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体的定义
关于“群体”这个名词,学术上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定义。由于在学术上和实际中存在各种不同的群体,所以关于群体的定义有许多种。英文中关于群体便有许多种表达方式,如Crowd、Group、Collective等。但是无论何种表达、何种定义,群体都包含一个基本的意思,即物种的“聚集”。
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和隶属感、没有结构与社会角色分化的。社会心理学家莱茨曼等人(L.S.Wrightsman,et al.,1977)称这类人群为聚合体(aggregate)。例如,马路上等候绿灯过街的人群、电影院里的观众和飞机上的乘客,都属于这种非群体性的人群聚合体。不过,聚合体也可以转化为群体。被劫持飞机上的乘客,为了一个共同的制服罪犯、求得生存的目标,可能会很快转化为一个结构化的群体。
在苏联的社会心理学概念体系中,有学者曾经强调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安德列耶娃,1980),认为当群体目标与社会的根本利益相一致,而不只局限于群体内部时,群体就成了集体。
关于群体的定义,不同学者因所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对其表述也不相同。应当讲,群体在不同状况下所表现出的动态特性是定义群体概念的主要因素。
唐·赫尔雷格尔教授等人在其《组织行为学》中将群体定义为:“在一段时间内,能够经常互相进行交往的人群,其人数应相对少些,以使每人能与本群体内所有其他的人进行面对面的,而不是通过别人的间接沟通。”他同时强调群体不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偶然聚集在一起的几个人,而是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阶段成果。群体在某些基本方面与更大的系统,如一个组织中的某一部门或整个组织本身,是有所不同的:首先,为了群体能够继续存在下去,其成员必须能够互相看得见、听得着;其次,每名成员必须参加和其他成员的一对一双向交往;最后,那种像军事组织或其他正规组织中所常见的等级差异,在群体中必须是极小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作为群体中的成员在彼此间的相互影响方面就没有地位上的差异或区别。
西拉季等人提出的群体定义是:“两个或更多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工作目的和目标而形成的互相依赖和互相作用的集合体。”这里着重强调这些人具有共同的目的和目标,以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特点。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通过对群体构成要素的分析,从另一角度揭示了组织行为学中群体的内涵。他认为,群体是任务活动、相互作用和情感3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其关系如图4.1所示。
关于群体的定义,我们倾向于如下表述:
所谓群体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共同目标,由若干人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群组合体。
2)群体的特征
图4.1 霍曼斯的群体构成三要素(www.daowen.com)
群体通常应具备以下特征:
①群体成员一致认同某种特定的共同目标;
②群体成员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行为关系,并由此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③群体具有一定关系结构及行为规范;
④群体在开放性的社会环境中,成员、目标、成员间相互关系以及结构和规范均具有动态的特征,并由此产生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性特征。
应当加以说明的是,群体特征的把握及提高群体行为效能在研究和管理运用过程中十分重要。比如,在共同目标方面,“一致认同”可能是以群体成员自愿,或者服从,或者强制的方式达成,这就体现出全体成员对实现目标的期望概率的不同认定,而“共同的目标”既可能是群体成员的首要目标,也可能是次要目标,致使群体成员对目标价值的认同出现差异;在行为关系方面,围绕群体目标的实现过程,群体各成员的行为内容及行为方式在“分工协作”的原则下具有各不相同的表现,并形成相互沟通、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群体关系结构显示了各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不同或在群体中的角色差异,在相应的群体规范中形成某些行为被群体鼓励、接受而某些行为受到群体的限制或者约束,以及群体各种心理动力的习惯性方向和动力的强弱;群体动态性特征是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受群体内外其他特征变化影响的,影响的结果既可能向成功(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向失败(坏)的方向发展。可以说,群体并不是个体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其特定内涵的、综合体现群体各种内外特征的复杂人群组合体。
我们认识并掌握群体特征的目的在于有效利用并发挥群体特征优势资源,抑制其不利于目标发展的特征。例如,在群体沟通中,正式群体更强调规范性的指令传输,而非正式群体并不突出规范性的指令传输,更多的是适合群体成员双向沟通的传输方式;又如正式群体中地位较高的成员与一般成员相比,往往因其在群体活动中承担着一定的管理职权而使用不同的群体规范的行为内容和表现方法。
3)群体形成的原因
人们为什么会加入群体?罗宾斯将其原因归纳为5条,详见表4.1。
表4.1 人们为什么加入群体
与之相比,偶然聚合的人群没有共同目标和归属感,也没有结构和社会角色分化。例如,在车站等车的人群、电影院中的观众、商店里的顾客,都属于非群体性的人群聚合体。当然,这种非群体性的集合体也可能转化为群体。面对灾难时,互不认识的人为了营救更多人的共同目的,可能很快形成一个结构化的群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