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索学生阅读原初感受的价值

探索学生阅读原初感受的价值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因之一是当今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原初感受”已经严重缺失![11]透过调查不难看出,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课是不需要阅读的“原初感受”的,自己并不是语文课堂的主人,当然他们更没有获取“原初感受”的过程与方法。阅读时批文入境,明象悟道,才可以走向文本的深层,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原初感受”。那么,学生阅读的“原初感受”与生成课堂有何关联呢?

探索学生阅读原初感受的价值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特别关注阅读的“原初感受”呢?原因之一是当今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原初感受”已经严重缺失!抽样调查表明,“45%的学生还严重存留着‘唱读’或‘不会默读批注’的不良阅读习惯;20%的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或认为预习只是‘看看课文’;近6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语文课上的重要任务是‘听讲’或‘做笔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配合老师讲好课’;50%的语文课‘学生没有时间读书、思考’;关于如何评价一堂课的好坏,90%的学生首选‘老师讲得精彩’”。[11]透过调查不难看出,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课是不需要阅读的“原初感受”的,自己并不是语文课堂的主人,当然他们更没有获取“原初感受”的过程与方法。我们深切感到,没有“原初感受”做铺垫的语文课堂,它的教学针对性、目标达成性、素养生成实效性等,都是令人担忧的。

实践已经表明,“原初感受”对语文课堂意义深远,它昭示了学情,又远远不止昭示了学情,它还具有其他一些独特的价值。

第一,它彰显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我们发现,在不同学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中,都将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对这一论断尽管仍有老师不断质疑,主张“人文性”不是语文课程所独有,顶多只能说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而不是其本质属性;但毋庸置疑,语文课程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

我们认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指在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智能体系等,选用合适的方法、手段,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一点属共性的要求,其他课程也必须具备。二是指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文化熏染功能,语文课程是基于汉民族语言而建构的一门课程。王力先生曾说,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意思是说,西方语言偏重于理性,东方语言偏重于感性。汉语言感性的特点,自然催生了语文课程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三是实施语文课程的核心——教材,即语文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语文课程内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浓缩,涵盖了经史哲精华中的精华。一个个文本组合成一幅幅生动可感的具象,让语文学习带上浓厚的具象思维特征。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三个层面,要求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去触摸中华文明的各个维度,在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时,走向中华文明的深处,将之融进自己的血液。因此我们说,获取鲜活“原初感受”的过程,正好彰显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征。

第二,它契合了传统的语文阅读方法。

不同学生,形成“原初感受”的路径和方法不尽相同,但用语文的方法学习语文,是千千万万老师与学生的共识。也就是说,传统的历久弥新的语文学习方法,无论何时何地都值得坚守。这不仅仅是获取“原初感受”的需要,更是今天乃至以后学习语文的需要,这一需要是永恒的!经常使用的传统语文阅读方法,主要有潜心诵读、因声求气、明象悟道、涵泳体悟、比照阅读等几种。

潜心诵读。形式不拘一格,“偃仰啸歌,冥然兀坐”都可以,关键在于“心”。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说“三分诗,七分读”,揭示的都是诵读的真谛。

因声求气。所谓“气”,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情感内涵的高度艺术化;所谓“声”,则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音节因素。“气”需要借助“声”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对诗文“声”的揣摩,就可以领会到作品的“气”。

明象悟道。中国传统文论认为,文章的表里应当分为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即所谓“文”“象”“道”三个基本层次;其中“文”是“象”的形式,“象”是“文”的内容;“象”是“道”的形式,而“道”又是“象”的内容。阅读时批文入境,明象悟道,才可以走向文本的深层,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原初感受”。(www.daowen.com)

涵泳体悟。涵泳有潜游、浸润之意,左思《吴都赋》中有“涵泳乎其中”之句,即沉潜作品中,反复玩味,以求文章奥妙或“味外之旨”。心理学研究表明,体悟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主要由感受、理解、情感、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因素构成,一般从对事物的亲身感受开始,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引发联想,并生成意义。[12]

比照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阅读,以期探求异同之趣,开阔眼界,活跃思维,从而达到把握“目标文本”的目的。

“先学后教”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当年首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一堂课总要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头,这个“学”是自学、独学的意思,“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当然这里的“学”包括“阅读”。学生的自学、独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生成课堂”很好地借鉴并继承了这一模式和理念。

那么,学生阅读的“原初感受”与生成课堂有何关联呢?关系颇深!“原初感受”是学生课前“独学”的成果,从教师角度看,它是组织教学必需的学情;从学生角度看,它是学生期待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的体悟或求得老师指点困惑;从教学实施或教学过程来看,它是生成课堂启动的唯一前提!

因此可以说没有“原初感受”就没有生成课堂的启动,没有启动“切入—展开—互联—聚焦”,生成课堂就不可能存在。

第三,它奠定了课堂“对话”的坚实基础。

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生活,就其本质来说是对话的。巴赫金还认为,人存在的本质也是对话。他说:“人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他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全部个性参与对话。”“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13]

由此观之,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对话的心理需要,对话是学生的课堂生存状态。而我们的生成课堂,其本质也是对话,包括“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四个基本类型。“师本对话”发生在老师与文本之间,此处无须考虑,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是“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就这三者而言,“生本对话”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重要前提,而“生本对话”其实就是获取“原初感受”的过程。可见,“原初感受”对于生成课堂的对话具有重大意义,它能聚焦核心话题,营造对话冲突情境,启动整个课堂;它能激发学生自信,提升碰撞力度,满足学生对话的心理需要;它能不断汇学助学,生成新的对话语境,催生增量生成;它能推动课堂进展,形成核心目标,指向核心素养,等等。总而言之,“原初感受”决定了生成课堂的话题、过程、氛围、目标以及学生最终的收获,即决定了生成课堂的路径和指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