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外国传教士对中国人的特点及对管理者的启示

外国传教士对中国人的特点及对管理者的启示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是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居住50多年。虽然外国传教士对中国人的特点概括有些夸张,但确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我们已经习惯而已,对这些或许很荒唐的东西已经习以为常。

外国传教士对中国人的特点及对管理者的启示

五十七、外国传教士中国人特点的概括对管理者的启示有哪些

由中国特定的历史和国情决定,中国曾经有过众多的外国传教士,他们大多来自西方国家,学识和修养都很高,而且在中国生活、工作的时间不短,所以他们对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对中国人有着自己特别的感受。这里褒贬不一,但是我们可以拿来看看,看看他们对中国人的特点有什么概括,看看他们眼中的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完全可以采用一种平静的心情,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亚瑟·史密斯(公元1845年~1932年,中文名明恩溥)是个值得中国人记住的外国人。他是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居住50多年。自1890年来华以来,他根据22年的见闻和观察写成《中国人德性》,陆续发表在上海的英文报纸《中国北方每日新闻》上,1894年在纽约出版。他的书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当时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必读书籍。1906年在他返美为教会募捐期间,受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邀请出席了白宫的午宴。他利用那次机会向总统建议把庚子赔款退还中国,用于中国有益的事业。不久,在罗斯福总统的支持下,庚子赔款退还的议案在国会顺利通过。后来中国把这笔钱用于创办清华大学和派遣大批留学生。

《中国人德性》是鲁迅极为推崇的书。鲁迅认为《中国人德性》“虽然错误亦多”,但“似尚值得译给中国人一看”。直到逝世前14天,他还再次表达自己的心愿,希望有人将这本书译出来,以结束“安于自欺、并以欺人”的局面。他劝人们把这本书当作一面镜子,“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鲁迅关于中国人国民性的代表作,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这本书的启示。

这本书写于100多年前,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历史环境。在这100年间,中国发生空前的变化,在革命、战争、变革、发展、科学以及中外各种思潮的荡涤下,中国人的民族性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的中国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因循守旧、愚昧落后,也不再有那种奴颜婢膝、逆来顺受、麻木不仁,我们是“新中国人”。在充分肯定这一点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承认,“中国人还是中国人”。从《中国人德性》中我们会发现,书中讲的那些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如勤劳、节俭、礼仪、仁慈、孝心、知足常乐、生命力、忍耐和坚韧;坏的习惯和品质如重面子、忽视精确、缺乏诚信、好欺瞒、多猜疑、缺乏同情心、缺乏公共精神等,在今天依然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些好的品质可能比先人更好了,也有些不如先人;有些不好的习惯和品质,可能不像先人那样严重,有些也可能比先人更糟糕。我们有了一些先人所没有的新品质,也多了些先人没有的坏毛病。我们不仅要知道今天,也应该知道昨天。《中国人德性》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帮助现在的中国人知道100多年前的中国人是什么样,我们与他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区别。

读读这本书具有现实意义。《中国人德性》有助于我们发现当代中国人身上存在的不健康的东西,与历史上中国人的毛病的某种内在联系,这样能帮助我们自觉地反省,挖掘根源,切实加以改正。

基德(公元1799年~1843年),英国传教士,1824年赴马六甲,历任英华书院中文教师、院长等职,著有英文著作多种。(www.daowen.com)

他强调最多的是中国人“信”的问题。他说,中国人在公开或私下场合的表现,与诚信背离,他们的敌人会抓住这一点,来讽刺他们的表里不一。虚情假意、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和奴颜婢膝,才是突出的民族特点。

中国人的日常谈话,尽管还算不上完全虚假,却让人难以得知真相了。真相在中国是最难获到的。诚信的缺乏,再结合猜疑,就足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常常交谈了很长时间,却没有一点实质性内容。

中国人对待孩子的态度,最能说明他们的虚伪。他们教孩子虚情假意,而大人、孩子却都意识不到这点。在孩子还没学会说话的时候,在孩子刚刚开始有点朦胧地听懂人们说话的时候,就被告知,除非他听大人的话,否则,藏在大人袖口的某个可怕的东西就会把他抓去。

汉语词汇中的一系列词语让你成为一个“有礼”的人。在这些词语中,凡是表示说话者自己的,都非常卑贱;而凡是指对方的,都非常尊贵。“懂礼”的中国人,如果不得不谈及自己妻子时,就称她为“拙荆”,或者另外几个类似的文雅的谦称。而乡下人也抓住了礼的本质,会称与自己休戚与共的伴侣为“臭婆娘”。中国有一个故事恰当地体现了中国的礼这个特点:一个客人身穿一套会客才穿的最好的衣服,坐在客厅等着主人。房梁上本来有一只老鼠,正在嬉戏,把鼻子伸进一只为了安全起见而放在房梁上的油罐里,客人的突然到来,把它吓得逃开了。但它逃的时候带翻了油罐,不巧翻落在客人身上,弄得礼服上全是油迹。正当他被这场飞来之祸气得满脸发紫时,主人进来了。他们互相进行了得体的寒暄之后,客人解释道:“鄙人进到贵厅坐在贵梁之下,无意中惊动了尊鼠。尊鼠带翻了贵油罐,落在鄙人的寒衣上,这就是您进来时鄙人这副鄙相的原因。”

虽然外国传教士对中国人的特点概括有些夸张,但确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我们已经习惯而已,对这些或许很荒唐的东西已经习以为常。但是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就应该时刻注意,提醒自己。对于管理者来说,自己的言行至关重要。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基本的礼貌还是应该有的,但是一些传统中的糟粕确实应该摒弃了。我们应该不断的反省,因为一个能深刻认识自己的民族,一个能不断反省,不断克服自身缺点和发扬优点的民族,才是优秀的民族,有希望的民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