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设置合理的目标,激励行为,实现企业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设置合理的目标,激励行为,实现企业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目标,实际上就是人期望达到的成就或结果。合理的目标对人具有诱发、导向、激励行为的功能。因此,设置目标,要体现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让职工深刻认识到企业目标的实现,也能达到自己某种需要的合理满足,这样就能吸引职工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

设置合理的目标,激励行为,实现企业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一个跳高运动员在跳高时,他望着面前具有一定高度的横杆,能激发起他纵身起跳的爆发力。一个能跳过两米高度的运动员,假若把横杆去掉,恐拍连一米半也不及。可见,横杆高度对跳高运动员起着非常关键的激励作用。这个横杆高度就是运动员的目标。

所谓目标,实际上就是人期望达到的成就或结果。心理学上把它称为“诱因”,即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外在物。目标既可以是外在的实体对象(如工作量),也可以是精神的对象(如职称、学术水平等)。

目标激励就是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以激励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合理的目标对人具有诱发、导向、激励行为的功能。在思想工作中,我们可以动用目标的功能,去激发人的正确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把人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导向新的境界,推向新的高度。

实行目标激励的好处,首先在于能使职工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激发强烈的动机,一旦达到目标便会获得一种满足感。其次有利于上下左右意见的沟通,加强集体的凝聚力。再次能使职工个人利益与整个组织的利益得到统一。在动用目标激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目标必须与职工的需求相联系。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的需要,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关键。因此,设置目标,要体现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让职工深刻认识到企业目标的实现,也能达到自己某种需要的合理满足,这样就能吸引职工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

第二,目标的设置必须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相结合。设立总目标,使人感到工作有了方向,但达到总目标是个复杂而较长的过程,有时使人感到遥远或渺茫,为了不至于降低职工的积极性,可以采取“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把总目标分成若干阶段性目标,使职工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感到与目标接近了一步,从而在心理上感到满足,受到鼓舞。(www.daowen.com)

第三,目标的难度要适当。目标定得过低,唾手可得,就没有激励作用。目标定得过高,太难,则会使人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产生泄气情绪,影响积极性的维持。因此,目标设置不能过难,也不能过分容易,应使之保持一定的难度,并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目标的设置应尽可能让职工亲身参与。职工参与目标设置的本身,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追求感和责任感,对目标设置参与和理解的程度越深,职工的追求感和责任心也就越强烈,因而被激发起来的行为动力也就越持久有力,即使遇到挫折,也会努力战胜困难,百折不挠地去推动目标的实现。否则,就会使职工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失去对目标积极主动追求的精神。

第五,要赋予职工实现目标所必要的自主权,既然确立了目标,有了前进的方向,就要相信每个人的能力,敢于放手让他们去干,这

是目标激励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领导对这也不放心,对那也不放心,管得太死,就会使下级失去活力,失去主动性和创造性。当然,自主权的大小,应视职工的成熟度而定,比较成熟的职工,自主权应大一些,对于还不成熟的职工,具体指导应多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