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在我国的兴起是清朝末年,京师同文馆是我国第一所实施课堂教学的学校。课堂教学得以在全国推广,是在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之后。如果以“语文课堂真境”为关键词,以1911—1979年为时间区域,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无法搜集到与“真境观”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同样的关键词,以1980—2017年为时间区域搜寻,共查到160多篇相关文献,其中有10多篇文献来自中文核心期刊。分析归纳这些文献,我们发现国内关于“语文课堂真境”的研究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真境”的内涵。张东娇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境界是对课堂教学情境和效果的描述。它是通过教师的教法和附着于其自身的教学风格体现出来的,以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标志的,以课堂教学气氛为烘托的,师生共同达到的一种可预期的教学效果状态。它是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能力的体现。葛德军老师认为,语文教育真境,指的是语文教育中,通过最佳化的方式,获得最佳化的效果,形成最佳化的境界。这样的境界不妨憧憬为三个界面:曰真,原味的,质感的;曰珍,精品也,佳制也;曰臻,动态性,生成性。而且,理想中的这三个界面,不是孤立和静止的,而是交叉和变通的;不是单一和分离的,而是双向和互济的;不是重叠和均衡的,而是融合和异量的。换言之,语文教育真境,在不同的时空里和不同的群体中,呈现不同的期待与不同的蹊径。王炳宽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境界就是上课之时,教室之内,教师与学生完全沟通,融为一体,教师全神贯注地教,学生专心致志地学,教与学和谐一致,有机统一。教师各种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学生主动积极,紧密配合。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淌,而知识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交接。一节课结束,目标达到,任务完成。史晖老师认为,教学境界就是教学所能达到的程度或表现情况,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所达成的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是师生精神互动,创生且共同享有的意义世界。
第二是“真境”呈现的方式或状态。罗刚淮老师认为教学的境界有三种: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他认为第三种境界是教学的至上境界。袁爱国老师认为有境界的语文教学是精神的、精彩的、精粹的,是有精品意识的。兰保民老师认为,真正有境界的课,就是将语文教到学生的心里,把文章刻在学生的脑子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的底子。王荐老师认为课堂教学的境界是“五度”:温度、广度、深度、高度、适度。汤国来老师认为“朴素生动”是教学境界,魏星老师认为“平衡”是阅读教学的境界,王彧钊老师认为“自然天成”是课堂教学的境界,张祖庆老师认为“原生态”是作文教学的迷人境界。此外,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真”“真实”“诗意”“活”“忘我”“和谐”“智慧”“激情”“对话”“开放”等是课堂教学的境界。
第三是“真境”的特征。傅东缨老师认为,理想境界的课堂教学应当而且必须鼓荡着磁力、张力和活力等三大最富于鲜明特征的品质。史晖博士认为,课堂教学境界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情境性、审美性、超功利性。王凤云老师认为课堂教学最高境界的特征有三个:动态生成性、教学的自组织性、师生的自主性。
第四是“真境”的形成。葛德军老师认为,语文教育真境,可以而且应该从教、学、教与学趋之达成。教之真境,乃不教之教之境。学之真境,乃学而时习之境。教与学之真境,乃教学相长之境。陈婕老师认为,要进入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要把握好四个方面:建构合理的教学结构,调节主体的接受状态,选择能力培养的载体,利用无处不在的时空。罗刚淮老师认为,要实现课堂教学境界的根本性提升,出路还在于解放学生。王凤云老师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高境界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教学互动,二是教学对话。魏星老师认为要实现阅读教学的“平衡”境界,要把握三个方面:主体和客体的“意会”、感性和理性的融合、形式和内容的和谐。张国华老师认为,教师行动研究是走向课堂教学理想境界的途径。
第五是“真境”的层次与类型。朱永新教授心中的教学三境界是:第一重,落实有效教学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重,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史晖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境界有三种类型,一是力的境界:知识的获得;二是审美的境界:精神的享受;三是自由的境界:生命力的彰显。邓彤老师认为,问题教学的境界有三重,一是真伪境界,二是主次境界,三是高下境界。王麦成老师认为课堂教学的境界也有三种,分别是感知境界、自由交流境界与合作开发境界。龚春燕等老师认为境界有六种,分别是评价多元,让学生有安全感;激发情感,让学生有体悟感;师生互动,让学生有主人感;开放多变,让学生有灵活感;问题突显,让学生有兴趣感;动手实践,让学生有创新感。张武老师认为境界有三种,师生从彼此自觉到同志同学的境界、师生从彼此自主到交往交流的境界、师生从彼此自由到见疑探疑的境界。丁骋骋老师的课堂教学三境界与众不同。第一层境界,“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意思是老师把上课内容讲得清清楚楚,老师在讲课时把要点用一二三概括出来,让学生听了以后能一目了然。第二层境界,“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意思是作为一个老师应把授课内容讲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乐意接受,如通过讲一些案例、小故事等,寓教于乐,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这显然比第一层境界要略高一筹。第三层境界,“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意即老师课堂上讲授的东西要有一定的深度,有一定的思想性。老师讲的东西要有一定的内涵,能启发年轻人的心智。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学校,他们也会自觉主动地去研究、去学习。(www.daowen.com)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对于“真境”观已有成果存在明显不足。第一,从成果数量看,还不是非常丰富。我国课堂教学的发展史已近110年,可百余年间的主要研究成果,我们搜集到的仅有160多项,当然不排除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搜集到,但无论怎么看,成果的绝对数量的确较少。第二,从成果质量看,权威性还欠缺。160篇研究论文中,仅有13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第三,从研究视域看,成果指导意义的普遍性还不够。搜集到的160多篇文献,涉及具体学科的有86篇,其中关于语文学科的占到50%以上。来自核心期刊的10多篇文献,涉及具体学科的有6篇,也接近50%。第四,从研究内容来看,还不成体系。由于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概念表述、种类的划分显得较为繁杂,一繁杂就显得不成体系,更多文献关注的是“境”,而忽略了“真”。也有的内容,比如真境的特征与生成、课堂真境中师生的生存状态等,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关于“语文真境课堂”等核心概念,还有待进一步推敲、提炼和厘清。
这样的现状提醒语文人,语文课堂真境的研究,还大有作为。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