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达成共识:《听听那冷雨》的音乐美将古典与交响完美融合

达成共识:《听听那冷雨》的音乐美将古典与交响完美融合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兴致勃勃,都能说出一二,最后达成共识,这样写:让《听听那冷雨》全文自始至终萦绕着挥之不去的音乐美,而这音乐美是中国古典音乐和西方交响乐有机融合产生的。

达成共识:《听听那冷雨》的音乐美将古典与交响完美融合

1.以“教学目标”为“课眼”,生成“本真”

且以江苏语文特级教师陈明华先生执教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为例。在讲授《江南的冬景》第二节课时,陈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鉴赏课文语言的意蕴和情味,指向可谓集中。他选用的材料是文章的第7节、第8节,第7节的着力点是“江南雨”,第8节是“江南雪”。首先,他打出第7节(“江南雨”)的改写段:“江南河港交流,地濒大海湖泊众多,空气潮湿,冬天不时下着绵绵细雨。秋收过后,三五人家聚会,门前长桥远阜,其间树枝横斜;傍晚时分,白雨点点,水波粼粼,停泊着一只乌篷船,茅檐灯火,好友相聚,猜拳划令,真是悠闲洒脱。”然后——

师:请同学们比照原文和该文,它们的出入在哪里?

生:改文去掉了“且又”“故”“不时”“而”“又”“再”“若”“则”“还”等关联词语,失去了原文中舒缓的节奏,情感的优雅,闲适的感觉没有了。

师:说得有味道,很好!其他同学呢?

生:改文中多用整句,原文中句式有变化,整句、散句、长句、短句都有,而且用了多种修辞。

生:改过的文字不及原文典雅,原文中不经意使用的“冬霖”“几不成墨”“槎桠”等,有书卷气。

生:原文中“泊”“添”“画”等动词,“一味”“一圈”等数量词,都挺形象的,去掉就好像没意境了。

师:同学们感悟挺深,说得有道理,还有补充的吗?(www.daowen.com)

生:还有,原文中作者好像直接站出来,好像一个画画儿高手,用推测、委婉商量的语气,如“你试想想”“再撒上一层”“加上一层”“若再要”“还可以”等,似乎和你商量,一起考虑这幅画的构思,显得自然、亲切。[19]

师生对话,从容不迫,看似寻常的字词,在陈老师和同学们的交谈中就显得灵动起来,充满了形象和情怀。老师引导有方,学生兴味盎然,使鉴赏目标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以落实。语文课堂的本真就是“语文”,就是学习语言并体会语言背后的人文情怀。陈老师这堂课达到“本真”的境界。

2.以“写作特色”为“课眼”,生成“雅致”

以写作特色的赏析为“课眼”,进行教学设计,效果也很不错。我曾经用这个方法执教余光中的名篇《听听那冷雨》。该文意蕴丰厚,美点众多,仅语言而言,似乎就有说不尽的话题。我觉得其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典雅”。那么,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一文中是如何实现“典雅”的呢?他主要从叠用、引用、化用、借用四个层面入手的,这四个层面即构成了我课堂的主要框架。首先我让学生圈点文中的叠词,学生兴味盎然,大有数不清之感慨,接着引导学生体会该文的叠用与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同学们发现余光中的叠词有几个明显的特点:密度大,变化多,跳跃性强,很新奇,简单的与复杂的交错使用,部分叠词句很长,等等。然后,再引导学生说说这样美在何处。学生兴致勃勃,都能说出一二,最后达成共识,这样写:让《听听那冷雨》全文自始至终萦绕着挥之不去的音乐美,而这音乐美是中国古典音乐和西方交响乐有机融合产生的。接着引导学生赏析“引用”。引用的关键是得体、准确、自然。为了体会这一点,我把所引用诗句的原诗打出来,和同学们进行整体赏析,评点诗歌原来的意境和余光中先生所要表达意境的关系。然后是化用。化用以引用为基础,它是把古典诗句的词句、意境进行个性化加工,从而变为自己的东西。这一环节我主要抓几个点和同学们欣赏,再把歌曲《涛声依旧》引进课堂,和学生一起赏析这首歌化自张继《枫桥夜泊》的歌词,拓宽了学生阅读面,也有情趣。最后的环节是借用。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让余光中先生在行文中大量借用欧化句式。我带着学生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如“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等。找出之后,引导学生反复地读,体会它们京剧般拖腔,以及拖腔背后作者充沛与饱满的情绪。

四个环节结束后,我让学生尝试用上面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仿写,并相互进行了点评。整节课既有经典语句赏读,又有古典诗歌朗诵;既有激情洋溢的对话,又有悠扬缠绵的歌声;学生动脑动口又动手,活动充分,积累丰富;内容、形式、过程、结果都透着雅致。

3.以“关键句子”为“课眼”,生成“素朴”

教学杨绛先生的散文名篇《老王》,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学习底层人物的光芒;二是理解作者对老王感到愧怍的原因,了解作者的平民情怀;三是引导学生掌握抓文眼,通过问题追问,走进文本深处的阅读方式。如何实现这三个目标呢?在导入和看朗读视频熟悉课文的环节过后,我以文章末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为“课眼”,设置问题群组织教学。我主要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①“幸运的人”指谁,“不幸者”指谁?②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地方呢?③作者既然对“不幸”的老王感到愧怍,那老王身上肯定有闪光点让作者不能忘怀。老王最大的闪光点是什么呢?老王的善良诚实表现在哪些事情上?④在交往过程中,老王表现出对“作者一家”的“善良”,作者一家对“老王”也“善良”吗?如果是,表现在哪里呢?⑤善良的作者为什么对善良的老王愧怍呢?领悟作者的“愧怍”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做好引导,在第5个问题的基础上,我又紧扣文本,设置了三组子问题,让学生读思结合:①请学生集体朗读“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带她传话了”一部分,思考:老王生病到作者家干什么?要老李传什么话?在老王的心目中,作者一家是他的什么人?作者在老王生病期间,去看过老王吗?如果没有,课文里有暗示吗?在作者的心目中,老王是她家的什么人?②请学生集体朗读11节到16节,思考:老王临死前送来香油和鸡蛋,是为了换钱吗?“我不是要钱”和“我不要钱”的意思同不同?不同在哪里?既然老王不是要钱,他来想要的是什么?③作者到底为什么愧怍?问题群中的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处在“愤悱”的状态中,或静静思考,或主动讨论,我见机点拨、启发,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充分,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我这样做是追求一种什么境界呢?苏东坡曾这样评说陶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两句的意思是说表面上素朴,实际上华美,表面上单一,实际上丰富,可见苏东坡对陶渊明的评价相当之高。由苏东坡的话我受到启发,这样教《老王》,可以生成“素朴”的教学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