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群体分类及其重要标志

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群体分类及其重要标志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按照成员在正式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关系进行等级划分,构成组织人力资源分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群体在组织中存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期性正式群体及临时性正式群体两种。4)按照群体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群体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群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群体分类及其重要标志

我们在分析和确认群体特征、有效发挥群体优势时,往往需要强调指定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个别特征,因而,按照一定的特征标准原则对指定群体进行分类,突出区别或者类似于其他群体的特征,并按分类群体的其他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寻求对指定群体的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群体分类比较复杂,指定群体因分类标准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如下分类标准对群体进行分类:

1)按照群体成员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分为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

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也称初级群体。这是由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1923)提出的,是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家庭、邻里、青少年的同伴群体(peer group)等,都属于首属群体。首属群体通常是由自然的人际交往形成的。它的基点是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通常没有严格的群体规范。首属群体的运转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不是规定性的角色关系。由于首属群体常常是一个人最为直接的社会现实,也是其社会影响的最直接来源。因此,首属群体对于个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对应于库利提出的首属群体概念,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次属群体(secondary group)的概念,特指区别于首属群体,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次属群体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建立起来的,如学校、工厂、政府机构等。这类群体通常有明显不同于首属群体的较大规模,其运转也首先依赖于社会角色关系,群体成员间有明确的角色分工。次属群体是人们介入更广泛的正式社会的途径。人们在次属群体中的社会角色,起着沟通个人与社会的桥梁作用。个人在次属群体中的正式社会角色常常是个人与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fication)的核心构成部分,并由此对其自我认同(self-identification)发挥重要影响。

2)按照群体的构成原则和方式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及行为分工清晰、成员地位及角色明确、群体规范相对完善的群体。在正式群体中,群体特征受组织的影响,群体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由组织决定,群体及其成员行为的指向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并受到组织的引导和控制,群体规范与组织文化特征及管理风格相协调。在后面将要提到的群体概念均是以正式群体为主。

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按照成员在正式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关系进行等级划分,构成组织人力资源分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群体在组织中存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期性正式群体及临时性正式群体两种。如组织的财务部门不可能在社会、市场及组织内部发生量变的情况下取消或撤销该正式群体在组织中的职务职能和工作性质,当然,在该组织发生质的变化时,如在关闭、解散等情况下,正式群体会随着组织的消亡而消亡;又如,企业设计部门为开发新产品而成立的“××产品设计工作组”,在该产品设计开发并验收通过进入批量生产后,该群体即解散,其成员可能又因另一新产品的开发由不同的正式群体成员组成新的临时性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指建立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一种没有明文规定的群体。非正式群体的构成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成员个人需求在群体中得到满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并由于个体需求的多样性形成非正式群体特征的复杂性。从个体需求方面来看非正式群体的特征,不仅表现在达到一致认同的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获得满足,而且在群体行为关系中相对较少的约束和指令使得成员更能按个体的个性特征自由发挥;成员间多以自愿交往而非强制性交往的方式形成较小心理压力的沟通关系;群体中因淡化等级差别及制度化的行为模式而形成更多默认的、相对于正式群体更为灵活的关系结构和群体规范;与正式群体相比,非正式群体各特征的可塑性较强,进行相应特征适应环境的协调在时间、空间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正式群体因其指令性组合特性使群体凝聚力较强而形成较强的抗击打能力)。非正式群体行为研究将在本章4.6节中介绍。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事实上,正式群体与次属群体、非正式群体与首属群体有着很大的对应性(但不重合,这些概念是从不同的理论背景上提出来的)。如果说人们对于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是基于理性思考,是通过参与正式群体来参与社会,明确自己的社会立足点和社会同一性,那么人们对于非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则主要基于自己情感上的好恶,是通过参与非正式群体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从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意义上说,对非正式群体的参与,为人们参与正式群体提供了更多的背景支持。

