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曼施坦因也在酝酿德军的1943年夏季的作战计划。他意识到德国在苏联已经陷入一场没有希望的消耗战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将以其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实力上压倒德国。避免这一噩运的惟一办法是在苏军的优势还不明显时,以一连串的歼灭战使苏军在人力和物力上“大出血”。只要这种损失大到苏联无法忍受,德国便有可能获得一个通过谈判而获得和平的机会。
在哈尔科夫战役即将结束的时候,曼施坦因的计划也已经初步成型了,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两个:一种方案被称为“反向”计划,即发挥内线作战的优势,继续引敌深入,再得用东线广阔的战略纵深,伺机发动局部反击。这也是与哈尔科夫战役相同的战斗。这样做,可以使德军以较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杀伤、俘获苏军,使其人力资源枯竭,最后逼使苏联像沙俄在1917年那样崩溃,或者接受对德有利的和约。然而,这一方案也存在着其致命的弱点:一方面,这等于把战略主动权交给苏军;另一方面,在目前这一阶段,德军兵力已经严重不足,无法防守整条战线。如果苏军在德军没有准备的方向发起反击,德军将溃不成军。更重要的是,采取这一方案,等待苏联的进攻,将大大推迟战争时间。而此时,德军是无法再等下去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的工业会提供越来越多的武器装备,苏军的战斗力也会越来越强。尽管英美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又一次背弃同盟国的义务,推迟了原定于1943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承诺。但是,很明显,开辟第二战场是早晚的事情。到时候,德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一场毫无胜利希望的两线战争中。
另一种方案被称为“正向”计划,也就是在有利的地区,通过主动进攻来歼灭苏军。一开始,曼施坦因倾向于“反向”计划,这倒也符合他谨慎、缜密的性格特点。然而,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使得德军从上到下又充满了信心,曼施坦因希望能够在利用德军士兵士气高涨的时候,能够继续扩大战果,于是,“反向”计划就自然而然地被放弃了。
其实,早在哈尔科夫战役接近尾声时,曼施坦因就曾试图说服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卢格元帅派兵南下,以夹击撤退中的苏军,只是由于中央集团军群已经精疲力竭,实在抽不出兵力配合才未能实行。很自然,曼施坦因的目标必然会选在库尔斯克突出部上。在他眼里,库尔斯克突出部是最理想的攻击目标。通过南北两翼的钳形攻击,可以切断整个突出部,并歼灭大量苏军。而这次战役一旦成功,必将大大缩短德军的战线,极大地提高德军部队的机动能力。
曼施坦因做出这样的计划是有原因的,他想当然地认为,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都是些从哈尔科夫战役中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没有多大战斗力。德军应该赶在他们恢复战斗力之前,把他们彻底消灭掉。况且德国目前尚具有这一军事实力。 曼施坦因的计划在德国军方上层引起了轩然大波,除了极个别人之外,绝大多数将领反对这一计划。1943年2月刚被任命为德国装甲兵总监的古德里安,对这一计划持强烈的反对意见。这位德军装甲部队的创建者在视察中发现,现在的德国装甲部队同以前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削弱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1940年,古德里安建立的装甲师配备4个坦克营共有坦克400辆,在1941到1942年,已经缩编到2个坦克营200辆坦克,而到了1943年春,整个东线18个装甲师只剩495辆坦克,平均每个师只有27辆坦克!
德军将领曼施坦因
更让他不能容忍的是,不仅在数量,还有质量上,德军的在役坦克也远远比不上苏联。当时德军的主力坦克是三号和四号坦克,已经被证明根本不是苏联T-34坦克的对手。虽然古德里安曾命令德国工业仿制苏联T-34坦克,但因发动机问题无法解决只能作罢。尽管德国已经研制出他们的新一代坦克——五号“豹”式坦克和六号“虎”式坦克,这两种坦克在质量上可以压倒苏联坦克,但是他们的产量却实在低得可怜:“虎”式坦克的月产量只有25辆;“豹”式坦克月产量也不超过50辆。更不用说“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本身还存在着诸如笨重和易出故障的问题了。古德里安认为,把如此数量之少的坦克投入到库尔斯克突出部战役中,无异于自投火海,他甚至建议在整个1943年,德军都应该采取守势。
然而,希特勒赞成曼施坦因的计划。对希特勒来说,身为陆军总司令和国家元首,东线的攻守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战略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斯大林格勒战役失利以来,他已经隐隐地感觉到轴心国内部出现了一些裂缝。只有采取主动进攻才能重新巩固“德军无敌”的神话,加强各盟国的向心力。而库尔斯克突出部正是攻击的最佳目标。(www.daowen.com)
当然,对于发动这样一次进攻的胜算有多少,希特勒心里也没有底数。虽然希特勒算不上一位天才的军事家,但多年的军事经历也让他产生了一些不祥的预感。面对古德里安的反对,他也曾承认:“这一作战的每一个行动方案都会让我反胃”。但对希特勒而言,他似乎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希特勒的打算是这样的:从库尔斯克南、北面向突出根部实施向心突击,围歼苏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而后向西南方面军后方突击。1943年3月13日,希特勒签署了第5号作战命令。他命令新任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研究库尔斯克地区的军事形势,拟订可能的作战方案。
蔡茨勒对希特勒的决定大吃一惊,认为他的企图太大,而德军兵力不足。但是,蔡茨勒对希特勒非常了解,他不愿意充当希特勒宏伟计划的“绊脚石”。所以他除了表示服从之外,什么也没有说,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希望尽快拿出让希特勒满意的计划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蔡茨勒完成了计划草案。而后,又拿着草案到德军最高统帅部各机关并向战地高级指挥官征求意见。折腾了一个多月,正式的作战方案形成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希特勒终于说服了他的部下,把库尔斯克突出部作为在东方发动夏季战役的开端。德军将使用坦克部队在狭窄的地段上实施突然的密集突击,以达到歼灭苏联军队最强大的集团——中央集团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及苏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的战略预备队的主要目标。
4月11日,德陆军总部参谋长向希特勒提出这一计划的备忘录。在文件中,他建议由莫德尔上将的第9集团军和霍斯上将的第4装甲军团联手攻击库尔斯克突出部。之后,密码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于1943年4月15日,以6号作战命令的形式正式颁布了。在命令中规定,“4月28日起,攻势可在陆军总部命令颁布的6天内发动”。也就是说,“堡垒”作战最早发动的日期是5月4日。
希特勒还要求:“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我决定进行今年的首次进攻——‘堡垒’作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战行动,必须尽快击溃敌军,才能在今年的春夏作战中抢得先机。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必须全力以赴,务必精锐尽出,将士用命。要知道,在库尔斯克获胜,也就象征着又向征服全世界迈进了一步。”
为了确保这次行动的胜利,希特勒还特地挑选了两个他最信任的元帅来指挥这次战役——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卢格和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与此同时,德军库尔斯克突出部战役的筹划和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进行了。战争的阴云开始笼罩在库尔斯克突出部上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