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的动机下引发的行为,在达到某种目标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因而挫折的情境是经常发生的,人们所遇到的挫折也是多种多样的。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归纳起来,无非是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
由客观因素造成的挫折称为环境起因的挫折,这类挫折通常又分为两种:一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挫折;二是社会因素造成的挫折。
自然环境的限制,往往使人们的动机不能满足、目标不能达到,比如各种无法克服的自然灾害会使人们遭遇挫折,像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等;一位汽车司机在远离加油站的地方耗尽了油而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等,这些都是造成挫折的自然环境因素。
再如,相互爱慕极深的青年男女,因失之于门当户对或其他原因,而不能结成伉俪;又如人们生活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而又无法摆脱,只能终日苦受噪声的折磨,如此等等。这类因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们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张,或其他人为因素的限制而造成的挫折,均属于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挫折。(www.daowen.com)
由人们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挫折称为个人起因的挫折。这主要是由个人的能力限制,或由生理、心理上的缺陷,而造成满足动机与实现动机的障碍,像一个有智力缺陷的人想成为一名著名的科学家;一个先天性色盲的人想成为一名画家;一个高度近视的人想当一名飞行员等,无论怎样努力追求,恐怕都难以如愿以偿。这类引起挫折的原因,就属于个人主观内在的因素。
一个人是否体验到挫折,与他们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抱负水平是一个人为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规定的标准。这种标准高,说明抱负水平高;反之则表明抱负水平低。一个工人在技术考试中认为能得八十分便是理想水平,另一个工人却要争取得满分,结果,两个人都得了九十分,前者会感到得意,而后者则会感到遭受了挫折。
个人的耐受力不同,对挫折体验的程度也不同。由于耐受力的个别差异,因而有的人即使面对严重挫折,也毫不灰心丧气,有的人遇到一点轻微的挫折就会心灰意懒,意志消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对挫折的耐受力受人的生理条件、过去挫折的经验以及个人对挫折的主观认识的影响。身体强壮、神经系统坚强的人比体弱多病、神经系统脆弱的人更能忍受挫折;在生活中历尽艰辛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另外,不同的人对挫折情境有不同的知觉和认识,对同样的情境,有的人可能认为是严重的挫折,有的人却可能认为无所谓而根本无动于衷。所谓挫折耐受力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情境时,能摆脱其困扰而免于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亦即个体经得起打击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