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避开无矢,确立教学目标,激励学习行为

避开无矢,确立教学目标,激励学习行为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指向功能,即把人的心理活动调节到与教学目标有关的问题上,排除不利因素的干扰。但拟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这十二个大框架里面,否则,教学行为的指向就有可能偏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课堂也成了无矢之课堂。胸中无矢的老师,往往将“用教材教”践行为“教教材”。教学目标是依据教学规律、考虑教师特点与学生的需求及可能性而设计的。实践表明,一切通过克服困难可能达到的目标,对个体学习行为均有激励作用。

矢者,目标也。

教学有矢,实乃常识。教学目标的常识属性,集中体现在它的导向作用上,这个导向作用主要彰显三种功能。一是指向功能,即把人的心理活动调节到与教学目标有关的问题上,排除不利因素的干扰。二是激励功能,教学目标是依据教学规律、教材特点与学生的需求及可能性而设计的,一些通过克服困难可达到的目标,对个体学习行为均有激励作用。三是评价功能,教学目标设定之后,它便成了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依据,依托这一依据做出的评价,又作为反馈因素,调节着所有教学活动的环节不偏离教学目标。由是观之,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将“六步”教学法的第一步明晰为“定向”,是有其深刻道理的。

可这一常识,却常常被有些老师忘却。教学目标缺失的原因很多,最核心的原因应该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

宏观层面,语文课程目标的漠视。修订之后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基于四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十二大目标。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指向它们的十二大目标分别是: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增进对语言文字的审美体验、鉴赏文学作品、美的表达与创造、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当然,在备课时,无须像以往套用“三维目标”那样,对照十二个方面逐一设计教学目标,这不可能也不需要。但拟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这十二个大框架里面,否则,教学行为的指向就有可能偏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课堂也成了无矢之课堂。

中观层面,流程设置理念的滞后。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已经由当年的“中教法”,历经“语文教育学”,发展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但一些老师的教学流程设计理念,似乎还停留在数十年前。数十年前从苏联舶来的“红领巾教学法”,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依然有影子。“红领巾教学法”通常包括“题解,介绍作者、时代背景”——“范读,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难”——“分析,结构分析、形象分析、重点难点分析”——“总结主题思想”——“研究写作特点”等五个程序。毋庸讳言,这种方法,当年在“使语文回到了语文本身而不是落在空洞的政治解读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但现在看来,弊端很多,可依然有人在抱残守缺。(www.daowen.com)

微观层面,基本教材观的缺失。胸中无矢的老师,往往将“用教材教”践行为“教教材”。“用教材教”彰显的是教材的例子功能,其指向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及其背后可能生成的语文素养。基于这种教材观的教学,期待的是由学一篇,能知一片,关注的是能力迁移和举一反三。而“教教材”更多体现的是传授当下教材的知识、技法等,教材里展现了什么,就一股脑儿教给学生。这种教材观的长期施行,易造成孩子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习惯,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通常,教学目标的拟定有这样几个参照要素:语文课程特点、教材价值、教师个性和学生需求。当然,学生需求尤为重要,而实践中更多的是综合考量几个要素。总之,因课程、因文、因人预设目标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教学设计理论告诉我们,之所以必须拟准教学目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目标具有凸显的导向作用,这个导向作用主要彰显在三种功能上:第一,指向功能。即把人的心理活动调节到与教学目标有关的问题上,排除不利因素的干扰。第二,激励功能。教学目标是依据教学规律、考虑教师特点与学生的需求及可能性而设计的。实践表明,一切通过克服困难可能达到的目标,对个体学习行为均有激励作用。第三,评价功能。教学目标设定之后,它便成了操作过程中的评价尺度。这种评价结果又作为反馈因素,调节着所有教学活动的要素,不偏离教学目标。对于这一原理,每个语文老师不能不牢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