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冬阳·童年》:梦里梦外驼铃声,百转千回往日歌解读

《冬阳·童年》:梦里梦外驼铃声,百转千回往日歌解读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由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后记》改写而来。全文笔调淡雅含蓄,语言温厚醇和,在驼铃声声、暖意融融中向读者展现了小英子的童年。在小学十二册教材中,只有本文反复用了间隔号“·”,将“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看似无关的三个词串联在一起。最后回到现实,发出想念童年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由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后记》改写而来。全文笔调淡雅含蓄,语言温厚醇和,在驼铃声声、暖意融融中向读者展现了小英子的童年。全文萦绕着淡淡的感伤,却如梦似幻地浸润着深深的感动,无疑是学生积累语言,理解情感的经典范例。

一、驼铃声声入境来

《冬阳·童年·骆驼队》围绕骆驼队,回忆了小英子童年的几件事。在林海音平实质朴的言辞中,一种非喜非忧、非伤非怨的情绪萦绕其间,寻之无迹,品之有味。全文画面发生在“又干又冷”的冬天,却在文章结尾“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中往复回环,串联起了小英子“愚呆而神圣”的童年往事,一帧一帧如电影镜头般的画面,诗歌般流淌入读者的心里,如同观影一般,不禁让人回到了20世纪20年代,站在喧闹的北京老城南脚下,静看小英子的一举一动。

1.电影画面的次第呈现

全文开篇第一段,以一句话总领。“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于是穿越近百年的光影岁月,一幅骆驼三四、旅人一二的黑白画面浮现了出来。画面中,拉骆驼的行脚商人“头上冒着热气”,形成了“一股白色的烟”,作者写冷,却是从这些压抑不住的热气中缓缓烘托,冬日真是又“干”又“冷”呵!

再往下看,是六七岁的小英子,站在骆驼前,正看着骆驼咀嚼干草的模样,“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都看得呆了,连她的小牙齿也动了起来,果然是小孩子的童真童趣啊!这一呆看,可不仅看了骆驼吃相,更细瞧了它们的打扮——“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这铃铛用来干啥?小英子的小脑瓜总有与大人不同的答案——给寂寞的旅程增添情趣。多么稚气而又极具诗情的可爱女孩!多么美好而又无拘无束的童年!在小英子的心里,藏着无穷无尽的问题,藏着无穷无尽的天真想象。看来,她对骆驼的喜欢程度可真不一般。同时,在这一段的描写中,也能窥看到爸爸对小英子的引导,一“想”一“笑”,宽容和蔼,可见一斑!

镜头缓移,冬天快过完,春天就要来了。这时,首次出现了题目中的“太阳”,这太阳“特别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还有多暖呢?就连“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可是,在孩子的眼里,就连骆驼脱毛也是特别的,“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这是多么新鲜有趣啊!看到那些毛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怎么会想到帮骆驼“脱衣服”呢?没有发自心底的对骆驼的那种喜欢,是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的,这也正体现了一个孩子的童稚。

夏天终于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于是小英子会问:“夏天它们到哪里去?”它们?它们是谁?想必大人们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妈妈自然也回答不上来,只是回复:“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这部分内容虽然只有短短的两次对话,但就是从这短短的两次对话里,我们感受到骆驼已占据了英子的心,她满脑想的都是骆驼。不然,她怎么会问得没头没脑呢?“它们”,其实也可以换成骆驼,但一换,味儿就完全不一样了,而且,从“影子”一词的背后,我们似乎看到小英子多少次在老地方翘首期盼的骆驼终未出现,多少次侧耳倾听的驼铃声终未响起——多么扫兴!小英子以为她朝思暮想着的骆驼,也会是妈妈心底的挂牵。可小孩子心底那么多有趣的问题,哪是大人都想得到的呢?所以当妈妈疑惑地问“谁”时,小英子认为理所当然是骆驼呀!好像在说:我问的当然是骆驼呀,你怎么不知道呢?

多可爱的孩子!而这一问,也正好让我们窥探到林海音那颗自然而纯真的童心。由此,我们也再次发现,林海音对童年的点点滴滴记得多么深刻。童年,是她生命里永恒的记忆!

