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管理者从曾国藩家训中的启示

管理者从曾国藩家训中的启示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曾国藩平定叛乱,主持洋务,成为中国近代化运动的急先锋。后来,清廷果然未同意曾国藩退休,并委任他出任直隶总督。

管理者从曾国藩家训中的启示

五十五、管理者从曾国藩“能勤能敬方能兴家”的家训中得到的启示有哪些

曾国藩(公元1811年~1872年),晚清重臣,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年轻的时候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后来因母亲去世回湖南老家居丧,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而满清八旗兵及绿营兵因为生活腐化、纪律废弛,不堪使用,于是曾国藩在家乡训练湘勇,历尽艰辛荡平太平天国,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曾国藩平定叛乱,主持洋务,成为中国近代化运动的急先锋。在曾国藩周围,涌现出一批影响全国的湖湘人物,湘人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自曾国藩始。

曾国藩一身勤奋、恭敬,故能建立不朽功业,他特别注意修身养性、治学立德,即使身在戎马也从不懈怠。有一次战事稍缓,他就给自己的弟弟写信说:“弟弟们在家训教子侄,总要有‘勤敬’二字。无论是治世还是乱世,凡一家能够做到勤和敬,没有不兴旺的;不亲不敬,没有不衰败的。千万牢记。我深深后悔过去没能够做到这两个字,所以千万叮咛你们。澄弟向来本着一个勤字,只是不够敬。有了阅历之后,应会知道这两个字是须臾不可离的。”

勤奋是安身立业之本,古人常云:“业精于勤,荒于嬉。”曾国藩小时候天赋不高,所以读书特别刻苦,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曾的勤奋可见一斑。正是由于这种孜孜不倦,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勉,曾国藩才能在儒学传统上有所建树。在他的勤勉学风的熏陶下,曾氏子孙无不勤勉好学,各有所成。他的儿子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修英文,成为清末著名外交家;纪鸿研究古算学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他不幸早逝;他的孙辈也出了曾广钧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昭抡,曾约农这样的学者和教育家。(www.daowen.com)

敬,就是要恭敬事亲、恭谨事君,曾国藩是个大孝子,自不待言。他在仕途上为人处事也是恭恭敬敬,恪守臣礼,决不因为自己的一点事功就飘飘然,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在攻取天京后,曾国藩想的不是怎样进一步升官,而是怎样巧妙退休。他认为一是“督抚不易做,近则多事之秋,必须筹兵筹饷。筹兵则恐以攻挫致谤,筹饷则恐以搜刮而致怨。二者皆易坏名声。”二是自己“用事太久,恐中外疑我兵权太重,利权太大,不能不缩手以释群疑。”三是“凡做大官,处安荣之境,实时时有可危可辱之道,古人所谓富贵常蹈危机也。”而以他当时的盛名,他不想做官,可又不能不做;他想上疏请辞,但语气又不能太坚决;然而语气不坚决,又怎么获得恩准;可万一战事又起,他能不被征召吗?如此前后不能,进退不易,该怎么办呢?

于是,曾国藩奏请将自己闲置起来,不进不退,不露不藏,这样既可消除心腹们的后顾之忧,也可避免其他同僚的闲言碎语,还不会让皇上为难,不让自己处于被动之中;还保持了自己的晚节和清誉,并可增加自己体恤皇上的名声。真可谓一箭数雕!后来,清廷果然未同意曾国藩退休,并委任他出任直隶总督。

终其一生,曾国藩都能以勤敬为念,躬行不辍,所以能够立人、立德、立功、立言,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曾国藩对于风雨飘摇的晚清统治有再造之功,后来又为国计民生大兴实业,可谓中兴之臣,但是他为人处世,不矜其功,不伐其能,恭敬事清,前朝乃至本朝功臣的跋扈不敬,甚至犯上作乱的大忌,他都能有效地规避。尤其是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满清统治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曾国藩能够得其信任,致位公侯,更是难能可贵。总其秘诀,不外勤敬二字,所以曾国藩才会在自己的家书中对兄弟子侄千叮咛万嘱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