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光电效应:电子从金属表面跳出的谜题

光电效应:电子从金属表面跳出的谜题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赫兹没能解开这个谜题,但在接下来的15年间,其他许多科学家都投入了对这一“光电效应”的探索之中。很快,真相大白了:赫兹试验中电极之间产生的电火花实际上是一群被称为“电子”的微小亚原子粒子。如果光波所携带的能量使得电子跳出金属表面,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推测出更强的光波将会造成更大的影响。参考阅读//No. 73 普朗克定律,第150页光电效应是19世纪晚期最令人困惑不解的发现之一。

量子理论的势头越来越猛

1900年,马克斯·普朗克发现他只能在假定辐射以独立小块(或量子)的形式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解释电磁辐射的表现。当时几乎没有人(包括普朗克自己在内)意识到这个发现有多么重要,直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解释。

在光对某些金属通电表现的影响能力这个课题上,海因里希·赫兹已经在1887年进行了一些试验。他曾经在尝试在两个金属电极(即可以引起小型电流流动的物体)之间制造一个微弱电火花时发现,如果将金属放在紫外光的照射之下,更有可能产生电流流动。这样的结果令他大惑不解。

赫兹没能解开这个谜题,但在接下来的15年间,其他许多科学家都投入了对这一“光电效应”的探索之中。很快,真相大白了:赫兹试验中电极之间产生的电火花实际上是一群被称为“电子”的微小亚原子粒子。(参考阅读:梅子布丁模型,第148页)。

菲利普·莱纳德在世纪之交宣布了一个重大发现。至此,一切已经相当明了:试验中的光一定在不断给金属中的电子增加能量,使得电子活跃起来,从金属表面跳跃起来形成了电火花。然而,他还发现,这些电子所携带的能量只与光的颜色有关,而和光的亮度无关——这似乎并不是光波应该有的表现。

1905年,爱因斯坦给出了一个解释。他认为,光一定是以离散微粒或小包的形式存在的(这一点与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相一致),且每一个独立体都携带有一定量的能量,它们携带的能量多少取决于光的颜色而非光的强度。然而,爱因斯坦的说法并没有流行起来。罗伯特·密立根花了数年时间尝试通过试验来证伪爱因斯坦的上述观点,然而并没有成功。于是,量子理论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了。

彩虹的每一种颜色对某些金属中的电子产生不同的影响。(www.daowen.com)

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家们认为,光像波那样运动。如果光波所携带的能量使得电子跳出金属表面,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推测出更强的光波将会造成更大的影响。然而,光波变强(光的亮度增大)之后,并没有产生更多的电火花。反而是缩短光波的长度(将红色光换为紫色光)后产生了更多的电火花。爱因斯坦认为,实际上光的存在形式就是离散微粒,其中“红色”微粒携带的能量要少于“紫色”微粒。因为“红色”微粒力量弱,所以即使用数百万个的“红色”微粒来对金属进行轰炸,产生的效果也很有限,但如果用力量非常强的“紫色”微粒来轰炸金属表面,即使只是很少的量,都会产生相当可观的效果。

参考阅读//

No. 73 普朗克定律,第150页

光电效应是19世纪晚期最令人困惑不解的发现之一。爱因斯坦对此现象的解释对后世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是令光的微粒说得以重新流行,另一方面是为亚原子物理学的量子理论提供了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