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化市场的转变:自发到自觉

文化市场的转变:自发到自觉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政府对文化活动的经济属性认识不断深化,有关政府部门为了加强对日益发展的文化市场的管理,也开始推出相关的各种管理措施。随着国家对文化市场认识的深入,文化产业越来越被重视,有意识地对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行引导并推进,被纳入政府工作范围之中。因为这场风暴的陡然爆发,以及国内市场的变化,中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突然加快。

早在198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文艺体制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体制改革。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提高作家艺术家的思想艺术素质,提高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这一阶段的文化体制改革,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调整艺术部门和艺术团体的布局,推动了精简合并;其二,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在文化单位推行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同时实行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改革措施,旨在解决“统得过死”“吃大锅饭”等体制弊端,解决文化单位出现的经济困境;其三,实行“双轨制”改革,将文艺表演团体分为两类,保留少部分国家主办的全民所有制艺术表演团体,大多数艺术表演团体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由社会各种力量主办。

随着政府对文化活动的经济属性认识不断深化,有关政府部门为了加强对日益发展的文化市场的管理,也开始推出相关的各种管理措施。国务院1985年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文化艺术首次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局于1987年2月,联合发出了《关于改进营业性舞会管理的通知》,第一次明确了举办营业性舞会的合法性质,文化经营活动正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合法组成部分。在1988年,《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由文化部、国家工商局联合发布,不仅“文化市场”的字眼首次出现在政府文件中,而且这个文件对众说纷纭的文化市场的范围、管理原则和任务等做出了界定,正式结束了文化市场管理无法可循的局面。

随着国家对文化市场认识的深入,文化产业越来越被重视,有意识地对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行引导并推进,被纳入政府工作范围之中。国务院在1991年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文化卫生事业”当作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订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启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1996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文化体制改革视作文化事业繁荣与发展的根本出路,强调改革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www.daowen.com)

1997年,席卷亚洲各国的金融风暴,从2月开始在泰国开始刮起,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韩国及中国香港蒙受了巨大的金融伤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因为这场风暴的陡然爆发,以及国内市场的变化,中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突然加快。1997年9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混合所有制”的概念被提出,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及文创企业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总体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在这一阶段,变动最为复杂,但仍然处于探索的状态,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只占据一个局部的位置,产生的影响不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