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在生态学上并非平等
20世纪60年代,生态学家们已经了解到,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复杂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很多物种都可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互相影响。生态学家们猜想,正是这种复杂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1969年,罗伯特·佩因对上述猜想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即使是复杂的生态系统,只要去掉一个物种,也会使它发生巨大变化。
生态学家们会设想复杂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生态食物网有点类似于因特网,如果某一条网线被损坏,那么信息通常会找到另一条通道从计算机A传输到计算机B。同样地,如果生态系统中某一物种消失了,那么能量应该仍然可以用与之前差不多的方式在食物网中流动。整个生态系统不应该出现什么明显的变化。
佩因的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事实并非如此。他发现,如果有选择性地把某些物种从一个生态群落中去掉,会导致该生态系统整体面貌的改变。他注意到了这些物种的重要性,并给它们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关键种。
在佩因的思想问世之后的数十年里,关键种概念的影响力达到了相当深远的程度。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许多项目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保护关键种上,因为人们认为,损失这些关键种可能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出现灾难性变化。
然而近些年来,一些生态学家开始提出,之前对关键种概念的应用可能太过简单了。例如,某地的一个物种在许多环境中或许是关键种,但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就不是了。虽然存在着这些细微问题,关键种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www.daowen.com)
佩因的大多数生态学研究都是在美国西海岸潮间带的岩石区潮水潭中进行的。他发现海星这个物种——尤其是赭色海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力非常大。有海星存在的潮水潭就会聚集各种各样的贝类及其他生物。佩因把一部分水潭中的海星去掉后发现,仅仅在一年之内,这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就已然分崩离析,贻贝则取代了海星的位置。间接证据表明,如果其他捕食者消失了,影响就没那么巨大了。因赭色海星通过捕食贻贝及其他生物帮助维持了一个多元化的生态系统,所以它就是一个关键种。
关键种概念直接指出,某些物种在生态学上比另一些物种更加重要。
如果说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是坏消息,那么一个关键种的消失就可以说是一场大灾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