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第八组开篇课文《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童话。它安排在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这个单元是以科学为专题编排的。科学童话又称知识童话,它既具备童话的各种特点——用纯净的文字为读者营造浓浓的温情,建构起真善美的境界,同时它又有科普文的特点——知识正确,用词准确。
这个童话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水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它的脾气变化无常。长长的文章就是长长的谜面,文章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种种变化,让读者去猜,让读者通过阅读,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去接触谜底,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文章的语言画面感强。作为科学童话,作者写得既生动又准确。同时文章多处利用短长句的方式展现了语言的节奏感,第四段又运用对比描写的手法写出了水性格上的两面性。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感受科学童话语言优美、准确的特点上,着力构建“关注语言特点,感受学习乐趣”的语文课。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冲”“池”“浮”“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3.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课前检查导学单,明确目标
《我是什么》导学单
到爸爸妈妈处过关,完成各项挑战,看你能得几颗星。
到同桌处过关,完成各项挑战,看看谁是挑战王。
1.这里有很多形声字,读准它们很简单。(☆☆)
2.第三句,我能读出变化哦。(☆☆)
(1)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
(2)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3)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3.怎么才能把长长的段落读好呢?想想办法!(☆☆)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4.观察四个字的偏旁,找找特点,再写一写。(☆☆)
5.课后尝试读好长段落。
有时候它很安静,有时候它很吵闹。它是捕虫高手,你瞧它睁大眼睛,蹲在田边,盯着小虫,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它是聊天达人,你听它扯着嗓门,大声叫喊,一刻不停,让人睡不着觉。
问题一:词语按节拍朗读,没有连起来。
问题二:长句子能读通顺,但是读得不够生动。
问题三:第四段能读通顺,但是没有读出变化。
问题四:生字“黑”的横,“池”的竖弯钩,“浮”的弯钩,大多数的孩子书写不规范。课前检查能发现学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教师一定要检查、汇总。
二、游戏开课,激趣入文
1.聊天引出谜语,说说猜谜的方法
总结:要看完整的谜面。如果看到一半猜到答案,可以再从下文去寻找证据验证答案,不急着说。
2.师生一起猜两则谜语
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答案,随着谜面的逐行出示,排除错误答案,得到正确的谜底。
谜语一: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无花叶,朵朵都从天上来。
谜语二:我是一颗小硬球,握在手里冷飕飕,有大有小从天降,动物庄稼都害怕。
3.方法总结
遇到用“我”开头介绍自己的谜语时,我们可以把答案代入到谜面中念一念,以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猜谜是二年级孩子喜欢的一个游戏,用游戏导入,可以拉近师生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本课既是科学童话,同时是一则谜语。学生没有学过猜谜的方法,一拿到这篇课文,不知道从何入手。以两则简短的谜语入手,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猜谜方法,这方法可以迁移到课文学习中。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出示整篇课文,迁移猜谜的方法
今天学习的《我是什么》也是一则谜语,只不过它的谜面比较长。看到这么长的谜面不用害怕,刚才是逐行猜,现在可以逐段猜。
逐段出示课文,请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正音的同时让学生逐步排除错误答案,最终得出“水”这个谜底。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虽然读过课文,但不一定能猜对谜底,孩子们更多的是根据其中的一句话、一段话猜测出鱼、海啸、海浪等答案。如果在整篇课文中漫无目的地找,猜出谜底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一件难事。所以教师和学生一起逐段排除,就好比教师牵着孩子的手,慢慢地翻过一座小山,学生很安全、很安静地学习着,而这一种猜谜方法无疑会迁移到孩子以后的猜谜活动中。
四、针对不足,精讲多练
1.创设情境,快乐学习
我们已经猜出谜语了,水宝宝出现了。现在的水宝宝还在池子里,它很想去小溪里散步(出示小溪的画面),你们能帮帮它吗?
