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实现真正的教学:基于课程特征的语言教学及教材的价值和教情的重要性

如何实现真正的教学:基于课程特征的语言教学及教材的价值和教情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毫无疑义,能否“真教”是核心元素之一。期盼“真教”真正发生并成为课堂常态,最起码要做好两件事。基于课程特征的语言教学,才是“真教”。当然,“真教”的原点不仅于此,同时也包含教材的价值,有时教材的价值就是指文本的特点。教情是从教者角度说的,诸如老师的教学个性与才华、学科教学进度的安排、教研组集体备课达成的共识等。

如何实现真正的教学:基于课程特征的语言教学及教材的价值和教情的重要性

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毫无疑义,能否“真教”是核心元素之一。所谓“真教”,古人指纯真的教化,这是从教育宏观层面理解的;今人说法较多,有的认为,“真教”就是教学科学性与教学艺术性的完美结合;[1]有的认为,“真教”是“基于规律的教”。[2]我们认为,“真教”是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课程特征、教材价值、教情学情等为基础,践行适切方法的语文课堂教学

期盼“真教”真正发生并成为课堂常态,最起码要做好两件事。

第一件事,找准原点。

原点,即教学的逻辑起点,它是语文课堂展开的前提。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有一篇题为《像山那样思考》的课文。这篇文章是“近代环保之父”——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所写,收录在他的代表作、被誉为“绿色圣经”的《沙乡年鉴》中。该文意在告诉读者,人类对动物的选择性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与高山植被无可挽回的退化,建议人类要如同山那样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像这样人文内涵极为丰富的文章,基于什么开展教学呢?理应是课文的语言。理由有二。第一点,这篇文章的主旨并不难理解,即便是高一学生也没有困难,如果在这方面花太多力气,课堂容易发生变异,语文课就有可能上成生态环保课。第二点,这是由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毫无疑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人文性并不为语文课程所独有,工具性才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课程标准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像山那样思考》虽然是一篇译文,但它的语言仍具有独特的魅力。文笔清新洗练,如作者追叙自己曾经打死一匹狼时写道:“当时我们正在一个高高的峭壁上吃午饭。峭壁下面,一条湍急的河蜿蜒流过。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淹没在白色的水花中。”此外,文章语言也极富思辨色彩,如“我现在想,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而且,山的恐惧有更充分的理由:当一只被狼猎杀的公鹿在两三年就可被替补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恢复”一段,再如“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等句子,如此语言美点,在文中俯拾皆是。基于课程特征的语言教学,才是“真教”。

当然,“真教”的原点不仅于此,同时也包含教材的价值,有时教材的价值就是指文本的特点。基于教材价值来教学,与前些年提倡的“用教材教”一脉相承。如我曾经就利用教材编者对欧阳修《〈伶官传〉序》的分段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的结构。

通常情况,各版本教材对《〈伶官传〉序》都采用四自然段分法: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私下以为,这一分法并不是最合理的,至少没有很好彰显文章的体裁特点。于是我们将课文的段落进行了变形,调整之后发现,《〈伶官传〉序》其实是一篇非常典型的议论文,它的段落也可以这样划分: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提出论点)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过渡总领)③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得天下)④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失天下)(②~④证明论点)⑤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得出结论)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点明目的)这样一来,课文的脉络越发清晰,学生亦可模仿该文写作议论文。

教学的逻辑起点还可以是教情、学情。教情是从教者角度说的,诸如老师的教学个性与才华、学科教学进度的安排、教研组集体备课达成的共识等。学情是从学生角度说的,主要指学生接触学习内容之后形成的“原初感受”。“原初感受”,即学生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能力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前与客观呈现的文本进行裸读式碰撞对接,从而产生的关于文本内涵意蕴、写作技法等的一系列问题或体验感悟。(www.daowen.com)

如我在教学史铁生散文《我的梦想》时,就是围绕学生提出的三组问题展开的。第一组:①作者第2节写道:“第二喜欢足球,第三喜欢文学,第一喜欢田径”,足球为什么排在文学之前?②如何理解“你会觉得他们是从人的原始中跑来,跑向无休止的人的未来,全身肌肤如风似水般滚动就是最自然的舞蹈和最自由的歌”这句话?第二组:就一个问题,作者的梦想到底是什么?第三组:也一个问题,文章第6段写完后本可以结束,为什么加上第7段?再如,有位老师执教《〈伶官传〉序》,也是基于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展开的:①欧阳修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②这篇序以议论为主,它的论点句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还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③“《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在文中有何作用?实践表明,指向学生问题的教学,效率高,效果好。

第二件事,用对方法。

语文课堂固然欢迎“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的植入,但无论手段如何与时俱进,基于手段的方法选用也大有考究,语文教学一定要使用语文的方法。语文的方法也就是适切语文课堂、彰显语文课程特点的方法。下面试举几例。

炼字品句。朱自清先生这样描绘“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里的“泄”字耐人寻味,可引导学生体悟其中的意蕴。首先有空间感,将读者的心智一下子拓展到广袤的宇宙,皓月当空,月光浸入人的心底;其次有流动感,紧承前文“如流水”三字;再次有敞亮感,水本无色,经由明月的观照,天地间,包括眼前的荷塘,顿时亮丽起来:“泄”实不是“照”等字可以比拟的。又如唐代大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联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绝美画面:一轮皎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相隔天涯的人,此时也可能对月相思吧。这一“生”字,极为生动,与张若虚“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的“生”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妙在哪里?“生”固然有“升起”之意,但言外还有“生长、生命、活力、崭新”之意趣。学生如能领悟其间一二,“真教”便露端倪。再如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的奇特句子:“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初读,一般的读者还会读得磕磕绊绊,但越读会越有味道。这里,余光中先生借用欧式句法,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将江南雨之丰沛、绵长、多情、缱绻,表达得诗意盎然,一读难忘!

