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开始手工制作之前,要做什么,其实心里是有一个大概的想法的,这个大概的想法我们称之为“心理成像”。在有了“心理成像”之后,让孩子反其道而行之,将已成型的小制作进行拆分。先拆分成一个个部分,再把每一个部分拆解成一个个零件,再将这些零件一步步地组装起来。前者是一个拆分的过程,也是孩子用“心理成像”模拟现实的过程;后者是一个组装的过程,也是孩子用现实检验“心理成像”的过程。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拆分和组装的过程交替出现,互相促进,孩子不断地模拟、检验、修正。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就是进行逻辑思维整合的过程,也是理想和现实慢慢靠拢的过程。
在幼儿园里,教师教孩子一步步地完成各种手工制作的过程,就是在帮助孩子完成“心理成像”的过程。随着“心理成像”在手工制作中从“二维画面”向“三维画面”转变,孩子的内心思维变得复杂起来,越来越接近成人的思维方式。等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作品的时候,就是其整合理想和现实的开始。
这里需要提醒教师的是,“心理成像”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如果有一些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并且,孩子产生情绪波动可能不是因为失败或不会,而是发现自己的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大到想尽办法都无法实现。另外,情绪波动还涉及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当孩子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的挫败感越来越多的时候,会发现好像越来越无法控制自己,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感到恐慌,随之而来的就是自我贬低,此时,情绪就会比较低落甚至大发脾气。因此,在孩子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孩子对失败的反应,特别是情绪的反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应对。
幼儿阶段的手工游戏主要以折、剪、撕、贴、捏等方式为主。对于孩子来说,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逐渐发育和完善,因此,手工游戏在小班、中班、大班三个阶段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由于生长发育的限制,小班段孩子的手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善,手眼协调能力不够成熟,因此手工游戏多以折、撕、贴、搓、压等方式为主,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手工游戏却非常感兴趣。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地增加些剪和捏的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手工游戏环境,利用各种手工游戏激发孩子动手的兴趣,激发孩子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孩子学会用心去感受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同时促进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和心理节奏的逐步完善。在这个阶段,手工游戏以感受和自由表现为主,让孩子体验手工游戏的乐趣。
中班段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可以开始让孩子进行一些有主题的手工游戏。比如用手撕出各种形状;用剪刀沿着辅助线剪一个圆形;用绳子或线穿过一个圆孔,或是1分钟内穿起几个珠子等。这些游戏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进行的,教师可以经常给孩子做练习,发展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使其手部的力度、准确度、灵活度、协调性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另外,在中班段还可以加入一些绳结类的手工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促进其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还可以为大班段和小学低年级段自己系鞋带、打绳结做好准备。
大班段孩子的精细动作迅速发展并趋于协调,已经能够进行多种小肌肉群共同参与的协调活动。例如可以较为自如地使用剪刀,剪出规定形状;可以用玩具针线完成手工作品;可以灵活地用揉、捏、搓等方式塑造出简单的泥塑角色等。大班段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更加趋于完善,对美的感受力更加丰富,对手工游戏的预先评估更加娴熟,模仿能力也更强。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设置一些材料、类型较为综合的手工游戏,让孩子在体验手工游戏乐趣的同时,知识、技能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游戏主题1:《小手撕撕撕》