3)按照群体的规模大小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群体规模大小的标准是相对的,规模指标也是根据对群体特征的认识来确定的。比如,以群体的构成人数的多少、群体完成指定目标任务的大小、群体占用组织资源的多少等都可以划分成不同的大、小型群体。从群体的社会性意义来看,总存在着群体成员间能够直接地、面对面地接触和沟通,情感交流频繁的群体,这样的群体我们称之为小型群体。如生产班组、领导班子、兴趣小组等。大型群体则是指群体成员通过群体目标及各层次的组织机构间接联系在一起的情感交流相对较少的群体。如学校、集团公司、部队等。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重点是小型群体,小型群体是大型群体与个体之间的中介,是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对组织行为及个体行为都产生重要的影响。(www.daowen.com)

4)按照群体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群体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群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松散群体是处于最低层次的群体,它是指人们只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但群体成员间没有共同活动的内容和目标要求,不以共同的好恶和感情色彩为基础联系在一起的集合体。比如,同一航班的乘客、同一病房的病人等。松散群体不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群体的主要对象,但松散群体在某些特定条件发生变化时,其群体特征有了发展与变化,群体的发展水平可能得到提高,松散群体可能由低级层次发展为中间级的联合群体。比如,来自不同地方、有共同目的地及共同行程的一群人可能因频繁接触和交流或意外事件的发生导致松散群体发展为联合群体。

联合群体处于群体发展水平中的中间层次,常常由松散群体进一步发展而成。联合群体的特征是成员之间有一些共同的活动,但这种共同活动主要决定于成员的个人目的或利益,因此,群体活动的成败与个人利益有密切的关系。成员虽然能在心理上意识到“我是群体成员之一”,但其行为带有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既可以承担任务,也可以拒绝承担任务。比如,音乐爱好者协会、业余桥牌运动队等。

群体发展的最高层次是集体。集体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存在不仅对其成员有益,同时对社会和人类也起着有益的积极作用。集体的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但集体的组织极为严密,纪律也极为严格。其成员不仅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活动,而且每个人都承担一定的责任,在群体明确的规范下相互交往,沟通极为密切。称得上集体的是那些学校与班集体、工矿企业、机关团体以及一切进步的组织,如少先队、共青团等。

5)按照群体的社会影响及作用分为参照群体和非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又被称为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所谓参照群体,是指这种群体的标准、目标和规范可以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成为人们要努力达到的标准。参照群体的标准和目标会成为一个人的“内在中心”,它的标准和目标能引起人们的向往和追求。人们常常会把自己的行为及群体行为与其参照群体的标准进行对照,如果不符合这些标准,就会改正自己的行为。但应当注意到一个人心目中的参照群体有时也可能不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群体,而是来自他的想象,如来自某文艺作品中的某个群体形象或凭空杜撰等。虽然想象中的参照群体也会对个人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但通过心理学实验及现实中的事实证明了这样不太利于人们个性的正常发展。

非参照群体是相对于参照群体而言的,是指那些虽然存在并在社会上活动,但其标准和目标不足以成为人们行动参照物的一般性群体。通常在划分参照与非参照群体时,往往将个体所在群体作为非参照群体。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群体之间的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学习和追求参照群体行为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时,照抄照搬是不可取的,应当结合自身群体的特征提出适合自身群体实际特征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6)按照群体是否存在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假设群体是一种客观上并不存在的群体,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分析的需要而被人们“设计”划分出来的。假设群体又被称为统计群体或目标群体,常常可以按照年龄、性别、区域、职业、消费能力、信用度等特性进行二次划分。虽然假设群体在实际中并不存在,但在研究和分析某些问题时,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比如,在市场消费占有率的消费群体分析中,在目标市场占有率指标下可建立一个接近市场其他特征的假设消费群体,并细化群体各类分项指标及必要的调整偏差方案,与实际消费群体的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找到实际消费群体与目标消费群体的差异,以作为企业市场行为调整的参考依据。

当然,群体分类标准因研究和认识的目的不同还有各种各样的划分方法,既可以按一级标准进行不同的划分,又可以在一级标准下按细分二级标准划分群体。比如,在产品消费市场调查中的区域标准、年龄标准、性别标准、职业标准、消费能力标准、忠诚度标准等;学生群体中的同乡群体、兴趣爱好群体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