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追求公平与影响积极性的普遍社会心理现象

追求公平与影响积极性的普遍社会心理现象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追求公平,公正和合理,这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公平意识对人的积极性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当发现比例相等时,便认为公平,心情舒畅,努力工作。不公平感的存在,不仅影响职工的积极性,而且也影响人际关系,亟需采取措施,加以消除。首先,要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公平观。有的不公平感是由个人的错误看法引起的。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革除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才能消除不公平感。

追求公平与影响积极性的普遍社会心理现象

追求公平,公正和合理,这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公平意识对人的积极性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由他们得到了什么而定,还由他们看到别人得到了什么而定,他们会作一番“社会比较”,比较他们和别人的“投入”(包括教育、努力、时间、精力等)和“报偿”(包括金钱、获得的赏识等)。当发现比例相等时,便认为公平,心情舒畅,努力工作。相反,当发现比例不相等,低于别人时,会产生不公平感,于是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苦恼,从而呈现紧张和不安的状态,就会发牢骚,泄怨气,制造人际矛盾,即所谓“不平则鸣”,工作消极。我国十年改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提高,但仍出现了“吃肉骂娘”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感到分配不公所导致的。

因此,在思想工作中,必须十分重视不公平感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公平感的存在,不仅影响职工的积极性,而且也影响人际关系,亟需采取措施,加以消除。

首先,要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公平观。有的不公平感是由个人的错误看法引起的。我国小生产的平均主义思想还很严重,有的人往往只和别人比“收获”,不比“耕耘”,只比拿多少,不比干多少;有的人过高估计自己的成绩,过低地估计别人的成绩,把本来公平的差别看作是不公平的。对这种人不能一味迁就,要批评教育,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真正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从而达到调动其积极性的目的。(www.daowen.com)

其次,要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有的不公平感是由不合理的管理方式造成的。比如,在奖金、工资制度的平均主义和少劳多得,多 劳少得,不劳也得等现象,这些都会使人产生严重的不公平感。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革除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才能消除不公平感。

再次,要注意改进领导作风。有的领导作风不深入,不调查研究,激励随意性,办事不公,偏听偏信,赏罚不明,言行不一等。这些不良作风,也会引起人们的不公平感,领导者只有克服这些不良作用,才能增强激励的有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