出示水宝宝接到的难题卡,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激发学生接受挑战的信心。
2.词语练习
(1)预设1:读音难点。
袍子 雹子
(2)预设2:词组练读。检查学生能否能将整个词连起来读。
温和 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暴躁 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3)联系上下文理解“温和”“暴躁”。
教师引述:水宝宝脾气温和的时候,它会______;水宝宝脾气暴躁的时候,它会______。
因为水宝宝会帮人们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______;因为水宝宝会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______。
3.句子练习
(1)出示长句子,学生个别读。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2)读得很准确,我们能否读出水的变化呢?
(3)观察句子,水有什么变化?(从安静到喧闹,从小到大)
(4)教师出示形象的句子。
师:孩子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水宝宝慢慢变大,速度慢慢变快?
(5)学生自己试读、个别展示读、全班齐读。
我
在池子里睡觉,
在小溪里散步,
在江河里奔跑,
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小结:原来找到规律,我们能把文章读得更棒!
4.段落练习
(1)出示第四自然段,请学生朗读。
(2)大家已经读得正确、流利了。老师把第四段变了变,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改变后的第四段。
有时候我很温和,
有时候我很暴躁。(www.daowen.com)
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
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
让我
光做好事,
不做坏事。
(4)说说发现。(“温和”和“暴躁”一一对应起来写,字数一一对应,很有节奏感)
(5)学生读“温和”的部分,教师读“暴躁”的部分。男女生轮流读。
小结:朗读的时候,如果能用声音把事物的不同特点表现出来,你就是出色的朗读家啦!
【设计意图】通过营造“让水宝宝前进”这样一个情境,引导学生快乐地进行下面三个板块的学习。在童话的环境中学习童话,这能让孩子快乐学习。第一学段,字词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如果面面俱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收效甚微。在课前检查预习的时候,发现学生的问题,然后到课堂里进行专项练习,目标明确,时间有保证,学生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需要老师的指导,对模仿性极强的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教师范读是最好的示范。
五、整体感知形态变化
1.继续营造如童话般的学习环境
(1)通过同学们的努力,现在水宝宝已经从池子里跳到小溪里了,这都是小朋友的功劳啊!掌声表扬一下自己吧!
(2)大家还愿意送水宝宝去江河吗?(出示江河的图片)
(3)出示水宝宝接到的“一级难题卡”要求:①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圈出水变成的事物。②选择老师给出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
(4)小结:小朋友真厉害,用上句式,我们的表达就更简洁、更准确啦。
(5)看看水宝宝有没有变化。(动画出示水宝宝从小溪进入江河的画面)
【设计意图】水宝宝第一次前进,孩子们花的时间很多。而这个板块短小、轻松,学生很快就能完成。有张有弛,孩子们才不会疲劳。把水的变化用给出的句式说一说,让学生说的时候有一定的扶手,适当降低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六、简单学习第一、二两个自然段
1.营造氛围
(1)水宝宝即将到达大海啦,我们一起帮助水宝宝解决最后的困难,好吗?
(2)出示水宝宝接到的“超级难题卡”要求:①水是怎么变成云的?②云碰到冷风会变成什么?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第一次感受从水变到云。老师边说边板贴“水”“汽”“云”三张小卡片,黑板上只点两三点。
师:两点三点小点儿够了吗?重点感受“无数”。
(3)第二次感受从水变到云。水弟弟也想变,谁来帮它变一变?
(一个学生上台贴,其他学生下面讲)
师:小点儿分开可以吗?重点感受“连成一片”。
(4)第三次感受从水变到云。
师:水妹妹也来啦,谁来帮它变一变?想帮水宝宝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说水变化的过程,说得越整齐,水宝宝变到空气中的小点点就越多,我们一起整齐地来变一变好吗?
(学生齐说,老师板贴)
(5)联系生活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这些云有时候穿着白衣服,那就是(出示图片)——白云。
有时候穿着黑衣服,那就是(出示图片)——乌云。
早上的太阳照着云朵,云朵红彤彤的,那就是(出示图片)——朝霞。
晚上的太阳映着云朵,云朵红艳艳的,那就是(出示图片)——晚霞。
(6)当朝霞把红袍披在身上的时候,你觉得它像什么?