释义寻根。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过:“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当讲到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一句时,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休”的篆体,并告诉学生,“休”是左右结构,由左边的“人”和右边的“木”组成,“一个人靠在树上”就是休息之意,这是中国汉字造字法中的会意法。当讲到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中的“集”字时,可以与学生细细分析,“集”字是上下结构,上面这部分“隹”读zhuī,下面“木”也表示树。根据东汉许慎的《说文》可知,“隹”字指“短尾的鸟”,因此,“集”就是鸟停在树上,其本意就是“栖息”。再如“薄暮冥冥”之“暮”字。汉语最早只有“莫”,并没有“暮”。“莫”的意思是“太阳掉在草里面”,也就是日暮之时。后来因为“莫”常借用为副词,解释为“不要”之意,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于是祖先又专门造了“暮”字来表示日暮、傍晚。[3]当讲到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字而幼孩,遂而鸡豚”一句时,可告诉学生,“字”也是会意字,上面的部首“宝盖头”表示房屋,下面的“子”表示小孩子,合起来表示在屋里生孩子,即生育,引申为养育、教育。

涵泳体悟。涵泳有潜游、浸润、沉浸、深入领会之意。左思《吴都赋》中就有“涵泳乎其中”一句,现多指沉潜作品中,反复玩索或玩味,以求获得言中奥妙或味外之旨。王实甫《长亭送别》是经典中的经典,可引领学生沉潜其中,反复玩味。文中当老夫人与长老先退场,莺莺留下与张生话别时,莺莺说了这样一句话:“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这句话信息量挺大,可以设置问题群带领学生体会。①老夫人对张生说,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长老对张生说,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两人与莺莺的想法有何不同?(前两者重功名,莺莺轻功名)②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彰显了莺莺对功名的轻蔑?(如“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等)③“疾”字何意?表现了莺莺怎样的心理和情感?(“疾”即快,表现了莺莺担忧的心理及对张生的一往情深)④莺莺担忧什么?有何为证?(担忧张生忘了自己,如“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莫要“停妻再娶妻”“金榜无名誓不归”“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等)一句朴实的送别之语,将莺莺轻功名、重情感的心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赞叹。教语文就应该引领学生涵泳体悟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因声求气。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论文偶记》中写道:“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可见,所谓“气”,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情感内涵的高度艺术化;所谓“声”,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音节因素。“气”需要借助“声”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对“声”的揣摩,可以领会到作品的“气”,这就是“因声求气”。“因声求气”在诗歌教学中运用最为明显。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曾发表《情系南师四十年》一文,忆及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并描述了这位最慈祥、最谦和的老师别具风格的上课情形:“只见他老人家端坐在黑板前,一遍又一遍地将名篇诵读。‘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这抑扬顿挫的吟诵声,把我们渐渐地、静静地带入了美妙的诗境;然后,‘柳永啊,他想啊,想啊,想啊……’想什么呢?唐老未做一字解释,只让我们全班同学由着性子自己去想象,去补充。”[4]就“因声求气”这一方法,唐老先生给我们做了示范。

比照参读。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词句略有不同。最典型的有两组句子,一组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与“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一组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要想明白其中的真谛,也必须带着学生通过比照来参悟。我个人理解,“樯橹”比“强虏”好,“人生”比“人间”好。“樯橹”运用借代的修辞,用对方的战舰来代替敌人,比较含蓄,而且整个句子具有“灰飞烟灭”的画面感。“人生”既包括时间,也包括空间,而“人间”似乎仅指“空间”,再加上苏轼是佛学家,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佛家观点来看,“人生”更契合诗人的思想。与此类似,范仲淹有首《苏幕遮》,关于该词的题目,不同版本有不同说法。根据这一情况,有位老师设计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让学生比照参悟。他说,这首词的题目用《怀旧》好,还是用《秋词》好?学生通过反复研讨,认为都可以。为什么?以《秋词》为题,落脚点是词中的秋景;以《怀旧》为题,落脚点是词人的情感。这二者在词中相辅相成,相依相融,所以用哪个都挺好。[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昭示我们,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它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正因为有这四方面内涵,语文课程才有明晰的十二大目标。那么四方面、十二大目标如何实现?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一节节具有“真教”属性的语文课堂。因此,认真践行“找准原点,用对方法”两件大事,“真教”就能真正发生,长期坚守并不断优化,“真教”就可成为课堂常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