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夏文字和汉字的共同点
两者同属表意文字体系。两种文字在结构、笔画、字形上较为接近,绝大多数字都有义符和音符组合而成,且义符和音符的数量不同,位置不固定。
两者形体相似,都是方块字形。两种文字形体方整,横平竖直,基本点画都有点、横、竖、撇、捺、拐、提等。
两者构成方法相似。西夏文字的会意合成字、音义合成字,与汉字中的会意字和形声字类似。
两者都有笔画变通现象。两种文字在造字中为了追求字形的美观,某些部首出现在不同的部位上时,笔画会出现变通现象。
两者书体基本相同,都有楷、行、草、篆书等字体。楷书方正匀称,多用于刻印书籍和抄写。行书潇洒舒展,草书云龙变幻,两者多用于日常文书、账单等。篆书屈曲婉转、柔中带刚,仅见于碑额和印章。
2.西夏文字和汉字的不同点
西夏文字笔画相对较多。西夏文中笔画较少(5画以下)、结构简单的字比较少,大多数字的笔画在8—20画之间,所以西夏文字颇繁,难以识读书写。这可能与西夏统治者的阶级观念有关。因为西夏所有的重要文书、律令等必须用西夏文字、汉字两种文字书写,在西夏做官,必须熟练掌握这两种文字,单学习繁难的西夏文字对下层庶民来说非常困难。(www.daowen.com)
西夏文字斜画较多,撇、捺等斜画比汉字丰富。撇、捺容易撑起字形结构,使西夏文字的四角都很饱满,且看起来匀称舒展。另外,撇、捺形状像刀,与西夏民族英勇善战的个性有关系,与西夏人用竹笔书写也有很大关系。
西夏文字中会意合成字较多。汉字中形声字占了绝大多数,而西夏文字中会意合成字占了大多数,这就导致许多西夏文字不同于汉字。汉字一字一形,可一音多义,或多音多义。而西夏文字中的许多字相当于汉语的一字,意思不同,字形也不同。如“人”,在西夏文中就有11个不同的形和音,分别表示不同的属性、不同的意义所用的字形不同,而汉字“人”只有一个。如:
西夏文字中反切音合成的字也较多。在西夏文造字时,类似古汉语反切上下二字声韵母合成,汉语反切只是标音,而西夏文字用反切合成的字,其字的音和义与用来反切的二字相关。
西夏文字普遍采用省形、省声的合成字。西夏文字在构字时,普遍采用省形、省声的形式,常常用一个字的一部分及另一个字的一部分相互组合成新的一个字,因而出现了同一个字其意思不同且字形各异。所以汉字在构字时省形、省声是个别现象。
西夏文字中象形、指事字极少。在西夏文字中由义符和音符合成的字,义符部分并不表示物形,而汉字的义符往往与物形有直接关系。
西夏文字中有许多标音字。在西夏文字中有专门用来标音的字,一形多音,它可以标同音字,也可标音近字。还有一些既表意,又可以用来标音。汉语中纯标音的字较少。
西夏文字虽然创制、使用的时间短,范围小,但随着党项人的迁移而广泛传播。东起陕北、西至敦煌、北到额济纳、南到固原的广大地区,乃至更远的北京、杭州等地,都有西夏文字遗存。从使用时间上看,西夏文字的使用时间近五百年,直到明朝中期还有党项遗民在保定修造西夏文的石经幢,足见其生命力之旺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