【游戏形式】日常。
【重点领域】小班段孩子的手工游戏训练。
【游戏目标】通过撕纸,让孩子感受手工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彩色画报、报纸、画纸等各种材质的纸。
【游戏过程】
1.教师带领孩子练习撕纸,不要做太多干预,让孩子自由地感受撕纸的乐趣。
2.教师给孩子一张纸,让孩子试试直接撕、折一下以后沿着折痕撕、拿尺子比着撕三种方式,引导孩子观察这三种撕纸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他们更喜欢哪一种。
3.孩子可以随意撕,撕完之后,大家一起说说撕完的纸像什么。
【游戏建议】
1.这个游戏可以反复玩多次,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需要量的积累。
2.这个游戏在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训练方式。小班段,侧重于让孩子感受撕纸的乐趣,所以不做过多的要求,只需要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的撕纸方式带来的结果,思考可以采取哪些撕纸的方式即可。中班段,侧重于让孩子尝试着撕不同的形状。大班段,侧重于孩子的模仿,让孩子学着撕某一个形状或形象。三个阶段的侧重点基本是:无要求→有要求→模仿完成。
备注:破坏带来的快乐是孩子无法抵挡的,当然在规则下的破坏才是教师要教给孩子的,即什么样的纸可以撕,什么样的纸不可以撕,破坏可以,但需要告诉孩子其中的规则是什么。
游戏主题2:《贴贴贴》
【游戏形式】日常。
【重点领域】小班段孩子的手工游戏训练。
【游戏目标】通过拼图的形式,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
1.立体拼图。
2.磁性拼图。
【游戏过程】
1.教师引导孩子根据手里的磁性贴或拼图的轮廓,找到对应的位置,把磁性贴放到正确的地方。
2.教师示范后,让孩子尽量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游戏建议】
1.这个游戏可以反复玩多次,手眼协调的训练需要量的积累。
2.这个游戏在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训练方式,随着年龄段的提高,拼图的数量、精细程度、复杂程度等也要不断提高。
3.教师可尽量鼓励孩子大胆表述自己拼图的方法,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相互学习的机会,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演讲和表达能力。
游戏主题3:《折出小世界》
【游戏形式】日常。
【重点领域】小班段孩子的手工游戏训练。
【游戏目标】通过折纸的方式,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彩色卡纸、白色卡纸。
【游戏过程】
1.教师先带领孩子练习两边对折、对角线折等折纸方式。
2.让孩子随意把纸对折,然后观察折完后压和不压的区别,用手指压、手掌压、手指甲压的区别,最后说一说喜欢哪一种。
3.让孩子练习正折、反折等各种折法,感受折纸的乐趣。
【游戏建议】
1.这个游戏可以反复玩多次,折纸的练习需要量的积累。
2.这个游戏在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训练方式,随着年龄段的提高,复杂程度和精细程度随之提高:小班段,侧重于感受不同的折纸方式。中班段,可以让孩子试着去折一些简单的东西,如折扇、薯条袋、小船、气球等。大班段,可以更复杂些,如小背包、戒指等。
游戏主题4:《自制小印章》
【游戏形式】日常。
【重点领域】中班段孩子的手工游戏训练。
【游戏目标】
1.了解印章的作用。
2.通过制作印章,训练孩子手部的搓、压等精细动作的能力。
【游戏准备】
1.各色超轻黏土。
2.调制好的水彩颜料。
3.白色卡纸。
4.带有印章图案的图片资料。
【游戏过程】
1.教师先向孩子介绍印章及其作用。
2.孩子用超轻黏土进行搓、压的练习,了解超轻黏土的特点和使用方式,并尝试搓出各种简单的几何形状。
3.教师引导孩子用超轻黏土搓出喜欢的形状,然后用模具压出印章图案。
4.等印章自然风干之后,蘸取少许水彩颜料,将图案印在白色卡纸上。
【游戏建议】
1.教师在游戏开始前,应尽可能地向孩子清晰地表述游戏的步骤,引导孩子逐渐建立预先评估的习惯和意识。
2.在介绍超轻黏土时,教师可以让孩子去感受超轻黏土的特点,让孩子对这种材料有个较为直观的感受。
3.在用模具压图案时,教师需引导孩子做好双手的配合,这样才可以做出图案比较完整的印章。
4.孩子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鼓励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图案,并尝试着让孩子分享创作心得,引导孩子总结出印章制作的要点。
游戏主题5:《好饿的毛毛虫》
【游戏形式】日常。
【重点领域】中班段孩子的手工游戏训练。
【游戏目标】
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卡纸来表现饥饿的毛毛虫。
2.能够把自己的作品讲成一个故事。
【游戏准备】
1.彩色卡纸、白色卡纸。
2.各色超轻黏土。
3.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游戏过程】