2.伤感基调的凝练

镜头至此,是乐融融的童年回忆,再往下却蒙着淡淡的感伤。从“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这一句可以发现,毫无痕迹描写的是岁月的流逝,然而细究之下,像看骆驼咀嚼,问骆驼踪影,这些好玩有趣的事情,都随着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光,再也不会去做了。再也不会做的又何止是和骆驼有关的事呢?一切美好的、有趣的童年往事都是作者在此刻缅怀的啊!镜头仿佛给了在书桌前笔耕不辍的林海音一个特写,于是,有了文中最直抒胸臆的一句话:“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就这样,积淀的情感在文末凝聚,作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也让身临其境的读者们在重临的童年生活中,听到了阵阵驼铃。

二、驼铃声声入文来

钱梦龙先生说:语文学习还是要通过对语言的体悟和揣摩来落实,来不得半点架空。一篇文本进入教材,就成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载体。通过细细品味,从语言入手,研读文本,用心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意味,从而得到技能和情感的升华。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文章文字的魅力莫过于以下三个方面。

1.新颖的标题形式

看文先看题,而这篇文章的题目无疑是有创意的。在小学十二册教材中,只有本文反复用了间隔号“·”,将“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看似无关的三个词串联在一起。为什么要用上间隔号?反复品读,题目好像是一首小诗,再读,又如同音乐上的恒拍,朗朗上口,舒缓唯美,富有节奏。

除了有一种音乐的韵律感,本文的间隔号更注重想象的引导。再读,脑海中不禁会浮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一个阳光和煦的冬日,六七岁的小英子在北京的老城南根上,歪着头,痴痴地盯着咀嚼干草的骆驼,纯真的笑映着孩子红扑扑的脸蛋……原来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的一个孩子,这样的一种童年生活呐!这个标题,让人浮想联翩。

对于标题三个词语的位置,作者也是有心安排,“冬阳·童年·骆驼队”,以“童年”为关键词,落笔最多的是“骆驼队”,从“骆驼”出发,描写她对老北京的景色和人物的回忆,对故乡的怀念,甚至对童年的追忆。而这些回忆,都笼罩在暖暖“冬阳”下,于是,回忆就带上了一种特有的色调、特有的温度、特有的气息、特有的情味。

2.串联的事件点滴

第三学段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篇章结构的意识,本文脉络清晰,以骆驼为主线索串联了回忆发展。一开篇先进入童年环境,再细写“看骆驼咀嚼干草”“问驼铃作用”“想要给骆驼剪毛”“问骆驼的踪迹”四件小事。最后回到现实,发出想念童年,让“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的感慨。每一件小事虽然笔墨都离不开骆驼,却是以小见大,以此为缩影回忆整个童年岁月。第十五段的“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更是将情感从前面的明媚转换成淡淡的感伤。把握住文章整体脉络,才能对结尾的主题升华有更深的理解。

3.复沓的低吟浅唱

遣词造句在正文中的体现则是无处不在的反复吟咏,重复地使用某些字词。例如天气是“又干又冷”,骆驼走路是“一步一步”的,吃草是“磨来磨去”的,不仅如此,在“三天三夜”的旅途中,骆驼们还是“不声不响”地反刍。除了ABAC式的叠词,文中不乏AAB式的复沓,骆驼们脚掌是“软软的”,它们的行进是“慢慢地走”“慢慢地嚼”……通篇的文字是缓缓的,拉长了语言节奏,引发了读者无限想象。

同时,复沓的词语凝练成句子,使得文风朴实动人。文章的第四段写小英子呆看骆驼咀嚼,作者用了非常简洁和生动的文字,写一个孩子眼中的骆驼的脸、牙和态度,用了三个“那样”,把骆驼那种脸丑、牙长、态度安静,自己好奇吃惊却又不知如何表达的感觉写了出来。在这样的画面中,呆看骆驼的小英子好像也化身成了骆驼,咀嚼着干草。类似的语句适合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品读,在自读中自悟。

