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三国演义》中战略谋略的现代价值是什么
一部《三国演义》演绎出多少丰富的话题。正如周泽雄在《青梅煮酒》的序中所言:历史河道那一次有意味的弯曲,虽没有改变大江东去的总体流向,但毕竟营造出一种别样的风景,别样的慷慨。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千年古国,奇在三国。你且抬头看看天,天上不已经多出一个璀璨的英雄星座了吗。它发出的辉光,注定将成为中国人永恒的谈资,无倦的消遣。
《三国演义》其实是《三国志演义》的简称,是中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一部章回体小说,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罗贯中,(公元1330年?~1400年?),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原名罗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
《三国志演义》的绝大部分素材主要来自陈寿的《三国志》,以外,裴松之的注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都是《三国志演义》的素材来源。《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风云际会的英雄史。《三国演义》问世后,一直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对《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耳熟能详。清朝廷更是把《三国演义》看成是治国、治军的方略,忠孝节义等儒家思想的典范。摄政王多尔衮在顺治七年满文《三国演义》前面所载的谕旨中说:“谕内三院:着译《三国演义》,刊刻颁行。此书可以忠臣、义贤、孝子、节妇之懿行为鉴,又可以奸臣误国、恶政乱朝为戒。文虽粗糙,然甚有益,应使国人知此兴衰安乱之理也。”
《三国演义》是一部常读常新的作品,正如钱钟文教授所言,“少年时阅读可能是看热闹,故事多变有趣;年轻时阅读可能对小说中种种人物的性格的描写以及他们的为人之道感兴趣;年纪再大一些的人可能多注意人物命运的描写以及各方人物斗智斗力、巧弄权谋方面。”今天,很多企业家更是把它当案头的必备之物,而将其智谋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
《三国演义》对企业的战略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三国演义第38回,诸葛亮在与刘备第一次见面时就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局势,指出: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地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接着,简明分析了荆州的和益州的重要的位,最后告诉刘备,将军欲成霸业,应该: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
这便是古今称道的隆中决策。在这个著名的决策中,既有远景战略规划——图中原,又有指导战略目标——以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又有逐步实施战略的措施——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可以说,正是由于刘备集团实施了这一正确决策,蜀国才得以绝处逢生,与先期建立的魏、吴政权鼎立天下,存在和延续了四十余年。(www.daowen.com)
千变万化的谋略是《三国演义》的精华部分。《三国演义》以黄巾起义开端,以西晋灭吴收尾,反映了从汉末失政到三分归晋这一百年间的全部战争生活。其间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以百计。而在战争描写中“斗智优于斗力”,对制胜之道的演绎是书中精彩的章节。
整部“三国演义”,就是一个动态竞争整合的过程,是三国各集团人士彼此智慧竞合的交往实践过程。在这个争霸的舞台上,各色人等粉墨登场。三国领袖者深知,得人才者得天下,各使尽招数应对人才的争夺战。
刘备善用情感动人。他三顾茅庐,感孔明,定下陇中策;摔阿斗,抚赵云,妙得万人心;送徐庶,洒别泪,使众人感之叹之。
曹操招贤纳士,善于人才的科学匹配。《三国演义》第67回,张辽、李典、乐进合力守卫合淝,曹操对此三人各人任务的安排就极为精到。曹操明确指示:“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三位将军,张辽有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会坚决执行曹操以攻为守的指令;李典则“素与张辽不睦”,但豪爽直率;乐进是个中间人物,态度模棱两可,对张、李二人都不敢得罪,并有些怯战。这样的三人,在曹操的巧妙安排下,让三人性格互补,以团结对敌,为团队中谋求最佳的整体效应,并最终使团队发挥了极大的威力,把不可一世的吴军打得七零八落,令“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孙策则能用人之长。他的临终遗言“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充分反映了他在识人的基础上的用人之长。孙权用人更胜乃兄,在危急时刻总有不同凡响的人才涌现,如周瑜、吕蒙、陆逊等。
此外,《三国演义》中还涉及时间管理和信息管理,对企业管理的启发与价值可以说是全方面的。也因此,现代许多企业家将其作为案头必备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