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方法与技巧

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方法与技巧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正式群体作为一种客观现实,普遍存在于一切组织之中。①支持和保护积极型非正式群体。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对实现组织目标起中性作用。③积极引导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疏导就是组织管理者与非正式群体中的某些成员结成知心朋友,从感情上瓦解其存在的基础。④坚决取缔破坏型非正式群体。对触犯法律、构成威胁的非正式群体要通过法律途径,会同公安机关坚决打击、取缔和制裁。

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方法与技巧

非正式群体作为一种客观现实,普遍存在于一切组织之中。管理者应接受这个现实,注意对非正式群体突出特征的研究,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控制,因势利导,从而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消除其破坏作用。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

(1)利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因素为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服务

在实现组织目标时,可以利用非正式群体的某些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方式开展工作,达到正式群体所不能达到的目的。

①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情感密切、互相信任、有共同语言的特点,引导他们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②利用非正式群体信息沟通灵活、迅速的特点,及时宣传组织的目标和意图,收集成员对组织的意见和要求。

③利用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强、能较好地满足成员多种心理需要的特点,有意识地分配其承担正式群体无暇顾及的特殊艰难工作,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④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群体意识强烈的特点,在确定劳动定额的任务指标时,适当提高标准,加大工作难度,以提高人力资源效能。

(2)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的策略

非正式群体因类型不同,目标、规范、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成员特性各异,群体活动及其成员行为多种多样,必须区别对待。(www.daowen.com)

①支持和保护积极型非正式群体。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为了增强安全感和满足心理需要,需要依托于某一群体。为此,组织管理者应积极促使积极型非正式群体进行成长发育,使其一开始就具有积极因素,与此同时要适当地对其指导,给予关怀和帮助,使其健康成长。对于现存的积极型非正式群体,要给予肯定、支持和保护,调动其积极性,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②信任中间型非正式群体。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对实现组织目标起中性作用。他们会因客观存在受到组织的信任、尊重、重视而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予关怀,注意联络感情,加强目标导向作用,委以重任,使他们体会到满足个体或群体的需要,只有通过实现组织目标才能实现。

③积极引导消极型非正式群体。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要公平对待,认真分析其成因,寻找疏导机会,以便有效地进行改造。疏导就是组织管理者与非正式群体中的某些成员结成知心朋友,从感情上瓦解其存在的基础。对那些有害社会和组织整体目标的消极型群体,加强思想、目标和行为规范的改造,同时做好“领袖”人物的工作。

④坚决取缔破坏型非正式群体。对触犯法律、构成威胁的非正式群体要通过法律途径,会同公安机关坚决打击、取缔和制裁。

(3)做好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工作

任何一个非正式群体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他们虽然未经组织任命,但他们的意志和行为对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和规范以及其他成员均有很大的影响。他们所具有的能力强、威信高、影响力大等特点决定了他们有时仅凭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就可能调动一群人。所以,做好核心人物的工作,是做好非正式群体工作的关键。在组建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和选拔正式群体的领导时,应尽可能注意选拔在非正式群体中享有威信且作风正派的核心人物;在制定目标任务、传递有效信息、处理工作事故、解决责权冲突、协调配合支援等方面,发挥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作用和潜能往往能为组织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正式群体的力量,削弱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以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为宗旨,往往忽视成员的多种需要。如果正式群体能积极关心成员生活业余爱好、能力、志向等,最大限度地满足成员的各种心理需要,就能使每个人在正式群体中获得“心理平衡”的满足感。如果正式群体中的角色有足够的吸引力,不但能削弱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减少非正式群体数量,而且能使非正式群体的目标逐渐与正式群体目标吻合并保持一致,共同达成组织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