三、驼铃声声入课来

模式建构,从宏观上看,不外乎“知识性结构”和“情感性结构”两大类型。“知识性结构”的课堂教学,基本遵循知识的掌握规律来设计,通常表现为“旧知铺垫——新知呈现——变式巩固”这样一个过程。而“情感型结构”的课堂教学,则是依据情感的生发逻辑来设计的,通常表现为“创设情境——移情体验——升华情感”这样一个回旋复沓、螺旋式的范式。本课则属于“情感型结构”的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组织。

板块一 创设情境,想象画面

课伊始,播放《城南旧事》序幕。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由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从刚才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画外音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她小时候是在北京城南度过的,很怀念那段时光……

师:是的,因为难忘、因为怀念,她把自己在北京城南的生活写进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叫作《城南旧事》。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的出版后记——《冬阳·童年·骆驼队》。

影视资料中那充满历史厚重感的骆驼队照片伴着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画外音呈现在学生面前,转瞬间就将他们带到了几十年前的老北京,带入了课文所营造的怀旧氛围中。

板块二 顺清思路,概括往事

课文写了童年的哪些往事?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出四件往事:呆看咀嚼、遐想驼铃、想剪驼绒、傻问驼踪。

板块三 品读课文,体味童年

1.呆看咀嚼

课文哪些文字描写了小英子呆看咀嚼的画面?将阅读感受用一两句话或一两个词批注在空白处。

作者写下这段往事的时候,她还会去学骆驼咀嚼吗?为什么?

引读——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2.遐想驼铃(www.daowen.com)

(1)师生合作读对话。

(2)如果这时有人问你,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是干什么的,你会怎样回答?顺势质疑,爸爸想了什么?为什么笑?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宽容,再次回环到中年的林海音回忆往事的心情,回读重点句——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3.想剪驼绒

同桌合作读,想象英子为什么会有想剪驼绒的念头。

回读重点句——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4.傻问驼踪

(1)师生合作读,提出“它们”一词的指向。引导学生理解没头没脑的发问表达了“我”对骆驼的思念。

(2)补充《城南旧事》中小英子“总是问,总是问”的其他情景。

“爸,什么叫做贼!”

“贼?”爸爸奇怪地望着我。“偷人东西的就叫贼。”

“贼是什么样子?”

“人的样子呀!一个鼻子俩眼睛。”妈回答着,她也奇怪地望着我:

“怎么问起这个来了?”

“随便问问!”

我说着拿了小板凳来放在妈妈的脚下,还没坐下来呢,李伯伯也进来了,于是妈妈就赶我:

“去,屋里跟小妹妹玩去,不要在这里打岔。”

……

“你不明白的事情多着呢!上学去吧,我的洒丫头!”

童年时代的问题即使没有答案,长大后也不会再问了,激发学生对逝去童年的回忆与惋惜。再次回读重点句——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对“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一重点句反复引读,它就如同一条串珠的彩线,又如一段不断往复呈现的旋律,覆盖了整个课堂,形成了回环复沓的课堂节奏。学生沉浸其中,在一次次唤醒中,感悟在加深,朗读在渐入佳境,怀念、感伤、珍惜、憧憬,种种感情交织在字里行间,文字与情感得到了真实和谐的共鸣。

板块四 提笔抒写,触感伤思绪

1.提笔抒写。

人到中年,人在台湾,会产生更多的人生感触。当作者再次想起冬阳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再一次忆起那挂在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再一次感叹童年时那满脑子的问题,她会怎么说?把作者想说的话写下来。

2.引入资料,印证体会。

出示林海音在《苦念北平》中的文字:

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童年、少女,而妇人,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里度过。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

结合文字,简介作者生平。

板块五 再赏序曲,轻诵画外音

尾声(再次播放《城南旧事》序幕)。

师:品读此文,我们就像是在静静地品尝一杯淡淡的清茶,如果我们有第二个童年,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也许我们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人生感触。因为珍惜,所以作者把这些感受写进了小说,著名导演吴贻弓把小说拍成了电影,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影片序幕中的那段话吧。

不思量,自难忘!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我是多么想念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而今或许已物异人非了,

可是,随着岁月的荡涤,

在我,一个远方游子的心头,

却日渐清晰起来……

(在影片一开始骆驼队停在家门前,英子看骆驼学咀嚼的画面中结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