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非正式群体是指建立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一种没有明文规定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在企业行为中的影响是首先从霍桑实验中得以认识并总结出来的。它与正式群体一起构成了组织中人际关系的总和,并共同决定着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心理气氛以及对事业、生活的态度。
2)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非正式群体除具有群体的普遍特性外,还具有其特殊性。与正式群体相比较,非正式群体有以下9个特征:
①情感密切。相近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要是形成非正式群体的基础。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一般都具有共同的利益、兴趣、爱好、价值观和相同的社会背景及生活习惯。因此感情融洽、关系密切。
②群体意识强烈。非正式群体成员彼此之间感情融洽、行为协调、自愿结合而成,因而,成员愿意服从群体,群体压力和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对其行为影响极大。
③信息沟通灵活迅速。非正式群体的沟通形式多样化,交往频繁,不易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形成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灵活而迅速地进行沟通。(www.daowen.com)
④群体内聚力不稳定。当非正式群体各成员彼此感情比较密切、互相依赖、互相信任、互相支持时,群体内聚力很强。但相对非正式群体而言,正式群体在满足成员基本需求和高级需求方面更具备物质条件,尤其是受到内部或外界刺激时,非正式群体内部极易产生冲突,使内聚力削弱,以致解体。
⑤自然形成其核心领袖人物,并且有较高的威信。某些人在非正式群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较强的领导、组织和鼓动能力,并在满足其成员共同心理需要的活动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因而成为公认的“领袖”人物。他们虽然没有组织赋予他们的职务、地位和权力,但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其群体成员产生一种自然性的影响力,拥有较高的威信。
⑥成员的重叠性。非正式群体成员可以同时面对多个参照群体,他们既可以参加某一非正式群体,也可以同时参加其他几个非正式群体。
⑦自发性与不稳定性。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形成、自然发展起来的松散联合体,不是组织明文规定的,既无名称,又无成文的章程。促其形成的某一客观条件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对非正式群体产生影响,因此,非正式群体具有不稳定性。
⑧不成文的规范。非正式群体形成的规范绝大部分不是以文字解释和说明的方式存在,而是通过大量的成员间的相互讨论、情感交流以及对参照群体的经验借鉴等方式并由其成员共同默认、许可而形成的,成员行为对规范的遵从与否以情感影响为主。因而,非正式群体存在的时间长短或其成员间沟通的程度可以反映该群体规范的完整性、达成目标的针对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⑨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非正式群体,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其自然形成的行为规范约束或激励成员的行为,面对外部的威胁、挑战或者机遇,能精诚团结,一致对外,具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