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极高明而道中庸对个人处世的重要借鉴

极高明而道中庸对个人处世的重要借鉴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思是,大思想、大学问必与“中庸”有关。“中庸之道”乃大道,亦为人道。“极高明而道中庸”提醒人们,为人处世不能走极端,而应该平衡各种力量,对事物形势洞察了解,明智地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二十、“极高明而道中庸”对个人处世有什么借鉴作用

冯友兰先生书房曾经挂着这样一副对联,“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冯先生1988年2月写的。关于这副对联,冯先生自己说:“上联说的是我的哲学史工作的意义,下联说的是我的自我修养的目标,这两句话,是我的自勉之辞。”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先生一生追求的精神境界。冯友兰说:“中国哲学有一个主要的传统,有一个思想的主流。这个传统就是求一种最高底境界。这种境界是最高底,但又是不离乎人伦日用底。这种境界,就是即世间而出世间底。这种境界以及这种哲学,我们说它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的一篇,宋代把它和《礼记》中的《大学》独立出来,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极高明而道中庸”即出自《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大致意思是:君子恭敬奉持德性,同时好问勤学以致知,使德行和学问到达广大精微的境界,虽然极其高明,依然不偏不倚地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知以增进新知,存心敦厚以尊崇礼节。所以在上位时不会骄傲,处于卑贱的地位也不会背叛作乱。当国家政治上轨道时,他的言论可以帮助国家振兴,当国家政治紊乱无道时,他的沉默足以被接受。

对于中庸的解释,中国学者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毫无疑问,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

《中庸》首篇《天命章》对“中”作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与“中”相关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并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定义赋予“中庸”以“中和”的新义,并将其提升到天地万物根本法则的高度,以此作为道德修养终极目标。感情保持“中和”的状态,就可以保证本性因无情欲之蔽而发扬光大,进而达到使“天地位”、“万物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在于“极高明而道中庸”。(www.daowen.com)

“中”的观念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具有核心的地位。“中”既是个人的某种主观状态,即含而未发的内在情感要求,又是个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里表现于外在言行的规范和准则。这两者是统一的:内心之“中”是言行之“中”的前提,而言行之“中”又是内心之“中”的外化和表现。

宋朝大哲人朱熹认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当代学者匡亚明先生认为,“中庸”是“作为仁的人生哲学方法论的中庸”,认为“所谓中,即中正,中和。所谓庸,即用也,常也”,因此“中庸”即是“用中为常道也”。学者金景芳等认为:“孔子所说的中,既不是过,也不是不及,而是恰到好处”。

另外,《中庸》还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方法。既尊重固有的德性,又重视学问的积累。这些观点对于后代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者钱穆常诵《中庸》之句:“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意思是,大思想、大学问必与“中庸”有关。“中庸之道”乃大道,亦为人道。“惟其中国传统,特重此中庸之道,故中国传统思想,亦为一种中庸思想。”“中庸”可以说是中国思想的基本特征。归其因由,钱穆认为,这源于在中国思想里“道不离人,亦学不离人。”当然,这种思想特征更根本地来源于中国人的生命活动,而思想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活动。同时,中国思想对于生命的关注乃是它的重中之重,它主张的生命态度正是“中庸”。所谓的“中庸的生命之道”,不仅单指思想活动,还指包括思想活动在内的更为广泛的整个生命实践活动。

“极高明而道中庸”提醒人们,为人处世不能走极端,而应该平衡各种力量,对事物形势洞察了解,明智地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如果人们能够在一切事情上做到恰到好处,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