们上课的语文老师。我们来看一下真正围绕A来写的同学的文字。(投影PPT。)请写这段文字的同学告诉我,你写的是哪个老师吗?
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肖老师。(学生笑。)
师(做惊讶状):我也猜过是你们的肖老师,虽然我听过肖老师几堂课,但比起你们而言,你们更了解她,这位同学观察很仔细。
这个环节已经和学情无关,也不关照后面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应该删掉。
再如在学生动笔写作之前,两个学生玩游戏的那个环节,也大可以不要。游戏虽有趣,但是挤占了时间,可以将这部分时间用来总结写法、指导写作。
结合前面两方面问题来看,这堂课的教学流程,其实可以分三个板块:徐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写他的?我们能否模仿梁实秋先生的写作手法写一个活生生的人?第一板块时间少点,重点放在二、三板块。这样,课堂就更显紧凑,而又不失精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