1.教师给孩子讲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和孩子一起讨论绘本。
2.让孩子把绘本里感兴趣的故事内容,用超轻黏土表现在白色卡纸或彩色卡纸上。
3.游戏结束后,教师可鼓励孩子大胆地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故事。
【游戏建议】
1.游戏开始前,教师可先让孩子分享对绘本故事感兴趣的内容。孩子表现的画面可以是绘本中的内容,也可以是根据绘本故事的再创作。(www.daowen.com)
2.作品完成后,教师可从构图、用色等方面和孩子交流。
游戏主题6:《自画像》
【游戏形式】日常。
【重点领域】中班段孩子的手工游戏训练。
【游戏目标】
1.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2.训练孩子基本的构图及审美能力。
【游戏准备】
1.白色卡纸。
2.胶水。
3.绳子。
4.雪糕棒。
5.水彩笔、炫彩棒、蜡笔、油画棒等。
【游戏过程】
1.教师带领孩子了解什么是自画像。
2.让孩子互相观察,找出自己的面部特征。
3.鼓励孩子大胆创作,创作出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自画像。
4.教师带领孩子把雪糕棒用胶水粘在一起做成相框,并把完成的自画像粘在相框上。
5.把绳子粘在相框背面,以方便悬挂展示。
【游戏建议】
1.可以在做好的相框上写出制作者的名字,然后把这些相框都挂在墙上,作为班级环境展示的一部分。
2.鼓励孩子大胆创作能够表现自己风格特点的相框。
游戏主题7:《气球娃娃》
【游戏形式】日常。
【重点领域】中班段孩子的手工游戏训练。
【游戏目标】学习打绳结。
【游戏准备】
1.彩色、白色气球。
2.双面胶。
3.各色毛线(长度以够做头发为准)。
4.各种形状(圆形、半圆形、心形、五角星形、锥形等)的泡沫球或毛绒球。
5.水彩笔。
【游戏过程】
1.游戏开始前,教师先准备好充好气的气球,每人一个。
2.指导孩子先把毛线按“Z”字形来回对折,然后在对折好的毛线中间打一个结(死结、活结皆可),之后用双面胶粘在气球的顶部,作为娃娃的头发。
3.引导孩子用水彩笔画出娃娃的脸和表情,鼻子部分可以用泡沫球或毛绒球代替。
【游戏建议】
1.教师在给气球充气时,注意不要充太满。
2.将毛线按“Z”字形来回对折和打绳结,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比较有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在游戏开始前,先和孩子进行简单的练习,让孩子对毛线的特点有所感受。
3.气球娃娃的表情可以多种多样,但尽量以开心为主。
4.作品完成后,可以作为儿童节等主题环境布置。
游戏主题8:《圣诞袜》
【游戏形式】日常。
【重点领域】大班段孩子的手工游戏训练。
【游戏目标】
1.训练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
2.学会打蝴蝶结。
【游戏准备】
1.各种颜色的无纺布和毛线。
2.子母贴。
3.安全剪刀、胶棒,其他小装饰物。
4.塑料针。
【游戏过程】
1.游戏开始前,教师根据圣诞袜的形状做成模板发给孩子,让孩子在无纺布上拷贝出圣诞袜的形状并剪下来(两片),尽量保证两片袜子的大小、形状一致。
2.教师用打孔器把袜子的四周(袜口除外)打上孔,方便孩子接下来的穿针练习。
3.引导孩子把毛线穿进塑料针里,然后把两片袜子缝起来。缝完之后,将两边的线头打成一个蝴蝶结。
4.可以鼓励孩子在圣诞袜上做各种装饰。
【游戏建议】
1.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带领孩子先进行模板拷贝和穿针的练习。
2.孩子在剪圣诞袜的时候,教师需从旁引导使用安全剪刀的正确方式,并保证安全。
3.在缝袜子时,要注意把线头留长一些,方便最后打结。
4.孩子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把作品挂在孩子的床头。圣诞节时,教师可以在袜子里塞进美好的祝福。
游戏主题9:《冰激凌大甜筒》
【游戏形式】日常。
【重点领域】大班段孩子的手工游戏训练。
【游戏目标】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
【游戏准备】
1.画好圆形的彩色卡纸、白色卡纸。
2.安全剪刀。
3.超轻黏土。
4.毛线。
5.胶水。
6.水彩颜料。
【游戏过程】
1.游戏开始前,教师先和孩子讨论,用什么方式可以把圆形变成圆锥形。
2.引导孩子自己用安全剪刀剪出圆形,接着在圆形的半径处剪一刀,然后折成圆锥形并用胶水固定好,作为冰激凌的蛋筒备用。
3.用超轻黏土做出彩色的冰激凌球放在蛋筒里,此处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自己进行创作。
4.把毛线缠绕在涂了胶水的蛋筒上,等蛋筒干透之后,蘸取少量水彩颜料,在做好的蛋筒上画上图案。
【游戏建议】
1.游戏步骤比较多,过程有些复杂,教师可多鼓励孩子做好预先评估和计划,然后大胆创作。
2.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孩子一起分享创作思路,鼓励孩子大胆、完整地在众人面前表述自己的创作感受。
手工制作非常重要,不仅需要在幼儿园里面练习,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家里练习,因此教师需要和家长讲清楚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尽量引起家长的重视,让家长参与,共同完善孩子的心理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