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二十年戏剧梦:花开满树 点亮世界

二十年戏剧梦:花开满树 点亮世界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年,镇里、县里纷纷举办第一届课本剧大赛。后来,市里、省里也举办了全市、全省的校园戏剧大赛。看似姗姗来迟的戏剧教育,却是无数教育者魂牵梦萦的呼唤。少年时无心栽下的一棵树早已慎重地开满了花,戏剧之梦点亮了我的世界,也点亮了无数孩子的世界。二十年的戏剧情依旧如新,二十年的戏剧梦仍在继续,还怕什么徒劳无益,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二十年戏剧梦:花开满树 点亮世界

戏剧的一次偶然相遇,“我”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少年时的“我”乐此不疲地在戏剧的土地上“精耕细作”,用结成的累累硕果装点了“我”教育路上的行囊。实践唤醒梦想,实践成就梦想,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与其将简单的知识进行灌输,不妨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想人物之所想,感人物之所感。戏剧之美,正源于此,一束光影,一段人生;浮生若梦,似梦非梦;身临其境,乐此不疲;洞见古今,体察人情;戏观万象,戏育人生。

(曹盖君)

谁也不知道哪颗种子会发芽开花。象牙塔里的园丁有心或无意播撒下的种子,在不同的学子心里萌生得是不一样的。

师范的时候,学校有一个传统,每年举行一次课本剧比赛。这对我们这些文艺小青年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就连班上的体育健将也抵挡不住这诱惑。是的,谁不想当一回聚光灯下的主角呢。后来才渐渐明白,戏剧教育,是最综合的艺术教育,是最高雅的艺术熏陶,也是最抵近人心的艺术实践。对于最符合素质教育理想模式的师范学校而言,戏剧教育是必然的课程选择;对于将要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时代的师范学生而言,校园戏剧是应然的学习体验。

在师范学校,我曾和同学们一起改编过《红岩》《雷雨》《简·爱》等名著,我们一起制作音乐,设计道具,布置舞美,我们利用休息时间疯狂地排练。说实话,大家都爱上了戏剧。这种狂热,成了一些同学心中永远的青春回忆,点燃了一些同学对名著的另一种热情,却也不小心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梦的种子。

二十年前,学校让我协助策划一个语言类节目参加县里的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那时候,关于语言类节目,大家的普遍认识就是相声、小品。向来不安分的我,想起了曾经在读师范时经历过的课本剧,便选了一篇课文,改编成剧本交给学校。这个创意出人意料,学校审核的结果也出乎我意料——决定报送这个课本剧参加县里艺术节比赛,并由我担任总导演。

从来没正儿八经做过什么导演,只是在读书的时候和同学们一起不分你我地折腾过几个剧目,这倒真有点让人又喜又惊。那时毕竟年轻,也不知道什么是压力,我竟然一口应承下来。于是,写演出脚本,进行音乐构思、灯光构思,画舞美设计图、道具设计图、服装设计图,一个人把剧组所有岗位的活儿都包了下来。

现在想起来,这个剧目倒也有点意思。我将语文课本中的《小珊迪》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两篇课文的“戏”揉在了一起,排了一出《卖火柴的小男孩》。蒙太奇的手法让“冰冷黑暗的破屋子”和“温馨幸福的圣诞想象”在小小的舞台上叠加、转换。明灭转换的灯光里,舞台上方往下飘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大雪中,灯光暗去,小主人公死去,台上台下一片哭声。(www.daowen.com)

时隔多年,早已成为知名教育专家的一位同事还提起:“那时为了配合你徐大导演的这部戏,我在办公室磨了一天的塑料泡沫,又颤颤巍巍地爬到舞台顶上‘抖雪花’,我容易吗?”

的确不容易。也正因为不容易,每一部“戏”都成了很多人难忘的回忆。

因为《卖火柴的小男孩》一举获得县中小学艺术节第一名,课本剧这种艺术形式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第二年,镇里、县里纷纷举办第一届课本剧大赛。后来,市里、省里也举办了全市、全省的校园戏剧大赛。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创作的《七色花》《滥竿充数》《丁丁奇遇记》《皇帝的新装》《马头峰》等剧目一路斩获各级奖项。其中《滥竿充数》还杀进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并获了全国银奖,在中央台连续展播了好一段时间。这对一所普通学校来说,真是不容易啊!

由此,我彻底迷上了课本剧,爱上了校园剧,研究起了校园戏剧。我工作过的每一所学校也都留下了我的这个美丽梦想的痕迹,这个梦想,同样播种在很多孩子的心里。

看似姗姗来迟的戏剧教育,却是无数教育者魂牵梦萦的呼唤。少年时无心栽下的一棵树早已慎重地开满了花,戏剧之梦点亮了我的世界,也点亮了无数孩子的世界。二十年的戏剧情依旧如新,二十年的戏剧梦仍在继续,还怕什么徒劳无益,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曹盖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