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朱熹修身学说对现代人的启示

朱熹修身学说对现代人的启示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熹的修身学说继承《大学》提出的修身观点,并有所发展突破。朱熹以“敬”作为修身的最佳心理状态。在注重气节、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愤立志等方面,朱熹的修身学说数百年来发生过重大影响,体现了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发扬了士的承当精神。

朱熹修身学说对现代人的启示

二十五、朱熹修身学说对现代人的启示有哪些

在中国儒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朱熹是极其重要的人物,他完成了儒学的复兴,是儒学更新运动在学术上的总结。而他的修身学说数百年来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今人亦有很多启示。

朱熹(公元1130年~公元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生活南宋孝宗至宁宗时代。绍兴十八年考取进士,此后担任过一些地方官,但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儒学。他的学说后人称为理学、道学或新儒学。国际学术界认为,朱熹是孔子孟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是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学说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1714年在欧洲翻译出版了《朱子全书》。

朱熹一生始终从事著书与讲学。著述极为丰富,《四书集注》等几十种著作大多保存了下来;书信、题跋、奏疏、杂文合编为《朱子大全》121卷;讲学语录被编为《朱子语类》140卷。他创办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培养学生,普及儒学。

朱熹的修身学说继承《大学》提出的修身观点,并有所发展突破。

朱熹以“敬”作为修身的最佳心理状态。朱熹秉持渐修观点,主张通过积累过程培养正当信念、态度和行为的必要性。他要求学生将修养心灵作为日常课程:“夫心者,人之所以主乎身者也,一而不二者也,为主而不为客者也,命物而不命于物者也。故以心观物,则物之理得。”朱熹相信,心处于恭敬状态时,自然会为人的升华培养端正的性情。

他强调“持敬”,首先要使自身外貌风度得到整肃,要排除杂念,外表与内心做到表里如一、整齐严肃,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他有一句名言:“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意思是说,待人接物必须恭恭敬敬、畏畏谨谨、收敛身心,不要放纵自己。如果人人都如此讲究“修身”,那么整个社会精神文明也就距离不远了。

朱熹的修身观念更关注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活细节,这主要体现在他对青少年教育上。朱熹继承了孔子关于“少时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看法。他认为只要使青少年日常言行都能遵循一定的礼仪守则和规范,长大成人后就能遵守伦理纲常。(www.daowen.com)

朱熹认为须从具体的日常事务入手,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所谓“圣贤千言万语,教人且从近处做去”。为此,他主张把社会伦理具体化和条理化,让青少年遵照履行,为使他们衣服冠履、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洒扫应对、读书写字等生活习惯和行为都按照儒家的标准,要求青少年遵循不违,诚履笃行,庶几将来“自不失为谨愿之士”,甚而“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

他认为要形成青少年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还必须同时向他们灌输社会伦理道德观念,这正如他所指出:“为学之实,固有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他形象地以眼睛和脚的关系来比喻行和知二者的关系:“知与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行与知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朱熹认为,《大学》修齐治平的理论中,最重要的是格物、致知。在朱熹看来,格物指努力穷就事物之理,当人们通晓事物之理之后,人的知识也就完全具备了;致知是作为认识过程找所格之物的一个结果。所以,没有格物谈致知是无法办到的。朱熹用“格物所以致知”来说格物和致知的关系,一方面说格物以致知为目的,另一方面,致知是在格物的过程中实现的。

《玉山讲义》中说:“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充分表现了朱熹办学的目的,这也是他修身的目的。

对朱熹而言,内圣与外王的结构关系是“论本末,修身为本;论轻重,天下国家为重”。作为儒学的一分子,朱熹的修身观念体现着宋代儒学的政治文化理念。

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讲求立志、修身,以最终达到“内圣外王”、“治国平天下”,把道德自律、意志结构,把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在注重气节、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愤立志等方面,朱熹的修身学说数百年来发生过重大影响,体现了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发扬了士的承当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