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年,西夏灭亡,其历史及文化也在中国正统史书中消失,以至于人们无法识读西夏文字及民间残存的西夏文书,西夏文字断代近六百年。现代对西夏史研究的资料,一方面是从浩如烟海的汉文资料中搜取:一是来自各断代史的传记,二是来自宋代大臣、文人等私人编纂的史书、文集、笔记,三是来自明清时期一些史学家对西夏史研究的著作。另一方面就是从俄国在黑水城挖掘出的大批西夏文资料,其他国家收集的西夏文资料以及我国近年来挖掘、收集的西夏文献、遗迹、遗物方面获得。然而,武威西夏碑的面世,成为揭开西夏神秘色彩不可或缺的实物佐证。西夏碑碑文佐证了梁氏专权、对宋侵扰、崇信佛教的历史。
大安(大安共十一年,1074—1084年)是西夏惠宗李秉常的年号,他于拱化五年(1067年)冬即位,尊母梁氏为恭肃章宪皇太后。李秉常继位时年七岁,梁太后摄政,任其弟梁乙埋为国相。李秉常实际上是个傀儡皇帝,大权旁落于以其母梁氏为代表的外戚手中。由“敏净皇太后(梁氏的尊号)、珍墓城皇帝(李秉常的尊号)等准备所遣各种头监匠等”可见,皇太后在前、皇帝在后,这种表述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大安三年(1076年),李秉常亲政,但西夏实权依然掌握在梁氏一族手中。大安七年(1080年)正月,李秉常在皇族的支持下复行汉礼,这引起了梁氏一族的强烈反对。大安八年(1081年)四月,西夏大将李清建议李秉常将黄河以南地区归宋,与宋媾和,借助宋朝的政治影响和军事力量,削弱梁氏一族的势力,李秉常接受了建议。梁太后得知后,设计害死李清,在距兴庆府宫城五里外的木砦囚禁了李秉常。李秉常被囚禁的消息传出,西夏王族和党项各部酋长纷纷率领所部人马,固守堡寨与梁氏一族对抗,西夏动荡不安。宋把握此时机,集中数十万兵力,并约吐蕃(羌军)董毡出兵助攻,分五路大举进攻西夏。其中“环庆、泾原两路同在九月二十三日出发,高遵裕发庆州番汉步骑八万七千人,民夫九万五千人。刘昌祚也领泾原路五万汉番兵出发,沿葫芦河北上……与贼统军国母弟梁大王战。”[8]梁氏采用坚壁清野的战略,挫败了宋军进攻。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一年宋朝联合吐蕃军队对凉州也进行了进攻,联军包围了凉州。由于当时凉州发生了强大沙尘暴,白昼瞬间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同时凉州感通塔塔顶出现圣灯环绕的灵瑞之象。宋军觉得这种奇异的现象不可思议,可能是神灵的护佑,不战而败退。这可能是宋军的一大耻辱,故在宋史中没有记载。
天安礼定(天安礼定共两年,1085—1086年)是惠宗李秉常的年号。天安礼定元年(1085年),李秉常母亲梁氏薨。天安礼定二年(1086年)七月,李秉常驾崩,年仅三岁的太子李乾顺继承皇位,西夏行政大权实际落入李乾顺母亲梁氏(昭简文穆皇太后)及国舅梁乞逋手中,西夏再次形成了梁氏专权的局面。由“此后,德盛皇太后(梁太后的尊号),仁净皇帝(李乾顺的尊号)等所持国土”可见,在李秉常未去世时,大权已经落在了梁氏一族手中。(www.daowen.com)
“令入汉中二遍,皇太后亲自已出头阵,尔时,夜间两双灯光一出一灭,明艳如过午日,看所入汉之地大败,已为吉”真实地记录了这一段历史:梁太后和其兄梁乞逋为了进一步扩大势力,牢固掌控朝政大权,对李秉常的亲信和老臣进行残酷地迫害,王族和外戚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和复杂。梁氏一族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屡次发兵侵扰宋朝边境,挑起夏宋之间的战争。宋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后,赵煦(宋哲宗)即位,年仅十岁,高氏(高滔滔)临朝听政。在西夏军队不断侵扰宋朝边境的情况下,高氏将宋五路大军讨伐西夏时夺得的西夏堡寨,大部分退还给了西夏,并采取消极防御策略,这助长了梁氏一族的嚣张气焰。[9]因而碑文写:“令入汉中二遍,皇太后亲自出头阵,尔时,夜间两双灯光一出一灭,明艳如过午日,看所入汉之地大败,已为吉。”
永安二年(1099年)以前,政务基本由梁氏和外戚梁乞逋执掌。永安二年(1099年),辽对梁氏专权不满,派使臣鸩杀梁氏,李乾顺才得以亲政。他改变了以往崇尚法制、重武轻文的国策,转而实行重法崇文的政策,建立国学。大德五年(1139年),李乾顺卒,谥号圣文皇帝,庙号崇宗,葬于显陵。
此句记载了崇宗时期河西地区两次重大修建佛教塔寺活动:天祐民安四年(1093年)六月重修凉州护国寺感通塔寺;永安元年(1098年)在甘州修建卧佛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