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讨元凶和学习要点的讨论课

探讨元凶和学习要点的讨论课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课时,开始讨论前,李老师建议同学们以起诉书的形式,起诉逼死祥林嫂的元凶。第四课时,正因为第三课的匆忙结束,李老师觉得没有完全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又增加了一课时。根据学生笔记,郑老师把学生的学习指向概括了一下,大概有语言、意境、情感、构思等四方面。交流之后,郑老师把学生的阅读理解再往深处引,进入第三个板块,选出学生中典型的五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探讨元凶和学习要点的讨论课

曾看到过李镇西老师教学鲁迅先生《祝福》的课堂实录,感慨良多。李老师原计划用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但最终用了四课时。他的四课时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课时,李老师从学生介绍的秦观的《鹊桥仙》导入,他说:“读这首词,我最大的感受是,做现代人真是幸福,相爱的人之间哪需要什么‘飞星传恨’,发个邮件——哦,不对,连邮件都不用,打个电话就行了。相比之下,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没有这么幸福了!”导入之后,他就问哪些同学课前已经把课文完整读过一遍。不多,还不到一半。于是李老师让学生读,要求学生在书本上留下阅读的痕迹。大约25分钟过去了,同学们基本读完一遍了,师生共同交流阅读感受。有的读出了“平静”,有的读出了“愤怒和同情”,有的读出了“沉重”,有的读出了“悲哀”,有的读出了“控诉”,有的读出了“虚伪”。由于预习占据了半节课时间,所以第一节课在经历了六个同学的发言后,就结束了。不过在每个同学发言时,李老师都做了精彩点评。第二课时,是第一课的延续,仍然是师生交流阅读感受。同学们又表达了读出“难过、疑惑、惆怅、孤独、批判”等感受,在对话中因为一位同学将祥林嫂和《家》中鸣凤进行了对比,引出课堂讨论的高潮。同时又因“鸣凤之死”是自杀这个话题,生成了一个全新的话题,“祥林嫂是自杀还是他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又开始重新阅读课文,激烈讨论起来,学生间的观点明显分成两派,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是自杀,于是李老师让同学们分成两组辩论。孩子们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不亦乐乎。李老师游刃于其中,集点评、主持、参与者于一身。到了下课的时候,同学们意犹未尽,还有好多话要说。李老师适时点拨,指出祥林嫂无论怎么死的,都“非死不可”,同学们可以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元凶是谁”,并让学生写一篇小作文《逼死祥林嫂,某某某罪责难逃》,准备下一课继续讨论。第三课时,开始讨论前,李老师建议同学们以起诉书的形式,起诉逼死祥林嫂的元凶。而且打算前半节课同学们说,后半节课自己说,正好三节课完成教学任务。李老师话音未落,孩子们就举手发言了。有的控诉“祥林嫂前任丈夫之母”,有的控诉文中的那个“我”,有的控诉“四婶”,有的控诉“四叔”,有的控诉“卫老婆子”,有的控诉“封建礼教”……到了下课前五分钟,李老师接过学生发言,对同学们控诉的所有人进行无罪辩护,但引起了孩子们的反驳,虽如此,李老师还是匆匆结束了发言。第四课时,正因为第三课的匆忙结束,李老师觉得没有完全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又增加了一课时。在这一课中,主要是李老师讲述,孩子们静静听。他先后谈了“给那些人做无罪辩护的原因”“礼教为何能杀人”“何为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如何看待鸣凤和祥林嫂”“什么是新礼教”“《祝福》的时代意义”等。

无论是从一节课还是从四节课来考查,李老师所执教的《祝福》,似乎都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好课。教学预设似乎不那么“匠心”,细节处理似乎也不那么“精致”,但我“虽看犹听”,就算是看实录,也觉得很过瘾。钱梦龙先生对李镇西老师的课有这样的评述:“它们就像一道山间的泉水,从高处一路自由自在地流泻下来,曲曲折折,琮琮琤琤,随物赋形,无羁无碍。这样的课,实在说不上什么‘法’、什么‘式’,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潇洒。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至少是镇西正在追求着的一种空灵的境界吧?”[8]钱先生的分析入情合理,耐人回味。从课堂的呈现来看,李老师的课的确是“悠然”的,这种“悠然”是由他个人的从容大气生成的。同时他的课也是“素朴”的,因为最美的声音和形象,往往是无响和无形的。而一堂课或一组课,它的美往往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李老师的课除了“悠然”“素朴”外,最大的美点在于“生本情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9]语文教育当然不例外。李镇西老师将语文课堂视作学生生命拔节的最重要舞台,在他的课堂上,尊重学生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到教学情境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中,他把“以生为本”的思想,通过师生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放大到极致,“生本情怀”就是其语文课堂教学的境界!当然,他的课就是好课!

在平时的阅读中,人们常常发现,许多课例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们厚重得有境界,读来令人心生欢喜。郑逸农老师是“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的倡导者,他的课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再别康桥》课堂实录就是其经典课例。(www.daowen.com)

开始上课后,郑老师首先介绍了《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然后用五个板块来构建课堂。第一个板块,让学生初读两遍,说说各自的原初体验,即读了本诗后,最大的感触是什么?自由发言后,进入第二个板块,请学生思考,读这首诗最想学的是什么,确立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笔记,郑老师把学生的学习指向概括了一下,大概有语言、意境情感、构思等四方面。目标确定好之后,学生以研究性阅读的方式,探究、发现,然后进行小组和全班的交流。交流之后,郑老师把学生的阅读理解再往深处引,进入第三个板块,选出学生中典型的五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随着讨论的深入,同学们对诗句的理解也渐趋深入,郑老师也随机参加学生的讨论,在此基础上进入第四个板块,老师提问和介绍他人阅读体验。第五个板块则是由学生代替老师做课堂总结。

这里郑老师的课堂“五板块”是师生活动的环节,是形式预设,并没有内容预设,而这一点正是郑老师课堂的独特美点。这个独特美点就是郑老师的课堂教学境界,可以称之为“一路生成”。

“一路生成”的境界是如何营造的?是由文本、老师、学生三者美丽情感的融合而产生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很美的抒情诗,它“美在宁静,美在空灵。诗人告别康桥时,没有喧嚣的车马,没有凄切的寒蝉,也没有叮嘱的友人,只有大自然的金柳、青荇与清泉,静静的、悄悄的,祥和、柔美、飘逸,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10]“一路生成”境界的产生还应了郑逸农老师的“二不”精神,即“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学习答案”。“就是说,学习一篇文章,学习目标不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办公室里预设,而是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认知、情感等)与文本特点在教室里现场确定,并且带有个性差异;问题答案不是由教师明确宣布,而是由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11]“一路生成”境界的产生最主要还是应了学生的“四自”精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