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的人性理论
荀况在《荀子·性恶》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性善则是人为的。人的本性就是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些是人的性情。荀子的这种性恶论类似西方行为科学中的X理论。荀子还进一步指出:“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子人之情性者也。”其大意是,眼睛爱看可爱的颜色,耳朵爱听悦耳的声音,嘴巴喜欢吃可口的食物,心里想着财利,身体喜欢舒适安逸。这些都是产生于人的性情。
孟轲在《孟子·告子上》中指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后人编的《三字经》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孟子的这种性善论则类似于Y理论。孟母三迁的典故则说明环境对人性是有影响的。
在汉代,有人认为人性的善恶是混杂的,有点类似于Z理论。而到了清代王夫之又提出了“日生日成”的人性学说,即人的本性不是天生而成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他根据影响人的本性的理论,认为要教育改造人的思想和行为,必须从改造现实环境入手,做好“适其性”的工作。王夫之的观点实际上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中国现阶段的人性分析
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关于人性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人们普遍感受到的是中国人在变,变得和20世纪50年代不一样了。对于中国人性的变化,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来分析人性变化的原因和趋势。(www.daowen.com)
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处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设时期的中国人性,其实质是商品经济范畴属性的反映。人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和矛盾都是商品经济种种特性的反映。
商品经济的最根本特性是存在着商品生产者的特殊利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本质内因。所谓特殊利益,就是区别于他人的利益,或者确切地说,就是高于他人的利益。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则努力依靠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使生产经营活动投入少、产出多。这一利益机制,将导致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个人则更关注自身利益,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这种利益观与20世纪50年代的利益观不同了。在20世纪50年代,虽然承认个人利益,但是不存在个人特殊利益,而且强调个人利益寓于国家利益之中,管理者对职工的价值观也做了整齐划一的处理,这种利益观是当时物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反映。现在,国家的经济体制、生产方式变化了,人们的利益观、行为的基本动机和人性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人们开始调整与周围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开始了在个人利益驱动下的合理选择。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则主要来自国家为保障国家整体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所制定的法律和经济政策。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可以统一的,但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具体矛盾。一方面,政府要处理好这些矛盾,另一方面个人也要处理这些矛盾。对这些矛盾所持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则是现阶段中国人性的最本质的反映。在处理个人特殊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时有4种不同的取舍方式:a.既保证社会公共利益,又获得个人特殊利益,这是协调的利益关系;b.得到了个人特殊利益,但没有损害他人利益和国家公共利益,这种利益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c.牺牲个人利益,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两者有矛盾,但是解决方向正确;d.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两者矛盾,而且解决矛盾的方向是反社会性的。
以上4种取舍方式,是4种人性的具体反映,这4种人性在现实生活中同时存在。我们的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法律和政策、社会舆论等,其导向都应当是颂扬为公,反对和制止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同时也要承认和允许前两种选择的存在。这样才符合在中国现阶段经济基础上的人性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管理工作。任何超越或滞后的人性认识都会塑造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反过来会影响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