(7)这一段作者告诉我们水是怎么变成云的,云宝宝又会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写得多有趣呀,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播放风声)云娃娃在空中散步碰到了谁?引出第二段。
(2)云娃娃碰到这些冷风会变成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把刚才摆在黑板上的三张写着“云”的卡片反过来,三张卡片分别呈现“雨”“雹子”“雪”。
(3)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师引述:
水珠,水珠,你叫什么名字?
小硬球,小硬球,你叫什么名字?
小花朵,小花朵,你叫什么名字?
仔细观察了雨、雹子、雪的形状,把它们写得多生动呀!
(4)摆卡片,感受“落”“打”“飘”用词的准确。
师:这些“雨”“雹子”“雪”,它们如果一起落下来的时候,位置各不相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师把“雨”“雹子”“雪”,三张卡片摆在中、低、高三个位置。
(5)想象画面,体会“落”“打”“飘”的精妙。
师:老师读到“落”的时候仿佛看到小水珠撑着降落伞从天而降。你读到“打”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呢?读到“飘”的时候又看到什么了呢?
(6)现在你知道云会变成什么了吗?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说出来,好吗?
(7)亲爱的同学们,因为你们完成了“超级难题卡”,现在水宝宝已经在大海里唱歌跳舞开大会了。不过现在水宝宝一变,又变到了汉字中,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
【设计意图】第一自然段中,从水变为云,如果让孩子重复读会很乏味。通过摆卡片、画简笔画的方式,学生能清楚地感受到水变化的经过。但是了解变化经过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教师通过三次摆卡片,让学生从不熟悉到有点熟悉到完全知道;学生通过动手摆摆、嘴巴说说,不知不觉中复述了课文。第二自然段,如果把三个比喻的生动、三个动词的精准拎出来讨论,这拔高了。把“雨”“雹子”“雪”三张卡片按中、低、高摆放,学生通过说明理由,无疑告诉了自己,作者用词真准确呀。
七、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冲”“池”“浮”“黑”四个字
2.发现水宝宝在不同的偏旁里
3.出示事先拍下的学生练习写的字
(1)今天老师发现每一个同学都把“冲”字写得很好,老师就不教了。
(2)比较学生写的“黑”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横斜了。教师指导“四点底”写的时候的注意点“一左加三右,两大包两小”。
(3)比较学生写的“浮”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弯钩倾斜了。
(4)比较学生写的“池”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竖弯钩不够圆润。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体指导。
师:如果能够把老师今天指出来的三个地方写好,就得“优秀”。如果还能观察到其他细节,老师会打两个“优秀”。
(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打“优秀”。
板 书
【教学点评】
1.导学单中的前置学习,让课堂聚焦有效
如果学生会的不教,不会的也不教,怎么知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导学单是一个最好的抓手。课堂40分钟十分有限,如果把目标对准所有学生的最低程度,无法激起大多数的学生的学习动力,到最后造成“学了”跟“没学”没有什么区别。语文教学一直讲究“精讲多练”“把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如何才能“精”?如何才能“还”?“精”和“还”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导学单中的前置学习,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不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每天前进一小步,迈向成功一大步”的乐园。
2.导学单中的题目指向,让学生主动探索
“第三句,我能把它读好哦!”“长长的段落怎么样才能读好呢?”在第一学段,朗读课文仍旧是教学重点。本文有很明显的语言特点,有排比句,有对应描写的段落。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会多次遇到,怎么读好排比句的变化?怎么读好对应句段?教师没有出现术语,只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排比中的不同,自己读好句子的变化,让学生在与老师的对读中感受语言的节奏美。
3.导学单中的课后任务,让学生学以致用
导学单的任务不应该结束在课内,它更应该指向课外。指向课外的时候,很多老师会指向内容的拓展,比如阅读其他的文章。笔者认为导学单的课后任务,更多地可以指向课堂习得的应用。这样便于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也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