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禅宗给现代管理者带来了什么启示

禅宗给现代管理者带来了什么启示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坛经》在中国禅宗史上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禅宗以重现本心为终极关怀。禅宗指出,世人由于迷己逐物,导致了“本来面目”的失落。禅宗认为平常心是道。对于企业与个人来说,多一些禅宗智慧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禅宗讲的多是修身养性的事,斯坦利用一种禅的态度来处理公司中上下级的关系,本身也是一种修炼。

禅宗给现代管理者带来了什么启示

九、禅宗对现代管理者的启示是什么

禅宗是中国佛教最主要的一个宗派。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印度古老智慧的交融与升华,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体现。它以佛家感悟人世为核心,又融合了儒、释、道及先秦以来诸子百家学问的精旨,形成一种既入世又出世的智慧,其实质是对人生的哲学感悟。中国的禅文化在日本、韩国等国的企业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从堤文明的“西武精神”至稻盛和夫的“心的哲学”,处处流动着禅文化的奇光异彩。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传奇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朋友就是一位僧人。而国内双星集团在企业文化里引入佛教精神,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东土以来,经过几百年与中国固有学术文化交流碰撞融合后,终于在唐代才完成其中国化,形成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流派——禅宗,在这一过程中,六祖慧能起了关键作用。

唐朝初年,禅宗“东土五祖”弘忍就在冯茂山(今湖北省黄梅县东北的五祖山)结庐传法。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慧能第一次拜见弘忍大师,便说出佛性不分南北的道理,慧能虽然不识字,但悟性非凡,有胆有识。弘忍见慧能出语新奇,决意将他收下。碍于他出身卑微,便派他到碓房作了个舂米行者。8个月后。弘忍大师依照惯例,打算挑选一位学禅心得最深的弟子传付衣钵,作自己的继承人。他命诸弟子各作一偈,借以观察各人对佛性的领会情况。上座僧神秀作了一偈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慧能听后,认为神秀并未领会禅的深意,请人代笔,作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www.daowen.com)

神秀的偈语,肯定自己身心的存在,认为要勤奋地修行,才能渐渐地达到不染尘埃的清净境界,属于渐修成佛说。慧能的偈语,却认为身、心和万事万物都是空幻的,不真实的,只有人人都具备的佛性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弘忍见了慧能的偈语,有心将衣钵传付给他,就暗中给慧能讲经授法。并告诫慧能,以他的身份地位,当此传法重任,再住此院,必被加害,嘱他速离东山返回南方。

慧能遵照弘忍的嘱咐回到岭南,销声匿迹一十六年之久,才敢投到南海(今广州市附近)印宗法师门下听法。在这里慧能再次显示出他不同凡响的天分和对佛的领悟能力。

一天,印宗问众人:你们看,那旗杆上头挂着的旗帜,被风吹着,是动还是不动?众人意见不一,议论纷纷。有的说旗帜动;有的说不是旗帜动,是风自动。慧能忽然从座上站起来,高声说:“法师!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印宗法师听说,不觉悚然。自知佛学修养不如慧能,转向慧能请教,并亲自领着徒众来到慧能住处,为慧能剃法受戒。

从此之后,慧能名声大振,公开收徒传教。不久来到韶州(今广东韶关市一带)曹溪,广收徒众,多创寺院,大力传播他自己开创的佛教新学说。慧能佛学在思想体系和传教方式上的特点,使其教派具有强烈的平民宗教色彩。他认为人人具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他把人人向往的极乐世界搬到每人的心中,同时又把修行的方式尽量简化,革去了繁琐的仪式。慧能的弟子法海把他平生授法、与弟子们问答及临终时嘱咐的话记录下来,辑录成书,奉为经典,称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或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坛是指慧能平时授法的法坛。慧能的门徒把慧能看得像佛一样,他的法言就像佛经一样,所以叫做《坛经》。中国僧人的著作被称为“经”的,《坛经》是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慧能死后,其门徒传授《坛经》,师师相承。若无《坛经》,即无禀受,就不被承认为南宗弟子。可见《坛经》在中国禅宗史上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到了唐末五代时,慧能禅宗以外的佛教宗派相继衰落,唯有五家七宗发展壮大,此后的佛教史几乎变成了一部禅宗史了。唐代以后,禅宗思想继续深刻影响着思想文化界,而以宋明理学中吸收的禅宗思想资料最为丰富和明显。

在禅宗史上,慧能被列为东土六祖,来华传播禅学的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初祖,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所以慧能是中国禅宗的第六代祖师。但实际上直到弘忍一代,还只有禅学,尚无禅宗。真正的禅宗是由慧能创立的,他是禅宗这一新宗派的教主,是禅宗始祖。

禅宗以重现本心为终极关怀。禅宗指出,世人由于迷己逐物,导致了“本来面目”的失落。因此强调回归于纤尘不染的生命源头,不向外求、重视内在生命的禅悟,直下照见本心本性而回归精神故里,得大自在。禅宗认为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即本来的心、自然的心,也就是不受任何私欲障蔽的心。大道不可以有心求,也不可以无心得。要做到这一步功夫,必须在日用中落实。离开日用别求玄妙,则与禅道相远。

禅宗以犀利的眼光,采用中国禅文化独特的智慧,为众多企业家实现一种超越。而企业家的修身决定企业的立意和发展。禅宗思想中的清心节制给经营一种张弛有度、进退自如的节奏感。清心可以让重大决策摆脱情绪干扰;寡欲可以避免放纵以规避风险;谦和可以培养爱心;节制会抑制非理智的盲目扩张。修养使生命有皈依感,鼓励人们坦然面对人生。在企业与个人全面提升自我的今天,哲学与文化是这股力量的泉源。对于企业与个人来说,多一些禅宗智慧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财富》杂志的专栏作家斯坦利·宾将宗教与管理联系起来。斯坦利认为,公司只凭理性化思维来管理是不够的,成功的公司管理还必须辅之以宗教思想,例如佛教,只有和宗教思想结合起来,才能实行有效的管理,达到预期目的。他从禅宗的角度,以轻松的口吻阐述在职业生涯中与公司高层的相处。禅宗讲的多是修身养性的事,斯坦利用一种禅的态度来处理公司中上下级的关系,本身也是一种修炼。这种修炼能够使人们把那些看似难以处理的事件化解于无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