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精神气质就是通过道家的主要著作表现出来的东西,道家的主要著作是被称为《南华真经》的《老子》和《庄子》。
冯友兰先生认为道家分为三个阶段:主张极端个人主义的杨朱、提出弃智寡欲的老子、阐明无知而知的庄子。杨朱的作品已经散佚,关于他的事迹和思想,先秦典籍只有零星的记载。《老子》,又名《道德经》,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竹简,则叫做《德道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论道,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起始,探讨宇宙人生哲理;下篇论德,主要是讨论社会和政治,是社会政治学。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他的著作有十万余言,大抵都是寓言,想象丰富,汪洋恣肆。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北大哲学系王博教授指出道家精神气质的第一个特点是“玄通”,玄就是一种悠远的意境,一种气定神闲的境界。这种境界中,讲究灵动和变化不拘,不僵化,不固守于某一个东西,一直是与时俱进。道家的与时俱进并不是毫无保留的抛弃过去,而是有一个根本,就是返本开心,没有根底就没有方向。道家的灵活和灵活不僵化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不动心,他有根,他有根才可以灵活而不僵化。也就是说他在任何的时候任何的地点都可以保持某一种可以保持的心态。道家精神是一种智者的精神,一定不是仁者的精神,这种智者不仅仅是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而且还有对自己的了解。(www.daowen.com)
其次,在道家的文献里面,特别强调清。《老子》“浊以静之徐清”体现出道家的精神气质很重要的方面,道家是想要在一个浑浊的世界里面呼吸一些新鲜的空气。《庄子》里面曾经有一个比喻:清冷之渊,有时候清一点的东西是比较冷的,比如说我们呼吸清新的空气。这种清新的空气从温度上来说比我们屋子里的空气要冷一点,正因为它冷一点。所以我们会清醒一点,不至于让我们变得非常的混乱,或者是被什么东西完全的迷惑,被一种东西把握。道家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所以由这种清新的空气带来冷的一种味道,但这种冷不是酷。《庄子》里面很有名的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用彼此的唾沫苦苦支持,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是一种非常清淡的心境,这个淡里面就有一种定。在一个热闹的经常受到诱惑的世界里面,保持理性的思考格外难得。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无为而治”,但是所持的理由却不完全相同。老子着眼在“反者道之动”,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果。庄子则强调天然和人为之不同。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越多。
对于现代管理者而言,智者的玄通、返本、理性是个人成功的内在因素,而对于这个企业而言,要保持不断创新又不失其根本,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被过剩的资讯迷惑,做到顺时而动,都要向几千年前的老庄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