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要锚定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加快构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改革人才使用机制,向用人主体授权,为科技人才松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改革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机制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人才工作中的行政化倾向、官本位思维尚未根本革除,简单套用行政管理模式管理科技人才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科技领域“放管服”中既存在“不愿放、不敢放”的问题,也存在“接不住、用不好”的问题,导致用人单位的主体权责难以有效履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充分调动。要改进科研院所管理,增强服务保障一线科研人员的意识和能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扩大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革除科研管理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降压,让科研人员在宽松的科研环境中有充足的时间潜心科研,充分释放聪明才智,有效激发创新热情。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强化价值导向,分类精准评价。评价体系对人才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挥棒”作用,目前部分科研人员中出现的急功近利、跟风式科研甚至科研行为不端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受到不科学、不合理人才评价体系的影响。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凭科研实绩和创新成果说话,不以“帽子”论英雄,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根据不同类型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和不同学科领域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实行分类评价,不搞“一刀切”,对基础前沿研究突出原创导向,对社会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导向,对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市场导向,形成并实施更具精准性和灵活性、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www.daowen.com)
坚持自主培养与对外开放并重,积极构建我国新时代科技人才工作新格局。作为一个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人才大国,要满足我国对科技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全方位需求,主动应对少数国家对我国在科技和人才方面的遏制和打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提高我国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为此,要充分发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规模优势,发挥科教融合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显著独特优势,发挥国家事业发展急需各类人才的广阔舞台优势,把我国的人才竞争优势牢固建立在主要依靠自主培养的坚实基础之上。同时,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封闭与隔绝,必须主动应对国际环境新变化,坚持“引进来、走出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开放的政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对国际一流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依托科技创新高地、优势创新单元和一流设施平台等,加强“高精尖缺”人才引进。通过主动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扩大开放合作“朋友圈”,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范围和渠道,更好汇聚全球智力资源和创新要素。支持更多科技人才走出国门,开展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科技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