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武威西夏碑碑座的历史瑰宝

武威西夏碑碑座的历史瑰宝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碑座正面双狮舞绣球[8]碑座背面缠枝莲花[9]碑座左面飞奔的天马[10]碑座右面麒麟献瑞[11]武威西夏碑碑座由灰白色粗砂岩石整体雕刻而成,束腰,方形,四角削成斜坡状,边沿杀角。如碑文所述,当时凉州护国寺感通塔在地震中被震斜,而后塔身竟然恢复原样,如此神奇之事被认为是祥瑞,可比麒麟于太平盛世下凡人间,故立西夏碑。由于西夏碑碑座浮雕技法古朴,加之年代久远,剥落较多,损毁严重。

武威西夏碑碑座的历史瑰宝

碑座正面 双狮舞绣球[8]

碑座背面 缠枝莲花[9]

碑座左面 飞奔的天马[10]

碑座右面麒麟献瑞[11]

武威西夏碑碑座由灰白色粗砂岩石整体雕刻而成,束腰,方形,四角削成斜坡状,边沿杀角。碑座长98厘米,上沿宽80厘米,底沿宽98厘米,高59厘米,基础部分高7厘米。座体右后脚和左后脚有残缺。碑座四面均采用高浮雕技法表现了四幅不同主题的画面。座体正面为双狮舞绣球,双狮后爪着地,前爪紧握绣球,相对站立,体态丰满厚实,似嬉戏、似争夺,动感十足。[12]双狮舞绣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对称图案,有祈求福禄、喜事(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多子多孙的含义。两只狮子左右各一只,前肢向着正中上方,围绕着中间的绣球戏耍,狮子与绣球形成一个拱形,在视觉上仿佛将西夏碑托举起来。作为西夏碑正面的图案,这样的对称构图一方面显得庄重大气,一方面又利用了狮子的形象来祝祷国家太平祥和、人民富庶长乐,恰好呼应了碑文中“二圣临御,述继先烈,文昭武肃,内外大治。天地禋祀,必庄必敬。宗庙祭享,以时以思”。座体背面雕刻三朵硕大的缠枝莲花。谭黛丽、于光建认为“西夏碑碑座上三朵缠枝莲花,正好是佛家‘三学’:戒、定、慧的象征。莲花具有佛教中一切美好的品德。她洁身自好体现了‘戒’,她慈悲为怀体现了‘定’,她极高的觉悟则体现了‘慧’。西夏碑碑文中写道:‘三界昏暗,智灯一举皆见显;众生乐海,更作慧桥悉渡运。’因此,刻画者将莲花的直观意向与佛教教义结合,使得莲花图案与碑文内容相呼应。”[13]三朵缠枝莲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枝繁叶茂的缠枝牡丹一样,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寓意多子多孙、长命百岁,祈愿西夏皇脉枝繁叶茂,国家人丁兴旺,繁荣昌盛。正如西夏碑汉文碑铭中所载:“五彩复焕,金碧增丽。旧物惟新,所谓胜利。我后我皇,累叶重光。虔奉竺典。必恭必庄。诚因内积,胜果累彰。觉皇妙荫,万寿无疆。”而在西夏文碑铭中也有同样的发愿:“人身不珍,潮湿浮泡如芭蕉;人命无常,如看秋露同夏花。施舍特殊,三轮体空义悉解;忠心坚固,二边不执彼岸证。愿王座坚密,如东方修竹永当立;御意盛广,如白高金海常乃涨。”(www.daowen.com)

座体左面为带翅飞奔的天马,走对侧步,天马马尾高扬,马腹浑圆,背部长出两翼。图案右下方有水纹,右上方有云纹,天马似踏祥云,飞腾在大海与天空之间,凸显了天马的矫健身姿,呈现出天马行空的意境。党项人以游牧为生,马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天马是西夏人民祈求年年六畜兴旺的动物神,又是人们希望征战战无不胜的战神。[14]凉州自古以来是繁育良马的基地,天马的形象出现在西夏碑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座体右侧为一麒麟,造型简单,麒麟身体重心向下呈下蹲状,仰首张口吐舌,尾巴上扬,仿佛在向上天祈求将无尽的祥瑞降落人间。在中国文化中,麒麟被视为天下太平之兆,它是吉祥、和谐的象征,也被视为送子的神兽。太平盛世和有圣人在世之时,麒麟才会显现于世。如碑文所述,当时凉州护国寺感通塔在地震中被震斜,而后塔身竟然恢复原样,如此神奇之事被认为是祥瑞,可比麒麟于太平盛世下凡人间,故立西夏碑。如上所述,麒麟兆瑞与立碑之本意,同石碑之内容完全融合,除了希望佛光普照、君王仁德、风调雨顺、国运昌隆、庶民安乐,还祈愿年幼的皇帝健康永寿、西夏皇室王脉繁盛。[15]

碑座上部四边亦雕刻缠枝莲花和卷草纹组合装饰,一般为佛教艺术常用的纹样,以“卍”(万)字连续反复组成的四方连续图案,表示“连绵长久,吉祥如意”之意。

由于西夏碑碑座浮雕技法古朴,加之年代久远,剥落较多,损毁严重。碑座浮雕构图简洁,层次分明,形式独特,图案内容具有极强的象征性和独特的地域性。它的四幅图画——双狮舞绣球、缠枝莲花、天马、麒麟——都是祥瑞之兆,这些祥瑞图案与碑文所言的护国寺感通塔的神通灵瑞相呼应。西夏统治者将感通塔的神通灵瑞与佛法无边联系起来,试图通过崇信佛教、弘扬佛教来达到稳定统治、维护权力的目的。这种将碑文与碑座、政治历史与文化艺术有机结合的碑刻文化,不仅体现了当时独特而神秘的西夏文化,更体现了古人的艺术创造性和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